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把空间的文扔小号里记一下,图是灵感来源
但我本质是只自由的鸽子,写偏了很正常

高危职业 1-6

一、

江湖上的人都说师父是高危职业。

但我左看右看横看竖看,怎么看我师父都不像。

被他瞥上一眼门内外的所有人都害怕地捂着屁股赶着投胎似的一阵狂奔就要溜走。

唯独我,因为刚拜入门派人生地不熟的,也不知道师父到底有什么牛逼轰轰的历史,愣是在他面前呆站了五分钟。

于是师父扭头看了看边上的掌门,掌门下意识捂住屁股,“师弟你不会……”

师父嫌弃地看了看他那张老脸,又转回了头来,“这孩子是新来的?”

“对,傻不愣登的,我还在想给他分到哪个山头去。”

“跟着我吧。”师父道,伸手摸了摸我脑袋,“傻人有傻福。”

掌门倒吸一口凉气,“师弟,万万不可啊,对未成年下手可是要被封杀的。”

师父皱了皱眉,“你怎么净往那档子事想,我就收个普普通通清清白白的徒弟。”

“师弟……”

师父在我面前蹲下身,我这才终于看见了他的脸,剑眉星目,说实话,作为一个十岁大的孩子我第一次对好看有了概念。

他对我笑了笑,透出一股浑然天成的风流韵味,“你叫什么名字?”

“陆任嘉。”我愣愣地报出那个毫不起眼的名字,便见他叹了口气,“有字吗?”

“没有,我爹娘说字太洋气了,不适合我们这种配角。”

他又揉了揉我的脑袋,像是在摸路边的小狗,“也好,那我直接叫你徒弟好了。”

二、

跟着师父回了峰头,我才知道懵懵懂懂地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到师父就捂着屁股跑。

峰头有很多人,很多男人。

打扮得各式各样花枝招展的男人,连身上的脂粉味都各不相同,熏得我当场打了个喷嚏。

师父将一块帕巾捂到我脸上,便提溜着我的衣领走了进去。

我只来得及按住口鼻遮挡住那滔天香气,便听得耳畔一阵又一阵银铃似的娇笑。

“傲天,这是新来的弟弟吗?”

“怎么,是嫌我们年纪大了不够鲜嫩了?”

“龙兄,这还是这个孩子吧,你……”

……

虽然他们都说着我听不太懂的话,但好歹我算是拼出了我师父的名字。

原来他叫龙傲天,字银枪。

师父只道银枪是比金枪次一级的意思,是自谦之词,直到后来我才突然意识到。

银枪,银样镴枪头。

好像不太对劲。

好不容易穿过了那些花蝴蝶,师父指了指前方正中的房子,表示那是他的屋子,让我有事去找他,找不到就在里头等着,千万不要去前头那些男人那,非常危险。

随后他又补充道,山下的女人都是母老虎,更不要去招惹。

随后便给我在一旁劈了个小木屋,丢给我本心法,便将我放生了。

那本心法封面上赫然四个大字,《纯阳真经》。

欲练此功,须抱守童子之身,绝不可妄泄元阳。

三、

我认认真真地念着心法,企图引气入体,直到天黑了肚子也饿了,依旧毫无收获。

这对于天赋不高的配角而言再正常不过,我决定先去干饭。

可……

我敲了敲师父的门,没人回应,四下张望了一遭,也不见人影。

我坐在师父屋子的门槛上,抬头望望天空,唔,饿。

得想办法去哪里混顿饭吃。

……

我扯了扯看见的第一只花蝴蝶的衣摆,可怜巴巴地抬头看他:“师娘,我饿。”

花蝴蝶1号喜出望外,“哎哟,你那狠心的师父怎么不给你饭吃,快跟师娘来——”

他领着我走得雄赳赳气昂昂,嘴上还不停,看到别的花蝴蝶就耀武扬威般对我道:“快,再叫声师娘我听听!”

“师娘。”

最终我坐在饭桌前被花蝴蝶们层层包围,一个个眉开眼笑地听我叫师娘。

这师娘自然不是白叫的,他们各自留了道拿手好菜作为奖励,花蝴蝶1号还好心地给了个储物袋让我放吃不下的东西。

我揉了揉肚子,拿起储物袋乖巧地起身,“师娘们再见,我要回去练功啦。”

“徒儿再见,常来玩啊!”“练功累了多来看看师娘!”“饿了就来找师娘!”

其实他们挺好的,哪有师父说的那般危险——至少做菜有一手,可比我爹做的那些腹泻乱炖好上了千百倍。

我颤巍巍地往回走——吃太多了,撑得。

四、

还没走到门口,我就看见了靠在我门前的师父。

他应当是老远就看到了我,视线向下与我对视,“去哪了?”

“饿了,”我眨了眨眼,自觉头抬得有点累,“师娘们做饭很好吃。”

我听到他笑,随后那只温暖的手掌又落到了我发顶。

“这时候倒是聪明。”

他又问我,修炼得如何。

我惭愧道,毫无进展。

他不说话,只是像搓狗头那样使劲揉我脑袋,良久,才悠悠叹道,罢了,也不指望你有多高的天赋。

师父练的也是这本《纯阳真经》吗?

自然。

可它不是要抱守元阳吗,难道师父你……

师父弹了我一个脑瓜崩,你就看了前面几页?把整本看完再开始学。

练功不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吗……

师父瞪着我,我说话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明明觉得自己说得挺有道理,不知怎么的被他看着有些心虚。

他说,你连自己要踏的地方在哪都不知道,就要一步一个脚印了?

我恍然大悟,师父,我悟了,这就是主角和配角的层次不同。

他面露痛苦之色,又弹了我个脑瓜崩,这一声清脆动听。

只是你笨而已。

他指尖悬停在我脑门正前方,似乎时刻准备着再给我来那么几下。

哎师父,师父别弹了,已经够笨了!

五、

我发现主角和配角的层次差的果然不止那一星半点。

我将《纯阳真经》翻来覆去看了个三四次,再次信心满满地开始尝试引气入体——直到我将储物袋中师娘们的宠爱都吃完了也没感受到哪怕一丝一缕的灵气进入经脉。

这合理吗?

我掐了把肚子上多出来的肉,陷入沉思。

真难吃……啊呸,真好学。

我决定再向师父请教一下主角的修炼之道。

这一回师父在,很快就推开了门,低头看着门外的我大惊失色,你是谁???

我挠了挠头,师父,我是陆任嘉啊。

他颤抖着手,比划出一个细长条,又比划出一个有上一个两倍宽的粗长条。

这才半月不见,你怎么就……

颤抖好像从他的手传导到了全身,连声音都抖了起来。

你怎么就……你怎么就……

师父,你是参悟了人类的本质吗?

他指着我,神色活像我们隔壁村发了癫的王二婶,声音猛地尖利起来:你怎么就变成了一个球啊!!!

啊?

我摸了摸自己的手臂,手指极力伸展也没拢下哪怕一半。

好像是诶,我诚恳道,可能是《纯阳真经》太好吃了。

呸,是师娘们的饭太难学了。

师父猛地捂住心脏,深呼吸了好几口气,终于缓过劲来,一把抓起我的衣领。

——刺啦!

师父目光呆滞地看了看手中破碎的布片,又看了看我,看看布片,看看我,看布片,看……

作为一个贴心识趣的徒弟,我自觉地接过师父手中的布片,腼腆道,这件衣服质量是不太好,师父稍等,我这就回去换一件。

我刚一转身,就感觉到耳畔猛地掠过一阵风,随即是簌簌落下的几撮头发。

我的头发。

我接住那一小把头发,疑惑地转回头,师父你想要我的头发?我又不秃,可以直接跟我要——师父?!

六、

我被师父一把抄起,扔进了后山的森林里。

从此过上了他吃烤鱼,我吃辟谷丹,他吃烤兔子,我吃辟谷丹,他吃野鸡,我吃辟谷丹,他吃野猪,我吃辟谷丹的生活。

好不容易我瘦了,师父刀削斧凿般的面庞却圆润了许多。

我引气入体的那一日,热泪盈眶,师父,我悟了,要引气入体,须得练就铁石心肠,断绝欲望,美味当前而无动于衷。

他疲惫地挥出一道剑气,彻底把我剃成了秃瓢。

你说是就是吧。

师父!你当年引气入体师祖也是这么教的吗!

他甩给我一瓶辟谷丹,为师拿到心法后一个时辰便引气入体了。

我捧着辟谷丹惊叹,这就是天才吧!与我等凡人果真不可同日而语。

你哪学来的这些话?他揉揉眉心,为师是不是还得给你报个语言提高班?

从我娘喜欢看的话本里啊,有什么不妥吗?

我注意到师父收起了我最后的那一撮头发,诶,师父你拿我头发是要结发吗,话本里不都是绞一缕吗?

他深吸了一口气,当即捏碎了一颗传讯晶石。

“文兄,我是银枪,有件事拜托你。我送我徒弟去你那学上一阵子,麻烦你好生教他,”

“怎 么 说 话。”

他咬牙切齿地吐出最后四个字,一把拎起我的衣领,顺顺利利地带着我上了飞剑。

师父,你看,这件衣服就结实很多。

闭上你的嘴!

国医大师李士懋:20余载疑窦,不吐不快;事关性命,不容不辨。

二十多年前,讲授1979年版《温病学》时,见载有“内闭外脱”一证,方用参附龙牡汤送服安宫牛黄丸,取安宫牛黄丸以开闭,参附龙牡汤以救脱。

1985年新版《温病学》,于风温、暑温章中,更专列“内闭外脱”条目论述之。

余不敏,但也从事中医急症临床多年,所历何止百千,此等病证未尝一见,且闭脱并见亦与医理不合,故疑之。

然恐浅陋谬辨,未敢成文。疑窦已二十余载,鲠于胸臆。每读书辄留意于此,诸家所论皆与教材有别,益疑教材乃望文生训、杜撰。事关性命,不容不辨。

1、闭与脱,原为阐明神昏病机有虚实之别。
闭乃邪气闭郁于内,出入废,神机化灭而神昏;脱乃正气衰败,脱越于外,神无所倚而神昏,二者连读,有“内闭外脱”之称。

“内闭外脱”含义有三:

一是或然之意,即或为内闭,或为外脱,非指一证既内闭又外脱;

二是指邪气闭郁于内,正气不得外达而外脱,此乃真实假虚,或曰真闭假脱;

三是正气衰败而成脱,神无所倚而神昏,此属虚衰之证,这种神昏,亦可称为闭,即机窍闭,但此闭,已非指邪实的病机,而是指正气衰败,神明失守的一种症状表现。

若望文生训,把“内闭外脱”作为病证同时存在的两个病机,则是错误的。

2、闭脱乃病已至垂危阶段,非闭即脱,不得兼而有之。

闭乃邪实之证。实证,必邪气亢盛,正气亦相对较强,正邪剧争,方能出现实证。脱证,乃正气衰败,真气不能固藏而脱越于外。正气已然衰败,无力与邪抗争,纵然有邪,亦不能表现出实证,也不可能外脱而里不脱。在里之正气已脱,孰与邪抗争而呈现大实的闭证?所以脱与闭不能并存。当然,虚实可以并见,补泻常可兼施。

但虚实相兼者,毕竟正气未至脱败,尚有余力与邪抗争,故可虚实并见。若正气已然脱败,毫无与邪抗争之力,不可能出现实闭的表现,也就无闭脱相兼之理。虚实相兼与闭脱,是疾病不同阶段、不同实质的改变,不能混谈。
再者,参附汤合安宫牛黄丸,亦与理不合。安宫牛黄丸属凉开之剂,治疗热闭心包者,热邪亢极之时,清之犹恐不及,论焉可再用参附壮阳,岂不火上浇油?参附汤乃益气回阳救脱之剂,真气已然脱败,急固尚难挽回,怎敢再合以开破清心之品,岂不雪上加霜?

或曰:安宫牛黄丸加参附汤,乃寒热并用之剂。固然,寒热错杂证颇广,寒热并用之方亦甚多,但毕竟寒热错杂与闭脱,是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质的病变。已然垂绝,非闭即脱,当此病情危笃,千钧一发之际,应药专力宏,自不同于一般补泻兼施、寒热并用之剂。至于寒剂佐以热,热剂佐以寒,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以防格拒,属于用药的反佐法,与寒热并用燮理阴阳不同。

3、临床实践中是否真有闭脱并见者?

《温病学》典型病案中,未列此等医案,1979年版《中医内科学·昏迷》中列举蒲辅周一病案,录之于下:

朱某,男性,29岁。住某医院已6日,诊断为乙脑。曾连服大剂辛凉苦寒及犀羚牛黄至宝之品,高烧不退,四肢微厥,神识如蒙,时清时昏,目能动,口不能言,胸腹满满,下利稀溏,随矢气流出,量不多,尿不利,头汗出,漱水不欲咽,口唇燥,板齿干,舌质淡红,苔白,脉象尺寸弱,关弦缓。

脉证虚实互见,邪陷中焦之象,与邪入心包不同,引用吴氏《温病条辨》,上焦未清,里虚内陷,主以人参泻心,去枳实易半夏辛通苦泻法。

人参三钱,干姜两钱,黄连一钱五分,黄芩一钱五分,法半夏三钱,白芍四钱。服后,尿多利止,腹满减,全身汗出,热退。但此时邪热虽去,元气大伤,而见筋惕肉瞤,脉微欲绝,有阳脱之危,急以生脉加附子、龙骨、牡蛎回阳固阴。

台参一两,寸冬五钱,五味子二钱,熟川附子二钱,生龙骨八钱,生牡蛎六钱。

浓煎徐服,不拘时,渐能安眠。肢厥渐回,战栗渐止,神识略清,汗出减,舌齿转润,阴回阳生,脉搏徐复。

后以养阴益胃,兼清余热,用三才汤加枣仁、阿胶、石斛数剂,一切正常,停药观察,唯以饮食消息之,越数日痊愈出院。

《中医内科学》编者按云:“本例属闭脱互见的昏迷。”

确实,实践中找出一例参附汤送服安宫丸的内闭外脱病例不易,讲义权把蒲老的这则医案充作内闭外脱的实例,勉为其难。

可是案中明言“邪陷中焦之象,与邪入心包不同”,且所述症状,乃一派暑湿内陷之象。前医多予凉开而不愈者,以其寒遏而湿不化,故用辛开苦降法。辛开则阳气宣通,苦降则浊阴得泄,清升浊降,三焦气畅,何患之有。

此案与内闭外脱何涉!此案难以作为《温病学》所云“内闭外脱”支撑的实例。

4、下面,不妨再看看一些温病名家的医案,进一步说明上述观点。



《洄溪医案·暑》:芦墟迮耕石暑湿坏证,脉微欲绝,遗尿谵语,寻衣摸床,此阳越之证,将大汗出而脱。急以参附加童便,饮之少苏而未识人也。越三日未请,亟往果生矣。医者谓前药已效,仍用前方,药成未饮。余至曰,阳已回,火复燃,阴欲竭矣,附子入咽即危,命以西瓜啖之。病者大喜,连日啖数枚,更饮以清暑开胃而愈。

按:本为暑热证,因邪热亢盛而正气不支,转为亡阳。已然亡阳,暑热之邪尽消乎?未必尽消。纵然有邪,但因正气已衰,无力与邪抗争,也不可能表现出实闭证来。所以闭脱不能相兼,也不会出现参附汤送服安宫丸的那种治法。
案中急以参附汤加童便回阳救脱,童便虽咸寒,仅为反佐之用,自不同于寒热错杂者。待阳回,正气有能力再度与邪相争,又可出现阳热实证,此时再用附子,则“入咽即危”,当转而清暑。
当然,再度出现阳热亢盛实证时,毕竟经过亡阳的阶段,邪势亦挫,不会再像亡阳以前那样邪热亢盛。



《临证指南医案·疟·汪案》:邪弥漫,神昏喘急,谵妄惊搐,皆邪无出路,内闭则外脱。方用:细叶菖蒲根汁两钱,草果仁五分,茯苓皮三钱,紫厚朴一钱,绵茵陈三钱,辰砂益元散五钱,连翘心一钱半,金银花三钱,另用牛黄丸一服。

《临证指南医案·痉厥·杨案》:暑由上受,先入肺络,日期渐多,气分热邪送传入营,遂逼心包络中,神昏欲躁,舌暗缩,手足牵引,乃暑热深陷,谓之发痉,热闭在里,肢体反不发热,热邪内闭则外脱,岂非至急。考古人方法,清络热必兼芳香,开里窍以清神识。若重药攻邪,直走肠胃,与包络结闭无干涉也。犀角,元参,鲜生地,连翘,鲜菖蒲,银花,至宝丹四丸。

按:“内闭则外脱”,一个则字,明确指明内闭与外脱的因果闭关系。由于邪气闭结于内,神明失守,正气不得畅达于外而外脱,绝非正气衰败之脱。方用清心化浊开窍,何须参附回阳救脱。

5、关于内闭外脱的机理,《临证指南医案·脱》华岫云按语说得极为明确:“痧胀干霍乱,痞胀痉厥,脏腑窒塞之类,是内闭外脱也。”

由于邪气闭结于内,气机窒塞,正气不得畅达于外,致成外脱。这种外脱,绝非正气衰败,亦无须参附回阳,待里之闭结开,气机畅达,外脱自消。



《王孟英医案·附录》:“邪闭则正气无以自容而外脱者,阳从上脱,则汗多而气夺,阴从下脱,则泻多而液亡,所谓内闭外脱也。欲其不脱,必开其内闭,如紫雪、绛雪、行军散,皆开闭透伏之良方也”;又云:“昧者不知邪闭血凝,热深厥亦深之理,见其肢冷脉伏,即以为寒,又疑为脱,既不敢刺,更投热药,使邪无宣泄,愈闭愈冷,虽七窍流血而死亦不悔悟。”

按:王氏说得很清楚,由于内闭才导致外脱,虽肢冷脉伏,亦非寒、非脱,乃热深厥深,愈闭愈冷。欲救其“脱”,必开其闭结,断非参附所宜。



《吴鞠通医案·冬温·某案》:初二日,冬温谵语神昏,皆误表之故,邪在心包,宜急急速开膻中,不然则内闭外脱矣。先与广东牛黄丸二三丸,以开膻中,继以大承气汤攻阳明之实。生大黄八钱,元参八钱,老厚朴二钱,元明粉三钱,丹皮五钱,小枳实四钱。煮三盅,先服一盅,得便即止,不便再服。

按:本案之内闭外脱,是大承气合牛黄丸,而不是参附汤合牛黄丸。《温病学》非望文生训者何?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薛生白医案》:暑者,热中之阴邪也,心先受之,侵入胞络,怠惰不语,神昏肢冷,为不治。今脉迟软,渐有是机,四末渐冷,竟有内闭外脱之虞。急用通阳救逆之法,仿上大顺散之意,未识何为。桂枝,半夏,焦白芍,炙甘草。

按:迟软为阴脉,神昏肢冷乃阴证,知此神昏乃正气衰败所致。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佐半夏交通阴阳。此闭也,非邪实闭阻心包,而是正衰神明失守的一种症状表现。

6、综上所述,诸温病大家所言之内闭外脱,或指邪闭心包,正气不得外达而外脱;或正衰神明失守而内闭。

《温病学》称闭脱相兼,竟用参附龙牡汤合用安宫牛黄丸,不仅与理不合,亦乏事实依据,乃望文敷义。

闭脱乃性命攸关之际,焉能以杜撰之文堂而皇之地羼入大学教科书中,故辨之。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谈谈存放六堡茶

文/彭庆中

六堡茶存储过程中其品质仍然不断变化,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光线等因素直接影响六堡茶品质

谈谈存放六堡茶

有经验的茶友都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六堡茶越陈越佳,所以很多茶友都喜欢多买些存着,边喝边放,感受六堡茶随着岁月慢慢老去所带来的变化。六堡茶该如何存放呢?家庭中存放六堡茶须注意些什么呢?
从主要因素而言,影响茶叶存储、导致其发生变化、陈化的四大因素是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再有就是陈放环境的干净、气味等。六堡茶的存储,需将这些因素加以分析,其中恰当的温度湿度等为利于陈化的因素,阳光直射、杂味串味等为劣变因素则须注意避免。

书上的方法并非都正确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很多书上都有关于茶的存储的方法,比如常见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真空贮藏法”等。这些方法对不对呢?
客观地说,这些方法都正确,只不过不适合我们常常说到的六堡茶存储而已,或者可以说,对于六堡茶或者是普洱茶而言,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一直以来,平常看到的很多茶书都会说到茶的存储,而且这类茶的普及读物多半不会针对不同茶的分类而提出不同的存储方法,而单一地介绍一大堆“抽真空”、“密闭”、“低温”等措施,往往会误导很多新茶友。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品种非常多。茶行业中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确实,中国茶叶种类很多,权威分类中基本大类就有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等,其在种植、加工、品饮、存储等都各有其特性,不可一概而论。
由于过去绿茶是主要消费的品种,所以,很多普及类茶叶书籍介绍的常识多是以绿茶为主。而书中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气贮藏法”多是指绿茶而言的,而“抽真空”、“冷藏”等做法,也常见于闽南乌龙茶如铁观音、本山等。因此,新茶友必须了解这点,存茶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容易踏入误区,“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锡罐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

从前,很多茶客认为,储装茶叶以锡器最好,至今仍有一些老茶客有这样的看法。还有书上说从古至今已被公认为保存茶叶的最佳器皿。现在,市场上好的锡罐还非常昂贵而畅销。
锡罐的兴起应该是在陶罐、瓷瓶、漆盒(漆器的茶器具由于其难以消除的油漆味道而没有太流行)之后。锡罐流行始于明清两代,一则金属制品罐口紧密,而锡又较软而密封功能不错,二来质地光泽明亮,表面很容易做上精美的浮雕,造型又可多变,一经出现,便迅速风行。清末之后,随着手工业、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饮茶之风兴起,居家必备各式锡罐。纯锡熔点低,不需高温便可熔解,锡版成型之后镌刻容易,加之能工巧匠各出奇技,雕刻繁复精美的花纹,而更为盛行。
在明清两代,粤东潮汕各地陆续发现锡锌等混生的矿脉,潮汕即成锡矿产区。后来,马来西亚也发现了锡矿,开始了开采。潮汕盛行喝茶,将饮茶之风带到马来西亚的也有潮汕、闽南及两广人,他们对茶也是情有独钟,一时间,生产加工锡器皿的锡罐的行业配套便因应市场需要迅速跟上,并向各地推广,清末至民国期间锡罐一时风行各地。
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锡罐并不是特别适宜用来贮藏东西。因锡极易氧化,虽然新品出来,令人眼前一亮,但时间长了,都会氧化发灰发暗。不过,即使现代工艺逐步解决了锡罐易于氧化变暗的问题,但由于其质地软、过于密闭等特点,锡罐还是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的。因为,六堡茶的陈化需要氧气、适合的温度湿度环境。

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有一些茶友提出,用玻璃瓶或玻璃罐来存储六堡茶,其实这个做法欠妥。在茶的存储中,避光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在茶叶中,光照会加速茶中芳香类物质的分解,促进脂类化合物的氧化。光使茶叶中的脂肪酸氧化生成了反-2-链烯醛和庚醛,使原有的香气变坏,形成强烈杂味(有人称之日晒味),有资料表明,贮藏在透光玻璃瓶比贮藏在木盒中的干茶变质更快。
 记得小时候,印象中我们梧州很多茶叶店在售卖茶叶的时候,大多曾采用过玻璃坛罐装着茶叶。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做法,毕竟商家要向顾客展示所售茶叶的色泽和形状。不过,据向一些年老的茶商了解,按他们的经验,这类“露光”展示存放的茶叶,必须尽快清货,快则半月,多则几月茶就会慢慢劣变、色泽变得暗哑,香气变弱甚至变异。
 梧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冬春空气湿度较大,夏秋高温干燥,是比较理想的存放气候。而在北方,在秋冬季节往往会过于干燥,春季也不如南方潮湿,没有南方地区典型的每年干湿冷热循环一次的气候变化,而这点对于六堡茶的陈放是很有利的。就如同过去曾经将搬进搬出防空洞作为六堡茶的工艺流程的效果一样。
 六堡茶对存放地点并不挑剔,不论是空间大或小,是阁楼还是专有茶仓库,只要不受阳光直射,不受雨淋。基本是适宜存放。
存放六堡茶器具的材质有瓷器、陶器、竹篾编织物、竹木器物等几大类。用瓷瓮放置六堡茶得留心,厂家茶特别是带略带酸气的新茶,偏于潮湿不宜放入这种容器,还是放入竹编箩筐或陶瓮较好。瓷瓮以存放陈茶为宜,特别是已经非常完美的老茶,用瓷质的容器放置,更为适宜。陶罐细分为上釉与不上釉两大类。上釉的陶瓮保湿度较佳,活性适中,同样适合放置陈茶。不上釉的陶瓮、竹编箩筐、竹木器物以及葫芦等,透气性好,有温湿度变化,利于茶的转化,一般的六堡茶都可以放置。
 竹木器物(或者是漆器)的话,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因为新的竹木器具往往还有一些气味,漆器也是,衡量这些器物是否适合存茶,还是以其是否有异味为前提了。假如是经过长时间的晾放或采用工艺去除异味,这些竹筒、木盒、漆器之类存放茶叶,还是可以的。
 放入这些容器前,六堡茶可以先用纸包好。纸的选用,最好是透气的无异味的玉扣纸、砂纸、生宣(不宜用熟宣,熟宣多有矾的气味)、棉纸、毛纸等,不宜使用塑料袋。一般家庭中如果放不了这么多坛坛罐罐,也可将六堡茶用纸包好后,存放于干净无味的装食品用的纸箱中。

正确把握通风和透气

 一般茶书上,说到茶叶存放,大多都会写着“放置在阴凉通风之处”,对于六堡茶而言,此说值得商榷。尤其是梧州的冬春季节空气湿度很大,这种做法就必须小心,因为茶叶,容易吸潮。春季,如果增加了通风相反会令茶品很容易受潮。
 六堡散茶可用纸包好或放入陶罐中,箩装茶、饼茶等可放入无味的纸箱中,并封好,做到“透气”就可(在春季“回南天”这点尤为重要,包装纸和纸箱有调节作用,可以挡住外界过多的湿气。)。可以封好度过春天雨季的茶品本身所含水分也不能太高,如果是新茶,本身含水很高,就在无雨的秋冬季就应该适当晾开透气,使其干燥。在春季湿度大的季节,不宜频频翻动纸箱,以免六堡茶受潮。
 不过,也无需过于担心,即使是天气潮湿,对于存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你做到了上面几点,用包装纸和纸箱营造一个“湿度缓冲区”,就很足够了,建议不要使用除湿机或是空调的抽湿功能长时间“吸干”茶的水分,而以自然状况下的湿度存放为最佳。
 即使是空气湿度不大的季节,也应该慎重看待这个“通风”,按一些茶人的经验,存放六堡茶的地方,不需要空气流动过快,也就是说不需要太“通风”。一般而言,经过充分沤堆发酵,发酵比较完全的六堡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放置,去除堆味后,不宜存放在过于通风的环境中。甚至,如果是一定年份的发酵充分的六堡陈茶更要避免通风,基本保持透气即可,过于通风相反是对存茶不利的,这里须把握好这个“通风”的度。

农家茶、厂家茶宜分开放

 茶很容易吸味,有一定经验的茶友都知道这点,有的茶友更有一些教训。所以,我们存放茶叶的地方都必须远离污染和味源如化学品香精、香皂、檀香、香木、樟脑等气味浓厚的物品。而且一旦染上杂味,是很难去除了的。花茶的窨制也是利用了茶易于吸味的原理生产出来的。六堡茶中,六堡农家茶(即传统工艺的六堡茶)以有其独特的风味,受到很多茶友的喜爱。但很多茶友同时也觉得困惑,农家茶、厂家六堡茶这两种茶一起存放,可以吗?
  一般而言,很多农家茶品有其特有的松烟味、炭火味,与厂家六堡茶(后期渥堆发酵)气味有很明显不同,混放在一起,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窜味”,是不适宜混放的。不过,由于茶友们手中的茶,往往都有各种独立的包装,不会真正“混”放,因此觉得“问题不大”,实在是没有分开存放的空间,这样的做法也未尝不可。不过,假如家里空间许可,还是分开存放为好。
说到这个包装,尤其需要注意异味,一些厂家商家往往会忽略了这点,在此提醒茶友们的注意。一款六堡茶拿回家中,请首先检查一下现有的包装是否有异味,特别是一些印刷的油墨味、锦盒包装味等等。如果发现有异味,请尽快地将茶取出,用干净砂纸简单包好,放置在通风处摊晾一段时间,或能补救。千万不能直接放置在有异味的包装内存放。
  最后,强调一点,存放六堡茶温度和湿度是关键,根据季节变化和存放地点因地制宜,务实、灵活,个中既有效果又有乐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今天回来的时候,我跟可爱说,你要在海边看大海,好多天见不到妈妈和爸爸怎么办?宝贝,你陪伴了我两年,很听话不娇气,所以我才能把你养的这么久,本以为你还可以陪我第三
  •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抓的人越来越多,日本人为了将承德监狱的人快速杀害,他们急需一个杀人场,几经筛选,水泉沟成了最合适的地方。当时从各地抓来的抗日人士非常多,承德本
  • 另外,塞宾智麦的降噪功能是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去调节的,凸显人声的同时保留了背景音,实现真正的音画同步。弥补了拍摄视频时音质上的不足,直接降低了视频后期的编辑成本
  • #socrazy凯哲[超话]#额…我确实是很早就喜欢他俩 但是是分开喜欢的 喜欢了后才发现是一个公司的其实喜欢凯凯更早一点 也不知道他俩关系有这么好当初凯子转他
  • 投稿:土豆 林珊珊 雪梨合作的医美天啊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人嘛。去的时候客人很多,网络不火的不代表医院不好,反而那些整天想着法子找热度找网红的医院去都不要去,还有
  • ️路线参考D1各地-兰州D2兰州-途径门源-七彩丹霞-张掖D3张掖-鸣沙山月牙泉-敦煌D4敦煌-莫高窟-翡翠湖-德令哈D5德令哈-茶卡天空壹号-青海湖-住青海湖
  • 。宋庄公很坚决,必须要三城,礼物必须全给!
  • ”风格:文艺 | 清新 | 轻奢 | 真实当我们看惯了绿意盎然的婚纱照时总会期盼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找一个有情调、有氛围的咖啡馆一边喝个慵懒的下午茶一边拍套甜蜜真
  • 学生们很奇怪呀,问老师你怎么不给师母看病呀?是这样的,这位名老中医少年时期跟其他人一起跟一位老师学中医经典,某天这位老师的夫人生病了,这位老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 #浪浪钉[超话]# 那些埋线的人手段太弱智了[二哈]每次都利用这种无聊的事情大肆宣扬自己要下山得来的可不就是小黑屋吗[doge]下次可以这样:哎呀哎呀~某某真的
  • —@TFBOYS-王源 王源wy二字二字弟弟王源粉丝xty 1108小汤圆 ​​​#唯爱王源[超话]##王源新专辑夏野了##帕莎眼镜品牌代言人王源# “音乐像一
  • ❤️我看到那些评论骂我们的也很难受,新粉,从来没有受得住这些,但我觉得,一个团体长久、长情的守护着老大,应该有这样牺牲小我的勇气和认知,退一步成就大局,这是素质
  • 我们没有以后了昨晚我冷静了很久,终于决定放弃你了,放过你也放过我自,至少坦荡荡有个结果,不然总是患得患失,从期待到失望这种感觉你永远不会懂,从不舍到放下,真的需
  • 我知道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等到真爱的几率接近于0,可你不去尝试,你怎么知道这个人不是。12号到的中山,今天回深圳了,这次真的把我吓到了,我以为他真的找个地方安静去
  • ?...全文: #新版倚天屠龙记# #19倚天#某编剧弄死六大派半数人来黑教主也是拼了,所以说,我才不相信上周进濠州城时把“锣鼓喧天,兵甲耀眼”翻译成“星宿老仙
  • 只有一个长庆年间的进士刘 ,发表了一番一针见血、深入骨髓的言论,他在对策中对宦官专权问题进行了十分明确的抨击,直言敬宗和李昂本人的命运,都是为宦官所操弄。最绝
  • 去医院做了将近20项的术前检测,医生说我适合做个性化半飞秒[给你小心心],如果自己对疼痛比较敏感,又比较担心的话,可以提前去咨询就诊先了解下~一个月后才能化眼妆
  •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q
  • 一盒有108片,成年人每天可以吃两粒。大家还有什么很绝的P图技巧,欢迎分享[爱你]HFPers最爱的护肤套装 免费送你关+车专,7.30抽3️⃣位送HFP美白保
  • 今晚当12点一过就做当是翻篇吧放下总好过折磨 ​​没有什么是佛系说佛系都是自欺每种自我安慰的平静都是伤害别人而得来但内心却无比的疼痛因为是自己拿着利刀狠狠的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