【开局十四五 | 黑龙江:北国仓廪端稳“中国饭碗” 共和国工业摇篮拥抱数字浪潮】编者按: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央广网哈尔滨1月9日消息 这里,是北国仓廪,关乎天下乐安;这里,是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书写着新一轮振兴的光荣与梦想。

“十四五”开局之年,黑龙江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走创新路,闯改革关,在疫情“大考”下书写东北振兴新答卷。

环境就是民生 蓝天也是幸福

2021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0.6%,重污染天数同比降幅为58.3%。

这是自黑龙江省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也是老百姓看得到的民生答卷。

提到黑龙江,很多本地人会骄傲地向外地游客介绍“大”——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关心天蓝、水碧、土净。

眼下,北国风光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美如国画。一进入春天,黑土地的画风变了——水墨黑白的色彩渐渐消失,山林江河涂抹出浓淡相宜的花样色彩。

“这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惊喜!”在齐齐哈尔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吴先生总喜欢向他的朋友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四季景色不同,你们一定要常来。”

吴先生的邀约底气来自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共识。

来自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的消息,“十三五”以来,该省统筹推动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全省62个国考断面劣V类水体全部消除,125个县(市、区)全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自然保护区“四类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98.5%,退耕还湿面积2.3万公顷。

一项项久久为功的举措,让更多人关注生态黑龙江,也让更多的本地人幸福感满满。

“以前一到供暖季就能闻到呛鼻子的味道,家里老人孩子都要戴口罩出门。这几年不一样了,明显能感受到雾霾天每年都在减少,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小锅炉“下岗”了,蓝天变多了,雾霾减少了,游客增多了。

美丽生态释放出巨大吸引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生态旅游为载体,黑龙江旅游正在向生态体验和生态度假旅游转型,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到黑龙江探寻“夏季凉爽”“冬季冰爽”“四季清爽”的秘密。

好生态来自天赐,好环境来自守护。日前印发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肯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清晰地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作为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没有得到缓解,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十四五”开局亮出暖心成绩单后,2022年,黑龙江将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打响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治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三场战役,全力减少污染天气,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黑土加“油” 端牢“中国饭碗”

在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长发镇正合村,村民崔巍在院子里的一张大案板上整整齐齐摆着切好的猪肉。“丰收了,大伙都高兴,杀头猪挨家送肉吃个喜儿。”岁末年初,谈起收成,崔巍合不拢嘴。

正合村是佳木斯市郊区第一个实现整村流转的村,有一定规模化经营基础。村里推荐崔巍作为带头人,成立了佳木斯兴家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规模经营引上更科学、更高效的道路。

“说白了,土地托管就是村民拿钱,我们伺候地。”崔巍说,2021年合作社托管了村里25户农民的4500亩土地,今年还会扩大,预计托管面积将达到全村的90%。

土地“入托”,“明白人”种地,直接效益是增产。

“我们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规模经营土地1.04万亩。玉米亩产达到1500斤左右,实现了大丰收!”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福顺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新生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德介绍,“这比农户自己种每亩增产200斤左右。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光玉米就增收500吨。”

在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也正盘算着今年的收益。2021年,合作社种植绿色水稻16000亩、有机水稻2000亩,让合作社进账了400余万元。

“现在种地可比过去轻松多了,我们合作社68台高速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比起传统插秧机,不仅节省了人工费还抢了农时,稻苗株距、行距更均匀,苗量更精准,让稻苗更粗壮、根系更发达。”赵德山用3年的时间把合作社的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尝到甜头的他说,下一步我们会将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全部安装北斗导航系统。

如今,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也变得越来越高产高效。田间地头“新玩意儿”“黑科技”大展身手。

“我种的这500亩地,只要不是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都能做到高产、稳产、丰收!”大兴农场科技示范户胡春光侃侃而谈。春天插秧,他用的卫星辅助直行的变量侧深施肥插秧机;夏天水肥管理,他应用的是“浅、湿、干”循环交替灌溉法,施肥应用的是前氮后移技术和无人植保飞机喷施生物肥。

目前,黑龙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8%,建成40余个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期间,黑龙江将打造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推行全程“机械化”。

农业提质增效,少不了科技赋能。目前,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和大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黑龙江还不忘为黑土加“油”。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是黑龙江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的写照,但由于高强度利用、重用轻养、土壤侵蚀等原因,黑土地变得又“瘦”又“薄”,如何为黑土加“油”成为了黑龙江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佳木斯市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5年起承担了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介绍,自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开始,农民通过秸秆翻埋,秸秆堆沤腐熟、测深施肥,有机肥施用,测土配方,黄腐酸等多种方法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修复黑土地。

“黑土层变厚了,地就有劲了,粮食质量上去了,收入就高了。”赵德山看着脚下的黑土地感叹说,我做过对比,参与黑土保护的地块和没参与的,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不一样。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保护黑土地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各项补贴,将“真金白银”发到了农户手里。

2021年富裕县作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试点县,春季落实玉米免耕播种40余万亩,按照每亩补贴30元计算,就发放补贴资金1200余万元。

补贴到位了,老百姓保护黑土地的积极性更高了。但是在农业专家看来,土壤“病了”,就得治疗。“不能耽误也不能误诊,关键是要对症下药,还不能产生副作用。”黑龙江省农科院黑土保护团队负责人说。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目前,全省平均耕地质量等级3.46等;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旱田耕层厚度均24厘米,其中,秸秆翻埋和深松整地均达到30厘米以上。

为确保“中国饭碗”装上更多绿色粮、优质粮,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全省累计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多万亩。

2021年,黑龙江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数据显示,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21826.95万亩,比2020年增加169.35万亩;粮食产量1573.54亿斤,比2020年增加65.3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第一,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中华大粮仓”黑龙江再次交上一份丰收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黑龙江农业发展已经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效益,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大马力高端智能农业机械,集成组装技术模式,不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为优化种植结构,增强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2022年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

拥抱数字浪潮 激发振兴新动能

2021年12月6日,我国最东端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跑”。线路全长37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网友直呼这才是“嗖嗖嗖”的高铁速度。

“能看得到我吧?看看这速度有多快!”牡佳高铁首批旅客黄雪松一边与女朋友视频,一边感慨着高铁速度。结束视频后,他又对车厢和窗外拍个不停,给家人发送了几条微信视频,分享此刻的心情。

牡佳高铁网络连接顺畅,让旅客彻底摆脱靠甩手机“摇信号”。与“不卡顿”的上网速度相匹配的是黑龙江5G建设的速度。截至2021年10月末,新建5G基站1.22万个,累计建成3.1万个。

2021年,“十四五”开新局,数字经济火了:出台《推动“数字龙江”建设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数字经济20条”),切实拿出真金白银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智慧矿山、数据金融、远程医疗、政务“一朵云”蓬勃兴起。

“发展数字经济,我省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黑龙江省工信厅厅长张显丰说,黑龙江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需求。

发展数字经济是黑龙江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张显丰介绍,黑龙江先后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数字龙江建设领导小组和大数据产业领导小组。相继出台“数字龙江”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规划以及“数字经济20条”政策措施。这20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力度,旨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真金白银、条条干货!”业内人士用这两个词来点评20条政策。“数字经济20条”提出的目标更让人对黑龙江未来充满希冀: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大型制造企业比例达到6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达到40%左右,数字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黑龙江数字经济规模约3831亿元,全国排名24位,占GDP比重28%。

如何实现新目标?张显丰在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如此表述:要以打造“质量龙江”为引领,以打造“数字龙江”为先导,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引擎。

面对这数字经济新蓝海,下一步黑龙江将在思想思路破题上发力、在科学规划引领上发力、在配套政策跟进上发力、在聚焦优势扬长上发力、在激发活力补短上发力,全面推动“数字龙江”建设,让龙江的产业拥抱数字浪潮,全面智能升级。

昔日北大荒,今日中华大粮仓。走进新时代的黑龙江,不仅牢牢端稳“中国饭碗”,让中国人的饭碗更多装上“中国粮”,更用心、用情、用力保护脚下的黑土地、头顶的那片蓝天,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稳步开局“十四五”,龙江未来可期!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夏凌云

统筹:陶玉德

记者:杨海全 马俊玮 庞淼

编审:张伟 王文伟

视频:马俊玮

【开局十四五】黑龙江:北国仓廪端稳“中国饭碗” 共和国工业摇篮拥抱数字浪潮

编者按: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回望2021年,走进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十四五”开局的首考,中国各地交出怎样的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结构性、局部性的问题需要关注?各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实招?央广网特推出“开局十四五”系列报道,观路径,看成效,多角度聚焦开局之年新气象、新思考。

央广网哈尔滨1月9日消息 这里,是北国仓廪,关乎天下乐安;这里,是共和国工业的摇篮,书写着新一轮振兴的光荣与梦想。

“十四五”开局之年,黑龙江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开好局起好步,走创新路,闯改革关,在疫情“大考”下书写东北振兴新答卷。

环境就是民生 蓝天也是幸福

2021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4.7%,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2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率0.6%,重污染天数同比降幅为58.3%。

黑龙江以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著称(央广网发 于国军 摄)

这是自黑龙江省开展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也是老百姓看得到的民生答卷。

提到黑龙江,很多本地人会骄傲地向外地游客介绍“大”——大森林、大湿地、大界江、大湖泊。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关心天蓝、水碧、土净。

眼下,北国风光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美如国画。一进入春天,黑土地的画风变了——水墨黑白的色彩渐渐消失,山林江河涂抹出浓淡相宜的花样色彩。

“这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惊喜!”在齐齐哈尔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吴先生总喜欢向他的朋友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四季景色不同,你们一定要常来。”

吴先生的邀约底气来自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共识。

来自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的消息,“十三五”以来,该省统筹推动蓝天、碧水、净土、美丽乡村、原生态五大保卫战,全省62个国考断面劣V类水体全部消除,125个县(市、区)全部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自然保护区“四类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98.5%,退耕还湿面积2.3万公顷。

一项项久久为功的举措,让更多人关注生态黑龙江,也让更多的本地人幸福感满满。

“以前一到供暖季就能闻到呛鼻子的味道,家里老人孩子都要戴口罩出门。这几年不一样了,明显能感受到雾霾天每年都在减少,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发现,小锅炉“下岗”了,蓝天变多了,雾霾减少了,游客增多了。

丹顶鹤恣意翱翔,引得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央广网发 杨海全 摄)

美丽生态释放出巨大吸引力,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生态旅游为载体,黑龙江旅游正在向生态体验和生态度假旅游转型,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到黑龙江探寻“夏季凉爽”“冬季冰爽”“四季清爽”的秘密。

好生态来自天赐,好环境来自守护。日前印发的《黑龙江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在肯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也清晰地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作为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问题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没有得到缓解,污染排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生态环境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到来。

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十四五”开局亮出暖心成绩单后,2022年,黑龙江将聚焦群众所急、所盼,打响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治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三场战役,全力减少污染天气,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黑土加“油” 端牢“中国饭碗”

在黑龙江佳木斯市郊区长发镇正合村,村民崔巍在院子里的一张大案板上整整齐齐摆着切好的猪肉。“丰收了,大伙都高兴,杀头猪挨家送肉吃个喜儿。”岁末年初,谈起收成,崔巍合不拢嘴。

正合村是佳木斯市郊区第一个实现整村流转的村,有一定规模化经营基础。村里推荐崔巍作为带头人,成立了佳木斯兴家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村里的规模经营引上更科学、更高效的道路。

“说白了,土地托管就是村民拿钱,我们伺候地。”崔巍说,2021年合作社托管了村里25户农民的4500亩土地,今年还会扩大,预计托管面积将达到全村的90%。

近年来,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央广网发 邵国良 摄)

土地“入托”,“明白人”种地,直接效益是增产。

“我们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规模经营土地1.04万亩。玉米亩产达到1500斤左右,实现了大丰收!”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福顺现代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新生村党支部书记赵福德介绍,“这比农户自己种每亩增产200斤左右。我们粗略算了一下,光玉米就增收500吨。”

在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也正盘算着今年的收益。2021年,合作社种植绿色水稻16000亩、有机水稻2000亩,让合作社进账了400余万元。

“现在种地可比过去轻松多了,我们合作社68台高速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系统,比起传统插秧机,不仅节省了人工费还抢了农时,稻苗株距、行距更均匀,苗量更精准,让稻苗更粗壮、根系更发达。”赵德山用3年的时间把合作社的插秧机全部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尝到甜头的他说,下一步我们会将大马力拖拉机、收割机全部安装北斗导航系统。

如今,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生产也变得越来越高产高效。田间地头“新玩意儿”“黑科技”大展身手。

田间“黑科技”越来越多,农民种地越来越省力(央广网发 邵国良 摄)

“我种的这500亩地,只要不是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都能做到高产、稳产、丰收!”大兴农场科技示范户胡春光侃侃而谈。春天插秧,他用的卫星辅助直行的变量侧深施肥插秧机;夏天水肥管理,他应用的是“浅、湿、干”循环交替灌溉法,施肥应用的是前氮后移技术和无人植保飞机喷施生物肥。

目前,黑龙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98%,建成40余个省级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十四五”期间,黑龙江将打造千公里高标准科技示范带,推行全程“机械化”。

农业提质增效,少不了科技赋能。目前,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和大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在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黑龙江还不忘为黑土加“油”。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是黑龙江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的写照,但由于高强度利用、重用轻养、土壤侵蚀等原因,黑土地变得又“瘦”又“薄”,如何为黑土加“油”成为了黑龙江近年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喜迎丰收(央广网发 崔伦震 摄)

佳木斯市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5年起承担了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合作社负责人赵德山介绍,自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开始,农民通过秸秆翻埋,秸秆堆沤腐熟、测深施肥,有机肥施用,测土配方,黄腐酸等多种方法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修复黑土地。

“黑土层变厚了,地就有劲了,粮食质量上去了,收入就高了。”赵德山看着脚下的黑土地感叹说,我做过对比,参与黑土保护的地块和没参与的,产量和品质都明显不一样。

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保护黑土地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各项补贴,将“真金白银”发到了农户手里。

2021年富裕县作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试点县,春季落实玉米免耕播种40余万亩,按照每亩补贴30元计算,就发放补贴资金1200余万元。

补贴到位了,老百姓保护黑土地的积极性更高了。但是在农业专家看来,土壤“病了”,就得治疗。“不能耽误也不能误诊,关键是要对症下药,还不能产生副作用。”黑龙江省农科院黑土保护团队负责人说。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目前,全省平均耕地质量等级3.46等;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36.2克/千克。旱田耕层厚度均24厘米,其中,秸秆翻埋和深松整地均达到30厘米以上。

为确保“中国饭碗”装上更多绿色粮、优质粮,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加强保护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全省累计落实黑土地保护示范区面积1000多万亩。

2021年,黑龙江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数据显示,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21826.95万亩,比2020年增加169.35万亩;粮食产量1573.54亿斤,比2020年增加65.34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连续十一年位居全国第一,国人每9碗饭就有1碗来自黑龙江。“中华大粮仓”黑龙江再次交上一份丰收的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经过多年的努力,黑龙江农业发展已经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效益,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推广大马力高端智能农业机械,集成组装技术模式,不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同时,为优化种植结构,增强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2022年将增加大豆种植面积1000万亩。

拥抱数字浪潮 激发振兴新动能

2021年12月6日,我国最东端高铁牡佳高铁正式“开跑”。线路全长37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网友直呼这才是“嗖嗖嗖”的高铁速度。

牡佳高铁开通运营,首批乘客用手机记录下难忘瞬间(央广网发 原勇 摄)

“能看得到我吧?看看这速度有多快!”牡佳高铁首批旅客黄雪松一边与女朋友视频,一边感慨着高铁速度。结束视频后,他又对车厢和窗外拍个不停,给家人发送了几条微信视频,分享此刻的心情。

牡佳高铁网络连接顺畅,让旅客彻底摆脱靠甩手机“摇信号”。与“不卡顿”的上网速度相匹配的是黑龙江5G建设的速度。截至2021年10月末,新建5G基站1.22万个,累计建成3.1万个。

2021年,“十四五”开新局,数字经济火了:出台《推动“数字龙江”建设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数字经济20条”),切实拿出真金白银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智慧矿山、数据金融、远程医疗、政务“一朵云”蓬勃兴起。

“发展数字经济,我省大有可为、必有可为、必须为之。”黑龙江省工信厅厅长张显丰说,黑龙江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需求。

发展数字经济是黑龙江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张显丰介绍,黑龙江先后成立以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数字龙江建设领导小组和大数据产业领导小组。相继出台“数字龙江”建设指导意见、发展规划以及“数字经济20条”政策措施。这20条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力度,旨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哈尔滨新区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央广网发 资料图)

“真金白银、条条干货!”业内人士用这两个词来点评20条政策。“数字经济20条”提出的目标更让人对黑龙江未来充满希冀: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大型制造企业比例达到6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达到40%左右,数字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黑龙江数字经济规模约3831亿元,全国排名24位,占GDP比重28%。

如何实现新目标?张显丰在黑龙江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如此表述:要以打造“质量龙江”为引领,以打造“数字龙江”为先导,聚焦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培育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引擎。

面对这数字经济新蓝海,下一步黑龙江将在思想思路破题上发力、在科学规划引领上发力、在配套政策跟进上发力、在聚焦优势扬长上发力、在激发活力补短上发力,全面推动“数字龙江”建设,让龙江的产业拥抱数字浪潮,全面智能升级。

昔日北大荒,今日中华大粮仓。走进新时代的黑龙江,不仅牢牢端稳“中国饭碗”,让中国人的饭碗更多装上“中国粮”,更用心、用情、用力保护脚下的黑土地、头顶的那片蓝天,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稳步开局“十四五”,龙江未来可期!
https://t.cn/A6JUDTUQ

《乔家的儿女》收官,三位配角成功出圈,唐艺昕的演技为何被质疑

年代剧《乔家的儿女》完美收官,很多网友都表达了不舍。观众之所以喜欢这部剧,一方面是因为剧情真实接地气,另一方面在服化道方面主创团队做得也足够用心。

另外,剧中演员的演技无疑也是加分项,这种家长里短的年代剧看似好演,但出彩并不容易,既要考量演员的基本功,又要求和角色的贴合。让人欣喜的是,很多追剧观众都表达了对剧中演员演技的认可,说看到剧中人物的日常,就找到了自己生活中的影子。

扮演乔祖望的刘钧尽管人设不讨喜,但观众看着来气并不反感,这位“渣爹”极度自我但很有喜感的形象被刘钧诠释得非常到位,以至于在乔祖望去世的时候,一句“老大”的招呼,竟直接让网友破防了。

白宇的演技一直很稳,剧中他通过细腻的人物刻画,把大哥乔一成的纠结和挣扎诠释得非常到位。大结局中,乔一成躺在病床上和七七说话的桥段,白宇奉献了一段非常高光的表演,把乔一成虚弱、疲惫、都快撑不住的生病状态演绎得非常生动,代入感真的很强。

有大哥白宇带头,扮演弟弟妹妹的几位演员也表现出很好的状态。毛晓彤的形象和气质和乔三丽的形象贴合,本色出演就好;扮演二强的张晚意和饰演四美的宋祖儿,以及扮演七七的周翊然,很哥觉得都是意外惊喜。几位90后的新生代演员在表演中的共情能力,的确是很哥没想到的。

扮演乔家儿女的几位演员表现可圈可点,乔家亲友团成员的扮演者也基本不拉胯,有三位还凭借在剧中的出色的演技成功出圈,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有谁:

1、朱珠—剧中扮演马素芹

和出演《大秦赋》时备受吐槽不同,朱珠在电视剧《乔家的儿女》里收获了清一色的好评。剧中她扮演的马素芹不仅人设讨喜,而且还智商在线。看到有网友很直白地表达了朱珠的喜爱:马素芹这个角色真的是非常的适合朱珠,她把马素芹这个角色演活了。

有一说一,朱珠在剧中的表现确实不错,把马素芹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饱满,有面对丈夫家暴得不屈,也有对儿子智强的母爱,更有对爱情的执着。

我想观众喜欢马素芹这个角色,是因为她身上有中国女人特有的韧劲,同时也代表着新时代女性应有的独立和清醒,以及对爱情看似含蓄实则热烈的追求。对于马素芹这个人物的诠释,朱珠的表演非常高级,明明戏份不多,却让人印象深刻,明明和张晚意连亲吻的镜头都没有,却让人感觉暧昧满满,她是怎么做到的呢?

从《精英律师》中的性感秘书栗娜,到《叛逆者》中的魅力十足的舞女蓝心洁,朱珠以往塑造的形象大多是明艳的,因此这一次在电视剧《乔家的儿女》扮演了素面朝天的马素芹,就给了观众耳目一新的印象,成功出圈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2、曲哲明—剧中扮演王一丁

王一丁是一个非常温柔的角色,在追妻路上既注重细节又有分寸感,三丽不愿意的事情他绝不会做。结婚之后,他也没有懈怠,努力地调节着家里的婆媳关系,宁可自己多打一份工,也不想让三丽受委屈,这样的好男人,是不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因为王一丁这个角色有非常腼腆的一面,为了更好地呈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扮演者曲哲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挠头、拽衣角、搓手等动作拍摄前都有设计。曲哲明在采访时这样说:“送奶糖的戏份是剧本里没有的,我认为三丽在一丁心里就像小兔子一样,乖巧、柔软又有些脆弱,想要呵护她,所以每次都准备了大白兔奶糖。”

花心思让角色既贴合又好玩,能看出曲哲明对表演是有追求的,这样用心的好演员不出圈谁出圈呢?看到网上有很多喜欢曲哲明的观众,她们这样说:曲哲明扮演的王一丁不知道满足了多少女孩子对完美老公的幻想,爱惨了这个人,曲哲明哥哥的演技太好了!

3、孙安可—剧中扮演孙小茉

孙小茉是乔二强的前妻,他和二强一个精神出轨,一个肉体出轨,两人结婚也是把对方当成了替代品,是名副其实的“搭伙过日子”,因此离婚的结局早已在网友的预料之中。

尽管自身有问题,但看到二强和师傅在一起滑冰她依然表现出了愤怒。阴暗和自卑的心理在这一刻集中的爆发,歇斯底里的情绪被扮演者孙安可呈现得非常到位,特别有感染力。

虽然孙安可的戏份不多,但滑冰场的戏份,她把孙小茉窒息的失控把握得的确是刚刚好,真的是又虐又苏。当然张晚意的配合也不错,两人联手呈现的互相亏欠的错乱感,不仅让戏剧的张力拉满,也让孙安可成功出圈。

对于孙安可的出色表现,网友也不吝赞美之词,说什么“演技拯救人设”、“颜值与演技并存”,真的佩服这一届的网友,你们也太会夸了吧?但有一说一,98年出生的新生代演员孙安可的确配得上这样的夸奖,相信未来可期。

尽管剧中的众多演员都收获了观众的认可,但有一位被吐槽的演员很哥还是想说一下,她就是扮演乔一成二婚妻子的唐艺昕。看到有网友这样评价说:唐艺昕的演技也太差了,项南方这么好的角色被她演毁了。那么,唐艺昕的演技为什么会被质疑呢?我们接着看很哥解密:

首先是不贴合人物,原著中项南方是一位领导干部,属于那种“气质很好,长相一般”的类型,形象上应该是稳重端庄的类型,而唐艺昕是年轻娇美的娃娃脸,一笑脸上就漾起了两个可爱的酒窝,既给人假笑的感觉,也非常出戏。

其次,唐艺昕和白宇不仅cp感不强,而且和白宇自然流畅的表演比起来,感觉唐艺昕总是端着演,说台词就像朗诵那样一板一眼地说出来,让人很难接受。另外,在大结局中,白宇在病床上遭罪,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唐艺昕的表情像在笑啊?

同样是演配角,有人凭借演技成功出圈,有人被质疑,差别在哪呢?很哥觉得不仅仅是人设的问题,更重要是对角色需要认真打磨,一定要相信付出才有回报,因为老天真的会眷顾那些有心人。那么,你认可《乔家儿女》中三位成功出圈的配角吗?你觉得唐艺昕的演技应该被质疑吗?另外,这部剧的大结局你满意吗?欢迎有品的你留言点评,并同步关注很哥解密吧!#创作力计划##v光计划#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而我们的供灯是在茅山‼️道教四大宗坛之一‼️​位置有限 先到先得[抱拳]比如,为了点琐碎小事和一点点钱,就发生冲突纠纷,为了利益,亲兄弟间都能互相不说话,见面了
  • 因为改不下去稿子又开始疯狂玩手机开始胡思乱想…二十出头确实是人生最快乐的年纪没错了一切都有直晃晃的欲望这个也好吃那个也好玩总是那么有活力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而后
  • 健康的油皮在夏日,可以稍微注意一下皮脂亢进的问题,在日常护肤里可以加入一些控油的思路在其中,这些老话我就不再这里展开,反正无论是合成的还是天然的都有很多相关的成
  • #轨道交通#又一城轨道集团与公交集团推动整合近日,洛阳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会召开,据相关资料,洛阳市将市属15家国有企业整合为4家,形成城市建设、先进制造、文
  • 多看‮那看‬些还在赚钱的 日‮一复‬日 雷‮不打‬动的全‮以力‬赴,就知‮凭道‬什么‮钱赚‬的不是你了#闺言##精准引流##微商##宝妈、大学生微商创业##d女
  • 今年生日过了4次,年龄不要增长4岁就好[笑cry][笑cry]这一年感觉最幸福的是依然有一群很棒的朋友,包括在澳门的在远方的、相识十来年的和新熟悉的,感谢所有的
  • 另招收全国各地代理商修正骨肽康[拳头] 【颈椎病的8个警报】1、久治不愈的头痛或偏头痛;2、久治不愈的头晕; 3、非耳部原因的持续耳鸣或听力下降;4、不明原因的
  • 而刘女士本人当然是坚强而幸运的,一边带孩子一边完成工作任务不是件简单的事,所以很多女性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养育压力时,才不得不在孩子和工作之中“二选一”她很幸运
  • ” 停了一下,她说:“当然,你也是我的孩子,我这边从养老钱拿出2万给你,算是我和你爸爸的一点心意。” 我看到老公的脸色大变,我赶紧抢先说话:“爸,我也不瞒你说,
  • 这种人格是我们所渴望的,也是我们所缺乏的,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是否能不顾一切的去争取,面对质疑,我们是否有实力证明。很多人喜欢幂的一点原因就是她永远打破人们
  •   处女女:刁难逼退  处女女如果遇到真爱,挑剔的她便会降低很多平时苛刻的要求,可是如果她被不喜欢的人表白,在拒绝的时候就很矛盾,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刁难来吓退对
  • 把情绪清空是定力,把旧事清零是韧劲,让内心清静是涵养,心中无事自无事,心中有喜常欢喜,保留骨子里的良善良和干净,活得踏实自在,无论外界多少压力,你依旧能从容不迫
  • #龚俊[超话]##写给龚俊的俊言仙语##龚俊1129生日快乐#宝宝~想你想你想你~提前祝宝宝生日快乐呀~第一次网上第一次刷到我宝宝时~惊鸿一瞥的此间少年~就给我
  • 20.什么躲开世俗偷偷相爱 我不惧世俗 我永远爱你21.“如果你半夜醒了,就给我打电话,不要一个人玩手机”22.我爱你腹部的十万亩玫瑰 也爱你舌尖上小剂量的毒2
  • 感谢你还相信世间的美好但你却因为这份相信受了太多的委屈与伤害可是能怎样呢没有那么本事你唯有继续努力地挣扎着纵然如此真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虽然你看到了世态的黑暗但你
  • ”11月16日上午,新黄河记者致电郑州市惠济区卫健委,就该核酸检测点可以办理vip等作出询问,接电工作人员称“应该是属于个人行为,不属于政府行为。#买羽绒服要看
  • 要想真正获取一个“理中客”的心,让你爱的男人也深深爱上你,从此对你百依百顺,“保持距离”是必修课!将“忽冷忽热”贯彻到底,却又不是那种不负责任的存在,只是让男人
  • #sky光遇[超话]# 浅浅寻个人 虽说寻到的几率不大 11月14日也就是昨晚23点多在墓土遇到一嘴咬玫瑰一头秀发带着万圣节鹿角的蝙蝠斗 本人说自己建模与本人
  • 天花板级别的朋友圈文案 1、今日风大,自由廉价,塑料袋飞的比鸟还高 2、我记得这花香,便对的起这时光 3、风已是秋天的味道了,愿我们都好,不止在 秋天 4、我
  • 就是忘不了的爱人,还是可亲在自己生命上的念语。几许的感触,觉是人生的多味,好不让人的经嚼千言自中的有实,生命自我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