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在淮海中路一间洒满阳光的厨房里,赵荣华热起锅子来。案板上的五花肉已经收拾停当。“我爸爸做菜是‘老三篇’,上海传统家常菜,最拿手的就是红烧肉,所以我骨子里面相信上海味道就是红烧肉,两个月必须吃一回解馋。”但赵荣华烧起菜来,已经和父辈大不相同。

他用平底锅爆香青葱和姜片,将五花肉煎到微黄。“猪油煸过以后特别香,而且高温可以封住肉里面的水分,肉质不容易老。但也不能煸太长时间,猪皮会硬。”他往锅里倒红酒——而非上海人家常用的料酒或是黄酒。“我们的红烧肉做得好,就和法国的鹅肝一样,软糯丰腴。

法国人用酸甜果味的东西来搭配鹅肝,找那个味道的平衡点。我做红烧肉也是这样。红酒有果香、有酸度,能够综合红烧肉里的甜味和油腻。”酱油、冰糖下锅,肉在锅里小火焖了三刻钟,眼见汤汁快要收干,赵荣华淋了些日本料理常用的味噌下去:“现在真正好的黄豆酱油很难找了。红烧肉酱香味要浓,味噌正好可以用来提味。”这一份肉,裹着亮晶晶的酱汁,甜得恰到好处,果然如他所说:“配一碗白米饭,一口闷,下饭菜,下得嚇死人。”

一道小时候“外婆常做”的面拖小黄鱼同样被赵荣华弄出了花样。他用全麦面粉和生粉混合做面浆,再向面浆里淋少许油——这是日本天妇罗的做法。锅里油温七成,他提溜着收拾好的小黄鱼,裹上面浆,在油锅里转一圈,用筷子蘸点面浆洒在正在烹炸的鱼上。这也是天妇罗的技巧,使外壳更加蓬松酥脆。

鱼出锅,赵荣华拿出浓稠的黑醋汁,在盘子里勾出线条。“七分意大利黑醋加三分冰糖,小火慢慢熬成,”他解释说,“混搭小黄鱼,味道会更丰富。前几天意大利米其林三星厨师西莫·博图拉(Massimo Bottura)来上海,我吃了他做的菜,其中用到了他珍藏40年的黑醋汁,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灵感。”

不惑之年的赵荣华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对上海味道的改造与这座城市的变迁同步。从前,赵荣华家就住在现在上海新天地所在的位置,太平桥。

他记得小时候,家里出门的几条街上遍布小吃摊。一家叫“春园”的铺子有鲜美的小馄饨和黄芽菜肉丝春卷。那时候流行“小笼馒头”,“外面是发酵过的面皮,里面裹肉馅”。他爱吃大汤团,猪油芝麻的馅子,也爱“四大金刚”,呛饼、油墩子、粢饭团和粢饭糕。当然少不了生煎,“下面的底薄而脆,上面的皮薄而有弹性,肉馅结实,大口咬下去都是汤水,一不小心就会溅得一塌糊涂”。

普通人家的孩子并没有太多机会上餐馆,婚宴就是盛事。“我至今还记得一个场景,在一家饭店二楼,台子上有条很大很漂亮的松鼠鳜鱼。一桌菜好不好,就看一道松鼠鳜鱼。小孩子等着鱼上来,吃完可以下桌玩了。”

1996年,上海开始改造太平桥地区52公顷的旧城。也就是这一年,已经学了4年厨师,做惯了上海菜、广东菜的赵荣华赶上最时髦的一阵风,成了西餐厨师。那以后,意大利菜、日本菜、东南亚菜、美式餐饮他都上过手。他在外滩三号的一家西餐厅做热房主管。一天,一个美国女记者穿着厨师服到厨房里来采访,他负责向她介绍厨房的运作方式。临走时,她问他:什么时候可以一起吃顿饭?

认识赵荣华时,莫云刚刚开始在中国的美食记者生涯。她本就出生在一个跨文化背景的家庭。母亲是上海人,8岁离开上海去西班牙,随后到美国定居。

赵荣华描述岳父母家的厨房:“你能想到的世界各地的任何调味品,都能在那里找到。单单是芥末就有十几种之多。”在莫云记忆里,母亲“从来不会做两道一模一样的菜”。赵荣华赞叹岳母对食材充满想象:“比方做豆腐,她会放奶酪进去,让人意想不到,但是非常好吃。”

爱情在厨房破土,被美食滋养成长。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在上海相遇,一拍即合。

赵荣华在外滩三号工作的时候,每天都要忙碌12个小时以上,但无论多晚回到家里,他都要给莫云做一道菜。莫云对他的手艺充满了赞叹。这让赵荣华大为惊讶:“从前我没有觉得厨师是个什么高尚的职业。我也给我以前的女朋友做吃的,她并不会赞美,甚至在向其他人介绍我的时候会羞于说我的工作。在莫云这里,我第一次感到这门手艺是值得尊重的。”

同样,赵荣华的经验和人脉为初入美食报道的莫云打开了厨房秘密的大门。相处的前10年,两人一起去上海各种餐馆试菜。“每天都去新的餐厅,认识新的厨师。”从5000元一位的分子料理餐厅到广园路菜场对面的灌汤包和辣肉面:“骑着一辆电动摩托车,两个人每天到处跑。”

莫云也爱上海味道,熏鱼、酒香草头、腌笃鲜,胃口好的时候,丈夫的红烧肉她能吃掉一整盘。但赵荣华家的餐桌,从来不会连续两天出现一种风味,那是一桌世界美食的流水席。1年前,赵荣华开了一家潮汕火锅店,那个时候上海吃四川火锅的风头刚过。没想到,一年来,沪上的各个档次的潮汕火锅“开了不下1000家”。生意之好令赵荣华大为意外,第二家分店已经开张。

今天的上海好像赵家的餐桌,在灯红酒绿的林立餐馆中,本帮菜反主为客,成了边缘角色。这倒并不奇怪。曹聚仁在《上海春秋》里回忆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本来,天下美食佳味,集中在扬州,到了近百年间,才转到上海来。上海本地,并没有什么特色的菜味,可是,这个吃老虎奶长大的城市,她就吸取全国的精华,加上了海外奇珍,成为吃的总汇。”

听说我要寻找本帮菜,赵荣华带我去拜访了他的两位朋友。身材瘦削的孙伟轩原本是一位足球运动员,90年代初,他从市级队伍退下来,被安排进宾馆学厨4年,在一些本帮菜餐馆陆续烧了8年菜。他2010年创业做本帮菜馆“弄堂筵”。

2012年店面扩大时,他相中了武夷路附近一处小楼。把店面转手给他的上一位餐馆老板说,这里19世纪中叶的时候就有一家小酒馆,叫“悦宴九馆”。这个故事打动了他。小楼位置僻静,做的是回头客生意。他的顾客绝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上海本地人,拖家带口的来吃家宴。

本帮菜馆大不易,孙伟轩觉得自己是讲情怀的。“上海各类餐饮输入非常多,论本帮菜,好餐馆两只手的指头就数得过来。消费人群年轻化,年轻人讲新鲜口味,喜欢外来的味道。从经营说,火锅是可以标准化的,本帮菜不能。

比如红烧,糖和黄豆酱油的比例怎么放,什么时候放,调料和火候的把控都是需要有功夫的。没有10年厨龄,烧出来的菜完全不能看。有些菜系的馆子可以开得大,可以有中央厨房,完成一道菜的前四个步骤,但本帮菜最多只能完成前两个步骤,只能进行原料粗加工。原料、人员,成本就都上去了。”

弄堂筵打“怀旧”牌,孙伟轩觉得,许多本帮菜馆为了迎合客人,已经将菜品的口味改得离谱了。他的初衷是做“不改良的本帮菜”。但事实上,“改良”似乎不可避免。

传统上,本帮菜用青鱼做熏鱼,但孙伟轩用三两到三两半的小鲳鱼,“肉质好、刺少、鱼身扁,容易入味”。鲳鱼块经过两次油炸:第一次定型,第二次炸酥。出锅的鱼块浸入孙伟轩留了十几年的“老卤”里。他嫌白糖腻,在老卤里放的是麦芽糖和冰糖。做松鼠鳜鱼,他借用了粤菜的糖醋汁,除了茄汁和冰片糖,还加了西餐常用的OK汁和微有辣味的喼汁。

一道油酱毛蟹,蟹下油锅前需要裹淀粉。他试验了许多回,选了一种荷兰土豆粉,“用量小,挂壁裹料作用好,蟹黄蟹膏不会流失”。不过他不会在这道菜里加更多新鲜调味料。毛蟹和年糕炸过之后下锅红烧,只放酱油、糖和水。“高汤都不用。毛蟹本来已经很鲜,放别的东西就抢味了。”孙伟轩最得意的改良,是把梅干菜和上海酱鸭一起烧。梅干菜吸满了浓厚丰润的酱汁,以上海人的标准看,“下饭最好”。

孙伟轩开的是平价餐厅,赵荣华的另一位朋友方元走的是高端路线。“福1088”餐厅在沪上的名头很响。镇宁路上,三栋奶黄色水泥拉毛墙的西班牙风格老宅子并排在一起。门口没有招牌。镇宁路一带是旧上海的富人区。这三栋老宅中的一栋原本是方家的祖宅。

方元的曾祖父方旭东任过张作霖的财政部长,后来专攻铁路地产等实业,攒足钱后来上海定居,买下这宅子。解放后,老洋房里搬进“72家房客”,方家也一直住在这里。20多年前,住户陆续搬离,方家重新收回房子,方元的母亲就着地方开了一家“福园”餐厅。餐厅的招牌菜是一道用硝、盐、酒等腌制的硝蹄。2006年,方家把相邻的两栋宅子也并进来——他们原本属于李鸿章的小儿子和上海阜新面粉厂老板孙多森。

走进今天的“福1088”餐厅和走进“摩登时代”老上海大户人家的宅邸没有多少区别。在一间用于招待VIP客人的房间里,一块“生福轩”的匾额挂在墙上,是书法家谭泽闿民国二十四年(1935)所题。拼花的瓷砖地板在灯光下显出油亮的包浆釉色,一只中西合璧的红木橱柜和一张梳妆台分立在房间的两头。它们都是上世纪20年代的老家具。梳妆台两侧各有一把30年代的单人皮沙发。瓷砖、吊灯、家具都是方元一家从古董商手里收来的。

“专门请人看过,确定是老上海的东西,”方元说,“并不是因为开店才这么做。有这个情结。房间风格的复原依据我爸爸妈妈小时候对宅子的记忆。这是自己的家,所以一切都做得特别细心。”他让我留意一人高的深棕色木质护墙板,房间里那些可能扎眼的电灯开关都小心地藏在了里面。

悉心打造的旧上海迷梦自然需要称得起的菜式。方元推荐一道金黄浓艳的金必多浓汤——20年代起风靡上海滩的海派西餐富贵菜。一条一尺半长的鲥鱼气势磅礴地端上桌来。鱼身上码了火腿片和醪糟,清蒸出一汪鹅黄清透的汤。火腿的咸香和醪糟的清甜衬着鱼鲜。鲥鱼没有去鳞——上海人的讲究,“鲥鱼吃鳞不吃肉”,“鳞片连接的地方有胶质,最美”。

贵价餐厅会在普通食材的菜肴上格外讲究些功夫。酒香豌豆尖,只取豌豆尖最嫩的那一截,确保口感无渣。九块红烧肉整整齐齐地码在一起,为取到最漂亮的五花,“一大块肚方,修掉一半”。

赵荣华最爱一道清炒豌豆:“小时候吃豌豆,我爸会先打招呼:‘给你炒个豌豆,时令货!’”方元的豌豆自然不同于家常货色。“豌豆太老的发干,太嫩的里面是一包水,我们只取恰到好处的那些。40斤云南豌豆,只能挑出10斤豆子。”小豌豆油亮亮、绿莹莹,小玉籽一般盛在瓷调羹里,放进嘴里,像鱼子酱一般崩裂开来,满口清甜。

“福1088”虽然走老上海的步调,但菜肴已经不完全局限于上海菜了。方元一方面觉得,传统本帮菜做不出太多花头,没有新鲜味道客人不会买账。另一方面他也曾试图去上海周边郊县发掘一些“老味道”,但又嫌加工方法“太原始”,“农家菜,上不得台面”。

毫无疑问,本帮味道在变。就像他小时候记忆里的那些东西:“从前的馄饨皮是碱水皮,发黄的”;现在最红的生煎“吃上去就是和小时候的完全不同。难吃谈不上,就是不对劲”。方元的坚持,是在厨房里无论如何要有土生土长的上海厨师:“真正的上海厨师长已经很少了。本帮菜的厨师算到现在已经有第五代。”

他提到84岁的本帮菜泰斗李伯荣:“李伯荣算第二代,他吃过第一代本帮菜大师的菜。他的徒弟又以他为蓝本,然后是第四代、第五代。”真正的本帮传统味道是什么?那好像已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遥远想象了。“据说,李伯荣黄金时代的手艺真的是非常好。”方元喝一口茶,幽幽地说。

《在上海,什么才是真正的“本帮滋味”?》作者 / 徐菁菁

#咖啡[超话]#

杭州
Neighborhood coffee

第6篇。

也不知又是多少回合成的一篇。

早前m2m的一支豆:
说是拼配,实际很soe了。
菠萝蜜、草莓干的风味指向十分清晰。
有别于市面常见的类似风味,这支没有酒感,也基本没有酵感,就还挺乖乖女般的香甜。
Du总的融合就不用再赘述了,口感从不用担心。

常驻特调柑橘:
不是第一回喝它了,那回喝到的更叫我拍手称快。
甚至是一连要了两杯。
“粉盐”在舌尖奏响前奏;
清灵多汁的西柚和柠檬的酸甜如同头盘;
绵密的浓缩像海浪般缓缓涌来,是main dish;
一丢丢酒香在吞咽后绽放开来,好似甜品;覆盖在舌面上的苦精余韵如同懒洋洋地趴在海滩上晒太阳;
最后,“粉盐”在舌尖雀跃聚集,画上完美的句号——然而实际这一杯并未加盐。
迷恋这种每一口都做足了层次的感觉。

荔枝冷萃:
这款就是正常的小清新啦。荔枝品质不错。

桂花酒酿冰拿铁:
下料足,甜滋滋在心头。

coffee buff的香草buff奶咖:
知道应该快点喝,仍然贪恋地深嗅几口,香气太抓抓抓抓人了,加强放大版的奶油香草冰淇淋。
通杯口感足够柔顺绵润,简单点讲就是在喝冰淇淋,尾段精品黑巧。
冷热版本都喝了,上头上头。
原先coffee buff上这支豆时我就很有兴趣,只是自己在家不做意式,但想当然地就觉得会很好喝。
这回喝下来,香气甚至是超了我的预期。心想也可以上我的礼物清单了,或者如果哪天coffeebuff要做这支豆的冻干,那我得可劲地买来送人了。

coffee buff的珈满瑰夏奶咖:
也是冷热版本都喝了。
即便在冰拿铁里都能清楚抓到花香、奶油杏仁和水果奶糖的风味,余韵醉人。

coffeebuff的花魁冰美式:
畅快极了,口感柔顺,很是平衡。有标志性的油桃、草莓与橙子风味,尾段又被淡淡的坚果风拉长了余韵。

某回的5号豆拿铁(白鲸的一支豆):
这支也是超我预期的好喝,非常奶油杏仁蛋糕感,也是凉了都很蛋糕。
更重要的,还有矜贵的肉桂风味,这样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比单纯的肉桂拿铁更让人眼前一亮。

某回的3号豆冰美式:
好棒,清冽又有超预期的层次。
像在喝脐橙汁,被一点点花香和茶感萦绕,尾段有西柚,后段还会有冒泡的杏干给人惊喜。

五谷拿铁:
太好吃了!!连着点了几回。
口感要达到怎样的级别,才能称为好吃而不是好喝!
混了15种谷物,完全可以“代餐”,咖啡也未被遮盖,口腔像裹了暖融融的羊绒衫。
Du特意为不时推门而入的中老年们朋友们准备了这份养生饮,体贴~
想说年轻女孩子们(不管你头秃不秃)也都冲鸭。

炙烤姜糖拿铁:
甜度节制,亦有令人意外的风味层次。
Du几经比对选用的一款义乌红糖是绝妙的指挥棒,风味天然,香气如花蕾绽开。
捧起杯子,那股子带着热腾腾辛辣感的混合甜香就直往鼻尖涌,炙烤让姜糖还披上了焦糖的薄纱。
一大口肥润奶沫入口的同时,星星点点的细密姜糖留在了唇上,舔一舔,up味觉层次。
喝着喝着,觉得视觉上、口感上都让人猛cue焦糖炖蛋/面包布丁,又能时不时地咬到红枣小碎粒,留下长长的可可尾韵。
直到最末,喝完了下层奶咖,上层肥肥的扎实的几大口姜糖奶沫像液体蛋糕般灌入口中,简直是自成一体的甜点配咖啡。

请Du帮冲了n支贵价瑰夏,收口聚香酒杯品饮,稳狠准。相当不错
Neighborhood很长时间来对我来讲就是奶咖很优秀、老板做特调也挺有想法,然后渐渐的,某个时刻开始,我发现手冲也挺不赖了。
来了太多次,菜单来回扫,出品稳定度高。稳定当真是门店第一要务。
也总会买些biscotti带走。

店里的蛋糕换了供应商。
堂食了一块草莓奶油卷,打包了南瓜芝士。
后者真不戳,绵密湿润有本真有层次,推荐。

原先在阿甘那边工作的小瑾,现在是Du的得力小助手。
小瑾是个可爱的女生,总是热情地同客人们、同我分享种种。

也时常遇到有趣的客人。
比如热情赞美我某条紫色裙子好看的歪果仁美术老师;
比如全程一对一英语家教的老师与学生;
比如进门直接管Du要酒的客人;
比如可以有话聊的私募基金交易员;
。。。
连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客人们都是可可爱爱加乘氛围的“背景板”。

某一次在这里遇见了头发花白的来饮咖的老爷爷。
爷爷拿着把扇子,悠哉悠哉地喝着手冲咖啡。
“我一周来两次,还是第一次碰到你。”
“小Du这里的差不多我都喝过了。味道都蛮好的。”
“我喝单品主要想刮刮肠,中午刚吃了猪蹄。”
“上回我们一起上了《都市快报》,拍了一个我的背影。”
“有次和我太太一起来的,小Du给我们拍了照片。”
呜呜呜真好。
等我也变成老奶奶——那时瑰夏的儿子都出来了吧。

某一次撞上了兴冲冲捧着酒杯进来的学生客人,说自己从城西坐地铁过来,如何小心翼翼地护着这杯酒,还不时拿纸巾遮盖一下以防洒出来,和Du总叨逼叨这酒如何正点,一定要让他尝尝。
我看着满脸神采飞扬、口中蹦出各种对我而言尚且陌生的风味词汇的他,仿佛是看见了叨逼叨着又喝到了哪支好瑰夏的我自己。
我们几个人都喝了一小口,我还没从小扭全程护送小酒的热忱中缓过神来,
转头就是neighborhood的那块门帘,
“真热爱,会发光”。

哥哥今天下午做了好多好多鸡排
有芝士爆浆的,还有黑胡椒的和奥尔良的
再配上他做的酸甜清爽的港式柠檬茶,超解腻!

每次哥哥都会把水果剥好削好端进来,叮嘱我要多吃,乖乖吃完有奖励[污]

来自闺蜜投喂的肉肠,一大箱,这是一根儿被哥哥掰成了两半,烤完胖乎乎的~

追剧必备——番茄味薯片,某憨憨每次给我擦爪爪之前总爱嗦我沾满粉末的手指,人家自己也爱嗦!那便各凭本事抢[加油]

#记录老公每天为我做的饭#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多数挽回的人都有同一个毛病,那就是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对方身上,比如会想:对方好像出去玩了,跟异性见面, 最近好像有了新的对象…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在想太多,导致自
  • #金在奂[超话]#[鲜花] #金在奂0527生日快乐# 210521 在奂个人story更新一则 久违地练下肢ㅎㅎ 翻译by麦 【不运回拆卡补邮】 【o
  • 5.19开始,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爱”? 在逆境中,“爱”是陪伴,是支持,一起共同走过漫漫黑夜。当拨云见日时,“爱”是大声告诉全世界,这个人,他值得我的守护
  • 【避雷cogi高姿】➡️ 严重信息泄露 ①起因 接到诈骗电话说之前买的产品某成分超标,要进行产品回收和理赔(订单日期 收货地址 支付宝账号全部知道 对得上
  • #李咏女儿性感对镜拍#[馋嘴]5月21日,李咏女儿法图麦在社交平台晒出一张性感照庆生,配文:“19,再接再厉。[馋嘴]”照片中,法图麦身穿黑色紧身吊带裙,勾勒出
  •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一 释初品中十八空(六十五) 复次,若谓诸法定相,是亦不然!所以者何?如未来法相,不应来至现在,若至现在,则舍未来相;若不舍未来相入现在者,未
  • #矢吹奈子[超话]#✨#矢吹奈子0618生日快乐# ✨ 【图片】210519 奈子个人INS story更新 在INS里上传了哦~ 和Pickoro一起❤️
  • 【福利️680】 日本原装进口 日本龟文堂 藏王堂 纯手工铁壶 证书齐全 木盒精美 送礼自用首选 传统失蠟法铸造工艺 日本大师纯手工造釜 匠心手作 艺术臻品 铁
  • 上一届《中国好声音》冠军单依纯的热度还没过去,新一届《中国好声音》已经开始进行海选比赛了。 谁还记得从第一届《中国好声音》中走出来的选手们。 无论是夺得冠军后隐
  • 北京猫舍,自家繁育,精品金渐层,蓝金,紫金,一手养户,现猫。 菩提树下猫舍简介: (The Limey Cattery) 菩提树下猫舍,坐落于美丽的首都北京。
  • 从现在揭秘的资料看,1999年轰炸南联盟使馆,是美军背着总统克林顿“暴走”的,20年前,美军是想打中国的,因为有胜算。 但是去年10月份,特朗普让美军在南海搞
  • 故乡,永远是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所在。 而对故乡故土的思念、眷恋之情,就是乡愁。 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每个人都有乡愁,它说不
  • 【5月19日↔日结】#黄金[超话]# 190个点 #原油[超话]# -50个点 技术、心态、财力是交易的核心要素。任何一门技术的磨练都需要时间、精力以及财力,
  •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活着》余华 本以为躲过了世俗的诱惑,细想着安静度过余生。失去了财富,落下了贫穷,已是磨砺,可惜凤霞、有庆、家珍、二喜
  • 894天 中午一顿麻辣烫给我咸的,有点慌张~碰巧大宝的家庭小矛盾,安然有个家庭实属太难得了,希望大家好好珍惜喽…… 上周一不小心答应的事儿,今个终于抽个空跑了一
  • #赵小棠叫范丞丞范老三#[awsl]#赵小棠给人分三六九等# 赵小棠你好像和不少偶练出道的都合作过吧[可怜]怎么不见你喊他们老大老二老四老五老六老七老八老九呢
  • #王俊凯[超话]##向摄影博主王俊凯发起挑战##从开始到未来,只为王俊凯#jf 马山哥 酷炫神秘的少年未知科幻加冒险✨ 749局优秀人员 阳澄湖神秘大咖 酷爱冒
  • #小透每日唠叨篇# 因为 估计羡慕 重温了《你的名字》。 有好多感触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其实今天应该是一个开心的日子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非要找一点小刀…当然结
  • ping+滑两位 高妹or小个子都可以轻松驾驭的连衣裙~ 小小露背的小心机设计也很特别~长短款之间还是有小区别哦!!短款的袖子是花苞袖 更显俏皮感长款袖子是
  • 喝了两杯冰拿铁的下午,领导外出了,其他团队的同事都到楼下去散步了。 我趁机,用了一体机电脑来外放音乐。 在周一的下午,居然有这样一个时刻,太奢侈了。 越来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