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超话]#
本来想说一说《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苏轼编造典故的事,结果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更为详尽的考证,那就摸个鱼,直接拷上来了。
作者:方也
链接:https://t.cn/A6xCQ2Y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嘉祐二年苏轼考礼部进士的时候写的文章,全文的意思大概就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罪疑惟轻,功疑为重”。
立法的时候标准须严,而判决的时候处置须宽。若在有罪无罪之间,则责罚从轻;若在有功无功之间,则奖赏从重。这样的赏罚制度,可称之为“忠厚”。
“三杀三宥”,就是苏轼在议论的过程中举的一个例子。原文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但是“三杀三宥”这个典故,是不见于史册的。后来大家的评论基本上是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尧、皋陶的这件事虽然没有记载,但是《礼记·文王世子》中有过类似的故事;另一种呢,就认为苏轼纯粹是在考场现编的。
在《礼记》中有相似的记载。这件事至少有两个人都注意到了,一个是明代一位诗人,叫做敖英,另一个比较有名,就是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那个杨万里。
下面引一下敖英的《绿雪亭杂言》。
愚按东坡斯言,非无稽臆断也。在《文王世子》曰:“公族有罪,有司谳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即此而观东坡之意,得非触类于此乎?
杨万里《诚斋诗话》关于这一点的表述也类似。不过更进了一步,说礼记这个故事,指不定就是从尧的典故而来呢。
其实问我的话,我觉得,苏轼写尧、皋陶这个故事的时候隐约想到过《礼记》,这个推断还是比较可信的。
主要是,我想了想自己,假如我往作文里写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历史小故事,那多半是我没记清细节所以写错了。要说随手一编,刚好就编得跟真实事件大差不差,这毕竟是个小概率事件。
不过苏轼到底还是苏轼,或许就是能创造这样的巧合,也未可知。
而且呢,“考场现编派”写的几个小故事,要比“记混人名派”的论述好玩多了。
他们写的小故事又有两个分支,一是“何须出处”,二是“想当然耳”。
“何须出处”,见于陆游《老学庵笔记》。
说是阅卷的时候,梅圣俞读到苏轼这篇文章,非常欣赏,就拿去呈给欧阳修看。
欧阳修看了,也觉得很好,但是对“杀之三宥之三”这一句有点疑问,就问梅圣俞,此出何书?
梅圣俞就一笑,回答说,何须出处。
后来排完了名次放了榜,欧阳修见到了苏轼,又拿这件事去问苏轼。
苏轼也是一笑,亦答道,何须出处。
欧阳修因此称赏苏轼的豪迈。
这个小故事,就颇有高山流水、两心相惜的意思。原文有点长,就不录了。
“想当然耳”,就是题主在题目描述里写的故事了,出自龚颐正《芥隐笔记》。
梅圣俞来问苏轼,“三杀三宥”的事在哪本书有记载?
苏轼就回答说,想当然耳。
龚颐正在笔记里记下了这件事,又接着写道,虽然苏轼这话是随便一说,但是这随便一说的“想当然耳”,其实也是有旧典可循的。
循的这个典呢,就是孔融讽刺曹操的“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以今准古,想当然耳”。
说是曹操攻打袁绍的时候,攻破邺城,把袁熙的妻子甄宓赐给了曹丕。
孔融听说了这件事,就去跟曹操说,从前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了周公。
曹操觉得很奇怪,于是问他,这又是哪本经典上写的?
孔融就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从如今的事推断,我料想从前也一定是这样的啊。
孔融说的这话呢,有点儿以史为鉴的意思。但是他这么反着一说,就显得特别讽刺。
不说史无前例所以不能做,而说今天既然有人做了,史书上的圣贤必然也做过。
然而圣贤既然没有做,那么今天做这件事的人,必然也就距离圣贤甚远了。
至于是哪个方向的远,那就不必点破了。
“想当然耳”又有另一个版本,还是杨万里《诚斋诗话》。
和上面龚颐正那版的差别,一是换了个npc,二是让苏轼自己介绍了孔融的旧例,三是词句上的细微改动。
这一版说,欧阳修去问苏轼,“三杀三宥”,是哪本书上写的呀?
苏轼答,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
欧阳修就回家翻书,结果翻了半天也没有翻到,过了几天再见苏轼,于是又问他。
苏轼就说了孔融的故事,又道,当时孔融说“以今日之事度之,意其如此”,现在我也是这么回答您。尧和皋陶的事,我也是“意其如此”。
孔融当时的话,是讽刺曹操无德。苏轼反其意而用之,则隐隐是称颂仁宗宽厚了。
这个版本是我最喜欢的。其实这一版里的苏轼,非要说的话,掉书袋掉得稍微有点儿浮夸了。但是对答之间的飘逸气度太吸引人了。
纵论古今,是名士风流。
抄一下《诚斋诗话》原文结束摸鱼吧。
“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此见何书?”坡曰:“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退而阅之无有。他日再问坡。坡云:“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其子丕,孔融曰:昔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何经见?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尧、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欧退而大惊曰:“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然予尝思之:《礼记》云:“狱成,有司告于王,王曰宥之;有司曰在辟,王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坡虽用孔融意,然亦用《礼记》故事,其称王谓王三皆然,安之此典故不出尧?
以上内容主要搬运自王水照先生的《苏轼选集》,稍微整理归纳了一下。如果有错的地方,那估计就是我理解错了,求轻拍qaq。

【#济宁# 济宁市各县市区地名溯源,都怎么来的?(下篇)】

鱼台县:《元和郡县志》载:“因县北有鲁君观鱼台,故名。”

鲁隐公观鱼台:春秋遗迹。位于鱼台县张黄镇武台村西武棠亭遗址,为鱼台县著名的古迹名胜之一。观鱼台遗址现仍高出地表2~3米。明崇祯年间 (1628~1644年) 在此立一石碑,正面镌刻“鲁隐公观鱼处”6个大字。碑阴刻记则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 完成。两朝同树一碑稀世少见。旧为鱼台八景之一。观鱼台对于鱼台人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要清楚鱼台之名源于此。

《春秋隐公二年》载:“秋八月,公及戎盟于唐。”(唐与棠,通),又载“五年春,公矢鱼于棠。”杜予注:“高平方与县北有武棠亭,鲁侯观鱼台。”《水经注》日:“方与故城北十里,有高台二丈许,下临济水,时鲁侯观鱼于棠,谓此也。”

鱼台历史沿革:

西周,今鱼台县境域为极国封地。

春秋鲁隐公二年(公元前721年),极地入鲁国,置棠邑(今鱼台县张黄镇武台村)。

战国初期,置方与邑,属宋国。秦代,置方与县(治所在今张黄镇古城集)。

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方与县,入永昌郡。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复置方与县,属彭城郡。唐宝应元年(762年),因境内有鲁隐公观鱼台,方与县更名为鱼台县,此为鱼台之名始见于史。唐元和四年(809年),县治迁至黄台(今旧城海子)。五代、宋、金、元、明均名鱼台县。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因洪水灌城,县治迁至董家店(今鱼城)。1956年3月,撤销鱼台县,并入金乡县。

1964年11月,恢复鱼台县建制,属济宁专区,县治驻谷亭。

1967年7月,济宁专区改为济宁地区,鱼台县属济宁地区。

1983年10月,撤销济宁地区,设立地级济宁市,鱼台县属济宁市。

金乡:“金乡”之名源于“金乡山”。金乡山一说是今巨野核桃园镇金山,一说是“金乡数山”即金乡山不是一座山,是多座山总称。《水经注疏》说:“考《汉志·王子侯表》有金乡侯不害,后汉遂立金乡县,盖取金乡山为名。”金乡县始置于东汉光武帝时期,由爰戚县改为金乡县,不过当时的治所不在今金乡县城,而是在今嘉祥县满硐阿城铺村。

要了解金乡山这个山名,不得不提的是“金乡侯国”。

金乡侯,康熙、乾隆《金乡县志》均有记载,当以金乡山而名国。金乡国为侯国,其国丞职掌类似于县丞。金乡国丞印为铜铸,亦符合汉制。

《水经注疏》:“考《汉志·王子侯表》有金乡侯不害,后汉遂立金乡县,盖取金乡山为名。”

《水经注》在记述“金乡山”名字由来时,援引《西征记》曰:“汉司隶校尉鲁峻穿山,得白兔、白蛇,不葬,更葬山南,凿而得金,故名金乡山”。此说被后人奉为“金乡”之名溯源,辗转引以为据。殊不知,鲁峻墓碑立于东汉熹平年间,而早在西汉就有“金乡国”存在,因而谓东汉以得金名山,不足据。金乡国丞印的发现,为颠覆上述看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佐证。《汉志·王子侯表》:金乡侯,“元始元年(公元1年)二月丙辰,侯不害以东平思王孙封,八年免”。

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说:“焦氏山以南以东,古皆金乡山。”明于慎行《兖州府志·山水志》说:“焦氏山之北为青山,左为金乡山,三邑(昌邑、巨野、金乡)之界,山脉相连,不可不辨也。”

金乡之名源于“金乡山”应该是无疑问的。只是金乡山地点之谜说法众多复杂且不一,官方以巨野金山为“金乡山”,争议颇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金乡山基本位于嘉祥县南部,巨野县西部,金乡县北部一代山区,个人认为在今嘉祥县大鼎山之东一带最为可信。

汉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年仅9岁的汉平帝即位,由王莽代理政务。为了收拢民心,王莽对诸侯王和功臣后裔大加封赏。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公元1年二月封刘不害为金乡侯。金乡侯国的封地实际上就是爰戚县。

秦统一全国后,置东缗县(今金乡中东部,治所在今金乡县城),置昌邑县(今金乡西北,治所在巨野县昌邑集)、置爰戚县(今嘉祥东南,治所在今嘉祥县阿城铺),三县鼎立。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爰戚县为金乡县(治所在今嘉祥县满硐阿城铺),至此金乡县始置。北魏末期,昌邑、东缗、金乡三县统一成金乡县,县治所迁至今金乡县城所在地。今金乡县城古名为缗,金乡镇前身即“缗城镇”,今金乡有缗城路,缗城之名遍布金乡县城,金乡山阳路因清乾隆建“山阳书院”得名,山阳之名因古金乡曾隶属“山阳郡”得名。1983年8月,撤销济宁地区,改建为地专级济宁市,金乡县属济宁市。

嘉祥:“嘉祥”之名源于“西狩获麟”这个历史典故。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析巨野、任城二县地置嘉祥县,治所设在山口镇,借春秋时鲁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的故事,取其祥瑞之意,定名为嘉祥县。

史志记载:

《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读史方舆纪要》:“相传鲁哀公时获麟处也,县因以名。”

山东济宁市各县市区地名溯源,都怎么来的?(下篇)
宗圣庙:又称“曾子庙”,是孔子著名高足曾参的专庙。嘉祥县满硐镇南武山之阳南武山西村。

阿城铺:东汉至三国时为金乡县城,后呼为阿城。据《济宁州志》载:阿城铺原名阿城,为东周列国时期的东南侯阿王(阿王禹)的封地,故名阿城。又旧县志载:嘉祥古兖州之域,鲁之南武城也。阿、武间近,演为阿城。《山东全省考古舆图》标注为金乡县故城。

1983年10月,嘉祥县属山东省济宁市。

汶上:“汶上”之名源于“汶水在上(北)”。

汶上,又称“中都”、“平陆”、“汶阳”等。

汉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前后,境内始置东平陆县,隶属兖州东平国。此为今汶上之地建县之始。唐天宝元年(742)三月,改称中都县,移县城于今治。金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阳县。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县,此为“汶上”地名始置,沿用至今。民国时期,汶上县面积1380平方千米,为山东省较大县之一,曾有“一滕二曹三汶上”之说。

疑问?今汶上县在汶河(水)南边,古人云:山南水北谓之阳。为何汶上曾用“汶阳”之名呢?唐天宝元年(742)三月,改称中都县,移县城于今治。金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阳县。这个实难理解,有研究或者知道的可以评论留言告知。

泗水:“泗水”之名源于“泗水(河)”,因泗水(河)发源地于其境内故名。

春秋为鲁虚朾邑。西汉于县东置卞县,属鲁国。三国魏属鲁郡。西晋改鲁郡为鲁国。北魏废卞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于今泗水镇始置泗水县,以泗水得名。领原卞县地,属兖州,后属鲁郡。唐、宋、金属兖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入曲阜县,次年复置,属济宁府。明、清属兖州府。

泗河

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属兖济道,1928年直属省。1941年属鲁南专区第一行政区。1944年属鲁南行政区第一专区。1948年属鲁中南行政区第四专区。1949年属尼山专区。1950年属泰安专区。1956年属济宁专区。1983年属泰安地区。1985年属济宁市。

梁山:“梁山县”以“粱山”得名,梁山,本名”良山”,因春秋时期附近有良邑而得名。

良山易名梁山原因有二说:

一说良山属梁国境域,传说为皇家猎场,梁孝王刘武曾游猎于此,故更名为”梁”。

《读史方舆纪要》梁山:“本名良山,汉梁孝王常游猎于此,因改为梁山。”

《大清一统志》载:“梁山本名良山,以梁孝王游猎于此而名。”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亦云:“梁山,本名良山,汉梁孝王尝游猎于此,因改为梁山。”

二说是因避东汉武帝叔父刘良的名字,便改“良”为”梁”。寿张县原名寿良,亦属因避刘良而更名。

《山东通志·山川》记述:“梁山考县本名寿良,因光武帝避叔讳改名寿张,则山(良山)之改良为梁以此。”

水泊梁山

1940年8月,中共鲁西区党委为巩由军展鲁西抗日根据地,决定在东阿、阳谷、寿张、郓城、汶上、东平六县边区结合部建立昆山实验区。

1949年8月25日,中共昆山县委、县政府在商老庄召开县、区干部会议,宣布改建昆山县为梁山县,所辖区域由原寿张、东阿、东平、汶上、郓城等县的边沿地带组成,县委、县政府分别迁至阎庄村和西小吴村。1950年2月,梁山县委、县政府迁至郑垓村。1952年春,县委、县政府迁至后集村。是年11月,平原省撤销,梁山县随菏泽专区回归山东省。1958年10月,撤销菏泽专区,梁山县改属济宁专区。1959年6月,梁山县复属菏泽专区。1990年1月,梁山县划归济宁市所辖。

来源:地球工作室

#方志动态# 南京记忆 | 赖国考(四):古赖国属地的历史变迁

根据地方志的记载,我将古赖国属地的变迁胪陈如下:

一、赖国(?——前538年)

赖国始封时间不清楚,大概在西周时期。因其弱小依附于吴国,是吴国的附庸。周景王七年(前538)灭于楚,赖子播迁,迁徙情况不详。赖国的活动除了赖子向楚灵王投降,其他未见文献记载。

二、濑渚邑(前538年——前221年)

赖国灭亡后,楚灵王没有来得及“迁许于赖”,其地当年冬天十一月就被吴国收复。因赖子迁走,这里不再是赖子采邑,吴国将其变为属县,改为濑渚邑(县)。《万历溧水县志》:“溧水,春秋时属吴,名濑渚邑。”又曰,“鲁昭公四年,楚伐吴,遂灭赖。赖,即今之濑也。”濑渚邑的前身是古赖国,“地仍其旧,则名亦仍其赖而已”(《万历溧水县志·邑名》)。

濑渚邑,又作濑渚县。南宋《景定建康志》引《滕(胜)公庙记》:“固城,吴时濑渚县也。”邑,亦县也,是县的别称。春秋时期,诸侯大国常将掠夺来的土地赏给亲近侍卫及有功大臣,而有些边远地区的小国,被灭掉后就改设为县,进行直接管理。最初的县都设在边远地带。最早在领地内设县管理的是楚国,吴国及一些大国也继起效仿。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说:“东周时期,含有进步意义的制度,在某些大国里通行起来,‘楚灭九国,改设九县’。”赖国变成濑渚邑(县),管理制度上发生了变化,这是历史的进步。

改“赖”为“濑”,大概是因为这里是水乡泽国,地曰濑渚;水曰濑水,或曰濑湖。《辞源》:“渚,水中小块陆地,水边亦曰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溧水,即永阳江之上源,大江之水南汇于此,江上有渚曰濑渚。”赖国改为濑渚邑,地名非常写实。

春秋末期,濑渚地区极不平静,经常硝烟弥漫,战争一直不得消停,濑渚邑今天属吴,明天属楚。为躲避楚国的攻击,吴国曾将县邑迁到陵平山下(今溧阳境内),改为陵平邑。

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楚国攻打吴国,败吴军,取陵平邑,改为平陵邑,赖地属楚。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伍子胥伐楚,烧固城,大败楚军,赖地回归吴国。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勾践灭吴,赖地为越国所有。

周显王十四年(前355年),楚国灭掉越国,赖地在楚国境内。楚怀王时,楚国使用阴谋手段,派召滑到越国为相,制造了越国的内乱,趁机占有了濑湖地区,打开了进攻越国的大门,进一步控制了整个江东地区。 

范环对楚怀王曰,“且王尝用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南察濑湖而野江东。”——《战国策·楚策》

楚国人一直视濑渚地区为战略要地,欲把这里作为进攻吴国、越国的跳板,以实现控制江东的目的。“察濑湖而野江东”是楚国几代人的梦想,从楚灵王的灭赖国,到楚怀王的取濑渚,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此后一百多年里,赖地一直为楚国领地。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赖地属秦。

三、 溧阳县(前221年——591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管理。设溧阳县,属鄣郡。溧阳,因境内的溧水而得名。溧水,就是古代的中江,亦名濑水。山南水北为阳,县在溧水北面,故曰溧阳,古人也有称溧阳为濑阳。

《辞源》:“溧水,水名,在江苏溧阳县,也作陵水,一名濑水,又名永阳江。即《汉书·地理志》所谓中江。《史记》六六《伍子胥传》:‘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江即溧水。源出安徽芜湖县,东流经高淳、溧阳、宜兴入荆溪,东注太湖。自东坝既成,又改由芜湖西出长江。

秦、汉时溧阳县的治所在固城,古赖国在溧阳境内。

四、 溧水县(591年——1493年)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大将韩擒虎、贺若弼分别从朱雀门、西掖门打进建康城,焚烧城楼,拆毁城墙,建康城变成一片废墟,他们要把这个六朝金粉之地变成耕牧之区。为了消除陈在江南统治的影响,隋王朝对陈辖地的行政区重新规划调整:废掉了丹阳郡;撤掉建康县,将建康县、秣陵县、同夏县并入江宁县。废掉丹阳县,分割溧阳县;将丹阳县东境与溧阳县的西北境合并为溧水县。隋朝开皇十一年(591年)溧水建县,属蒋州。原来在溧阳西北境的古赖国,自隋朝开皇十一年,便划入溧水县境内。历隋、唐、宋、元、明,古赖国在溧水县境内留存了近千年。

五、 高淳县(1493年—— )  

弘治五年十二月(1493年1月),析溧水县西南七乡置高淳县,属应天府。原在溧水县南九十里的固城归入高淳县,自此古赖国在高淳县境内。高淳县,今为高淳区,属南京市。

结 束 语

一、方志记载与《春秋》《左传》《史记》等古文献的叙事是相契合的。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斗韦龟、公子弃疾修筑赖城事,这从方志收录的古固城资料中得到了印证。古固城究竟原为吴所筑,还是楚所筑,我们已无法弄清;公子弃疾是新建赖国城,还是修缮古固城,我们也无法断定,但古赖国修筑了城邑这是可以肯定的,这不仅有史传、方志的记载,还有古固城遗址作为证据。固城见载于《左传》,春秋时期它已名著史册,古固城就是赖国城,这是可信的史实。

《左传》叙事表明赖国在吴、楚边境,且邻近朱方,而固城镇正当其地。固城镇今在苏皖交界处,南接宣城、广德,西邻芜湖、巢湖,东连溧阳、宜兴,此地正是春秋时吴、楚相邻的中间地带。固城镇与丹徒距离也不甚遥远,1983年之前溧阳县、溧水县、高淳县、丹徒县同属镇江地区,都归镇江行政公署管辖。固城距离丹徒仅 120公里,徒步也就三五天行程。如此之近的距离,当年楚灵王克朱方后“遂灭赖”,这是完全可行的。固城的地理位置与《左传》叙事是相契合的。

如果说《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溧水县志》这类郡县方志,记载古赖国在溧水县境内,可能囿于地域之见,而《太平寰宇记》是北宋的全国地理总志,《南畿志》是留都南京所辖应天府及江淮南北十三府、四州的地理总志,都是汇聚了全国优秀的历史、地理学者编纂的。这些志书,包括官修的《一统志》,都言之凿凿说古赖国在溧水县境内,我想这些专家学者总不会捕风捉影凭空杜撰;方志中记载的古固城史料总不会是不加考证的空穴来风! 

二、溧阳、溧水的得名留有古赖国的痕迹

《公羊传》《榖梁传》将“灭赖”写作“灭厉”,“厉”与“溧”今天读音完全相同。不过,古代“厉”读若“赖”,《战国策》“豫让又漆身而为厉”,“厉”也读“赖”。是否古代“溧”也读“赖”呢?极有可能。今天溧水方言读“溧”为入声,高淳方言“溧、赖”发音相近。南朝陶弘景《真诰》“夫至珍者,万乘不能激其名,投金溧女是也”,唐李白《濑水贞义女碑》“还吴雪耻,投金濑沚”。陶弘景笔下的“投金溧”,就是李白文中的“投金濑”。溧即濑,溧水即濑水,“溧”与“濑”古代同源同义,直到今天发音仍然相近。 

由赖而濑,由濑而溧,地名虽然变化了,但变化中有因袭,在新地名中保留某些原地名的元素,以示其渊源关系。是否可以这样说,秦朝的溧阳,隋朝的溧水,其县名仍留有濑渚邑,甚至古赖国的痕迹,只是古赖国渐行渐远,这些痕迹被磨灭得不易觉察罢了。

溧阳市、溧水区、高淳区三地的历史均开篇于春秋时期的古赖国,这是有历史依据的。三地同根同源,其历史文化都植根于古赖国,而我们对于古赖国的历史知之甚少,我写此文的目的,是想引起大家对古赖国探讨的兴趣。

拟稿:傅章伟
审稿:王达云
审核:窦予然
发布:梁 刚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分手后,你可以适当的悲伤来表示你对这段感情的看重,但是不要一味的沉浸在被甩的悲伤中。你被分手后的无助和仿徨可以被理解,但是自甘堕落和消极就不被原谅了。这个时候你
  • #追剧《双探》太好看了!# 短短16集,全程高能,画面有电影质感。段奕宏的演技就不用说了,惊喜大鹏的表演,这么稳。除了引人入胜的悬疑情节,双塔这个边境小城的民
  • 【滨海蓝天救援队讲述驰援河南经历:哨声和头灯的光亮,就是黑夜里生的希望……】#滨海资讯# 8月3日,小滨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见到了天津滨海蓝天救援队队员刚刚从河南返
  • #华晨宇李宁运动时尚产品代言人# hcy #华晨宇 新世界# 每个人的心中都存有一座想要去攀行的高峰,或是对于未来的憧憬、或是对于梦想的热爱。前进的路上,我们
  • 光风霁月的靖宁侯傅深,出身公侯门第,年少成名,战功卓绝。手握北燕铁骑,杀伐决断,威震北疆。 英姿俊朗的钦察使严宵寒,出生即遭遗弃,拜宦官为义父,直至位高权重。心
  • #刘宇宁wmf品牌代言人# #刘宇宁故乡的云# #摩登兄弟[超话]#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摩登兄弟刘宇宁 ᭄ꦿૢ摩登兄弟mdx
  • 《婆婆的镯子》最大的魅力在于真实,无论是婆婆儿媳还是儿女与父母,都多角度展现出了不同的关系图!!没有特别过分渲染婆媳矛盾,剧情不是奇葩狗血但很吸引人!!!老老实
  • 从潮汕回来之后一直对牛肉丸念念不忘 南京终于开了!连锁的!正宗潮汕菜! 一开业就迫不及待约了朋友来家府潮汕菜打卡 ✅金陵丫丫粥 南京限定 没想到推出了南京限定
  • 丑时出生命运怎么样 丑时出生的人,为人聪明灵巧,才能智谋过人。因而一生幸福无灾无难,悠闲自在一生,这个时辰生的鼠人,能得父母兄弟六亲的帮助,个人婚姻美满,举案
  • 外孙子今天去省内某高校报到,成为一枚财经类的学子,不舍之余送上满满的祝福,“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矣。燕雀也好鸿鹄也罢,羽翼渐丰终将离巢而去,父母们开始守起了“空
  • #沈阳猫咪领养##沈阳宠物领养##沈阳领养# 【有联系方式为送养人自行审核,涉及押金/费用/小动物健康等方面请双方自行协商,互相留好身份信息,本平台不负责担保
  • #成毅海飞丝品牌大使# cy #成毅 探案神秘公寓# 人间天使傅诗淇,也就是我们世界第一可爱帅气又迷人的成毅哥哥,淇淇最棒[抱一抱][抱一抱][抱一抱]@成毅
  • 乔见啦 !乔见巳10年的乔恩号幸运船⛵️ 乔见@陈乔恩 啦! 早呵 广播 4976 粉丝 7145.3万 收听 470 转评赞 2.06亿 @陈乔
  • 努力吧,要以你最完美的姿态,出现在当初否认你人的面前。当你选择放弃的时候,想一想是什么让你走到了这里。宇宙山河烂漫,人间点滴温暖,都值得我们前进。我希望通过努力
  • #曼辛之星•专注传统和田玉# 好好的玉为什么要拿到火上烤? 有些朋友经常会看到玉上面有类似烟熏的痕迹,不明白它是怎么来的。今天就跟大家说说,和田玉为什么要弄
  • 我这一次做的总体来说不错。但是最后一点我对自己不满意。做事情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这不是小事,否则一定到不了自己想要的高度。做不到自己想成为的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 由陈木胜执导并监制,甄子丹监制兼领衔主演,谢霆锋、秦岚领衔主演的电影《#怒火·重案#》已于7月30日全国上映。目前电影累计票房已突破12亿,荣登2021年华语动
  • 看完千玺的我们 为了平复心情来到了万象里那家【范氏汉堡fang s burgerbar】 P1-菠萝牛肉堡/P4-麻辣拉丝鸡堡 网传的好评很多,可能是还不太饿的
  • 过去, 镜头里只有风景 如今, 看得到的只有我, 将来, 梦呓时也无人问津。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任何节日的当天都不曾属于我 任何排序的第一也不曾发生过 我无所
  • #丹丹的碎碎念# 毕业倒计时之记忆碎片 收拾行李的时候就像在播放回忆录像 我真的很爱写写画画呀 ☞辩论赛 「一起头脑风暴,一起舌战群儒」 ☞新年晚会 「献礼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