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达利欧与施一公2022世纪对话——探索变化世界的原则】许多人说,从2020年初的冬天到现在,世界仿佛按下了暂停键,时光在不确定中缓缓流动,而越来越多的人,在沧桑巨变之中,期待着自身的突破与进化。

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与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而当今时代的一大幸事,就是我们依然有机会与智者同行,倾听理性的声音。

有这样两个人,他们的存在影响了世界,而他们关于当下世界的对谈,可能会影响你我的人生。

在旁人看来,施一公的过往履历可谓辉煌。细细看来,他的多个选择更写满“不可思议”。

1984年,17岁的施一公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被保送至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1989年,施一公修完生物学和数学双学位全部课程,以生物系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

1990年,施一公赴美深造,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博士学位。1996年进入史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8年2月,施一公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便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聘为助理教授。35岁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2008年2月,40岁的施一公辞职回到中国,受聘为清华大学终身教授,并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他的离开,让美国生物学界颇为讶异不解,因为彼时的施一公,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讲席教授,拥有一整层楼的实验室、充裕的科研经费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2013年,施一公当选中科院院士。

2015年9月,施一公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施一公曾在一次毕业典礼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有些学生,有时候会陷入一种无端的狭隘——在一些消极的舆论影响下,天天想着找工作,天天想着只为个人奋斗。为个人奋斗是很重要,但这只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因为你生活在一个大世界中,你看看这个国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多少人需要你的关爱?你超越了多少人才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毕业典礼?你难道不应该有一点社会责任感?你不觉得到大学以后,如果你的人生目标还只是为自己、为家庭找一份工作,其实很狭隘?天下之大,有这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当你把自己限制到这么小的一个圈子里的时候,你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2018年1月,施一公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筹建西湖大学。“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这是施一公深深的牵挂。

如今,在《自然》杂志最新发布的2021年度年轻大学自然指数中,他带领的西湖大学是上升最快的25所年轻大学中最年轻的;出顶尖成果,带拔尖人才,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迈进……55岁的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一次次挑战极限。

施一公的名字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父母亲给他取名“一公”,希望他“一心为公”。而施一公的精神,或许更能在当下的世界启迪你我:其实我们不必纠结人生轨迹,不必迷惘前途无定。施一公的事业我们或许无法复制,但施一公所传递的为社会进步而奋斗的精神,或许能在当下的世界中给予你我启发。

瑞·达利欧,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并不陌生。

在金融业界,他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资产管理公司——桥水创始人。这家公司是他26岁在自己家里创办的,现在旗下掌管约一万亿元人民币。

桥水被《财富》杂志评为“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第五位,美联储已故主席保罗·沃尔克曾称桥水的经济统计分析比美联储的都准确。它的客户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包括养老基金、主权基金等。因为掌管着包括美国在内的多国主权基金,达利欧一度被称为“美国的隐形财政部长”。他的传奇故事还历经了一次次危机的加持。

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下跌508点,跌幅达到22.6%,桥水逆势收获了高达20%的利润。

2008年,达利欧成功预测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爆发,雷曼兄弟倒闭,贝尔斯登被收购,无数公司破产倒闭,桥水获得14%的盈利。

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桥水收益高达45%。当时桥水掌管多达700亿美元的资金,如此庞大的体量,业绩却如此辉煌,这种表现是很惊人的。

2016年,英国脱欧等事件发生,几乎叫得上名字的对冲基金的亏损都以亿美元计,桥水反而狂揽49亿美元。

美国的对冲基金公司平均存活年数只有4年,桥水已经屹立近50年。

更为难得的是,他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感情。据桥水中国区总裁王沿所说,达利欧曾经对他的中国老友们说,“我知道,你们说我上辈子是中国人”。

1984年,达利欧首次访问中国,应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集团前称)的邀请,帮助他们理解世界金融市场是如何运作的。

1994年,达利欧成立了“桥水中国合作伙伴”,确信中国注定会在21世纪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苦于无法兼顾中美两头的业务,最终还是不得不关闭了这家分公司。但是桥水一直关注中国市场,2018年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正式成为境内私募管理人。到现在为止,“桥水在全世界都不设分公司,唯独在中国设有全资的子公司”。

1995年,达利欧与妻子、11岁的儿子麦修共同决定,麦修将进入北京史家胡同小学上一年学,与他们的朋友顾阿姨一起生活。这个决定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极为震撼的。

在现在的风云变幻中,对于中国,达利欧的看法一直没有改变。达利欧一再表示看好中国的发展潜力,期待中国。

在大众眼里,他是畅销书《原则》作者。2018年,达利欧所著的《原则》上市,被创投圈誉为“黑色宝典”的这本书仅在中国大陆就畅销200万册。达利欧在这本书中,将自己人生经历、经历的挫败、由此得出的感悟,以及桥水的工作准则全部写了下来,这些都是他近50年来所依据的成功秘诀。全书共有525条生活和工作原则,提供了一套可靠的人生算法。他客观分析了人生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区分类别,提出相应的解决原则。他特立独行的思想,影响了全球百万读者。

此后他陆续出版了《债务危机》《原则(绘本版)》,更在今年年初写就“原则”系列第二部:《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

这一次,他将他近50年来作为宏观经济投资者所观察到的世界的运行方式,总结为衡量国际秩序、国家兴衰的最重要、普适永恒的规律,提炼出大周期模型,以帮助我们以客观、理性的方法理解和应对当前的事态,更预测未来走势,更好地应对这个多变时代。他的观点被运用于桥水投资实际,经受了市场严苛考验,将帮助你打开另一重可能。

过去两年,每人的生活方式都受到了极大撼动,不确定性与未知仿佛成了生活的主旋律。从社会角度出发,各行各业的秩序需要重组与整合;从个人角度出发,每个人都亟须在寒冬之中实现自我突破与进化,从而更积极地应对沧桑巨变。

更具体地说,每个人都需要在历史大周期与百年大变局当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寻求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比如,为什么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仍然需要保持创新精神?再比如,除了财富回报,人生更应该追求哪种价值实现?

我们应该知道:在这些变化背后,存在着永恒和普遍的规律,答案可能近在眼前。或许听听智者们的声音,会对当下迷茫的我们产生诸多启迪。

https://t.cn/A66vSt0R 、《原则》作者瑞·达利欧,对话知名结构生物学家、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二位将围绕“探索变化世界的原则”的话题开展深入对话,共同探讨“个人如何应对变化世界”“创新对人类和国家的意义”“如何鼓励创新和探索”“如何调整心态,实现人生价值”等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他们的对谈议题如下:

1.在《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中,瑞·达利欧提出创新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有力因素。施一公强调对科学未知的不懈探索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创新为什么具备如此重大的意义?对社会、国家、个人而言,创新的影响是什么?

2.两位都是在多个领域不断探索的创新者,是什么推动两位不断探索?如何保持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怎么对待探索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败?

3.达利欧在《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中提出,提高教育水平有助于推进技术创新;施一公则认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从国家、社会到家庭、个人,如何培养高质量人才?

4.施一公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富有社会责任感”,达利欧也提到在自己现在的人生阶段,最重要的事是将自己所领悟到的原则传递出去帮助更多人。个人对社会有着什么样的责任?除了财富回报,个人能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

5. 达利欧认为,在未来几年,人类和世界秩序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变化,但只要我们聪明和互相理解,有能力妥善应对挑战。施一公也曾说过,唯有通过人类的协同努力才能应对重重挑战。在当今环境下,我们应如何协作才能应对未来?

https://t.cn/A66vSt0s ,让我们相约在这场与智者同行的时空之旅,共同实现人生的突破与进化。

苏轼:格局,就是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过的人!#传统文化#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说: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四海飘零,但他有一种超然的格局,无论面对什么,总能泰然处之。

身处顺境,他能享受最好的;身处逆境,他能承受最坏的。他能享受命运的馈赠,也能承担人世的打击,无论好的坏的,都变成了他生命里的风景。

01

读过的书

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能变化气质,饱读诗书,人的气质自然会得到升华。

苏轼不仅博览群书,还自创“八面受敌”读书法,教诲后世无数读书人。

苏轼《又答王庠书》: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读之。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读,但得其所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做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

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苏轼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就像“八面受敌”一样,不知从何下手,总是读时欢欣鼓舞,读后一无所得。

苏轼的方法是,好书要读多遍,每一遍只带着一个主题去探索。

苏轼读《汉书》,即将内容分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等,就像打仗那样,把一本书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最后把一本书真正读透。

同时,苏轼会花比大部分人都要用功的精力去抄书背书。所以,才能够有后来的从先秦百家,汉代大赋,再到唐代诗歌,无一不通,无一不精的苏轼。

儒家给了他家国天下的使命;道家给了他潇洒豁达的心态;佛家给了他看淡一切的心胸。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正是那些读过的书,给了他生命的养料,智慧的灵魂,成就了他格局和胸怀。即使后来飘零半生,贬谪大半个中国,他都有了一颗安定的心。

02

走过的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只行路,不读书,不过是个邮差;只读书,不行路,多半是个书呆子。

苏轼少年出川,之后伴随着升迁、调任、贬谪,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也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这才有后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

走过长江边的赤壁,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走过杭州的西湖,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黄州吃过猪肉,有了“净洗铛,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在岭南吃过荔枝,有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正因为阅尽了山川河湖,阅尽了人情风貌,阅尽了一草一木,才能拥有这样的人生格局,写出不朽的诗篇。

才有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放,才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浪漫,才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

读书,读的是有字之书,行路,读的是无字之书。

见识得越多,就愈发现我们所在的天地狭小,曾经我们那些看起来了不得的事情,也就没那么重要。心态和格局才能愈发宽广。

经历繁华,人生就会变得厚重;走过世界,格局才能变得开阔。

03

遇见过的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苏轼这一生遇到过很多人,明白很多事。

父亲苏洵不畏强权,对抗声名鹊起的王安石,他开始明白什么是风骨;

妻子王弗温柔大方,却不幸早逝,让他明白什么是深情,什么是无常;

弟弟苏辙遭牵连贬谪,对哥哥却始终没有怨言,让他明白什么是亲情;

朋友章惇强势逼人把他流放海南,但他学会宽容与饶恕。

密州的难民,让他明白为生民立命的意义。

黄州的醉汉,让他开始放下名位和骄傲,“自喜渐不为人识”。

海南的土著,让他的贬谪之旅,竟然变成传道之路。

百年光阴,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每一种相遇都是一种缘分,人有好坏,但缘分没有。

朋友带来温暖,敌人带来痛苦,他们让我们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也让我们看清了假恶丑。

是他们,让我们成熟、成长,是他们成就了我们的格局。

以欢喜心看事,事事皆为我而生;以慈悲心看人,人人皆为我而来。

读过的书,改变气质,沉淀智慧;走过的路,开阔眼界,放大心胸;遇见的人,让我们懂得欢喜和慈悲。

读更多的书,走更多的路,遇见更多的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才能超越平庸,改变气质,成就宏大气象。



苏轼:格局,就是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过的人!#传统文化#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说: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

苏轼的一生,屡遭贬谪,四海飘零,但他有一种超然的格局,无论面对什么,总能泰然处之。

身处顺境,他能享受最好的;身处逆境,他能承受最坏的。他能享受命运的馈赠,也能承担人世的打击,无论好的坏的,都变成了他生命里的风景。

01

读过的书

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能变化气质,饱读诗书,人的气质自然会得到升华。

苏轼不仅博览群书,还自创“八面受敌”读书法,教诲后世无数读书人。

苏轼《又答王庠书》:

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读之。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读,但得其所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做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

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苏轼认为,人们在读书时,往往会感到处处都是有用的知识,就像“八面受敌”一样,不知从何下手,总是读时欢欣鼓舞,读后一无所得。

苏轼的方法是,好书要读多遍,每一遍只带着一个主题去探索。

苏轼读《汉书》,即将内容分为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等,就像打仗那样,把一本书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最后把一本书真正读透。

同时,苏轼会花比大部分人都要用功的精力去抄书背书。所以,才能够有后来的从先秦百家,汉代大赋,再到唐代诗歌,无一不通,无一不精的苏轼。

儒家给了他家国天下的使命;道家给了他潇洒豁达的心态;佛家给了他看淡一切的心胸。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正是那些读过的书,给了他生命的养料,智慧的灵魂,成就了他格局和胸怀。即使后来飘零半生,贬谪大半个中国,他都有了一颗安定的心。

02

走过的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只行路,不读书,不过是个邮差;只读书,不行路,多半是个书呆子。

苏轼少年出川,之后伴随着升迁、调任、贬谪,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也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这才有后来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

走过长江边的赤壁,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走过杭州的西湖,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黄州吃过猪肉,有了“净洗铛,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在岭南吃过荔枝,有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正因为阅尽了山川河湖,阅尽了人情风貌,阅尽了一草一木,才能拥有这样的人生格局,写出不朽的诗篇。

才有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放,才有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浪漫,才有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深情……

读书,读的是有字之书,行路,读的是无字之书。

见识得越多,就愈发现我们所在的天地狭小,曾经我们那些看起来了不得的事情,也就没那么重要。心态和格局才能愈发宽广。

经历繁华,人生就会变得厚重;走过世界,格局才能变得开阔。

03

遇见过的人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苏轼这一生遇到过很多人,明白很多事。

父亲苏洵不畏强权,对抗声名鹊起的王安石,他开始明白什么是风骨;

妻子王弗温柔大方,却不幸早逝,让他明白什么是深情,什么是无常;

弟弟苏辙遭牵连贬谪,对哥哥却始终没有怨言,让他明白什么是亲情;

朋友章惇强势逼人把他流放海南,但他学会宽容与饶恕。

密州的难民,让他明白为生民立命的意义。

黄州的醉汉,让他开始放下名位和骄傲,“自喜渐不为人识”。

海南的土著,让他的贬谪之旅,竟然变成传道之路。

百年光阴,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每一种相遇都是一种缘分,人有好坏,但缘分没有。

朋友带来温暖,敌人带来痛苦,他们让我们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也让我们看清了假恶丑。

是他们,让我们成熟、成长,是他们成就了我们的格局。

以欢喜心看事,事事皆为我而生;以慈悲心看人,人人皆为我而来。

读过的书,改变气质,沉淀智慧;走过的路,开阔眼界,放大心胸;遇见的人,让我们懂得欢喜和慈悲。

读更多的书,走更多的路,遇见更多的人,不断提升自己的眼界和格局,才能超越平庸,改变气质,成就宏大气象。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热点方向上,科技和新能源车产业链虽然回调,但前期涨幅巨大,上涨趋势惯性强,且基本面因为市场长期需求和庞大利润空间,成长前景广阔,后市的板块轮动,预计新能源车产业
  • 听高导说有球赛,问了时间就和范来了,到了才发现其他学生都不知道,在场的全是老师和教官,辅导员们见到我俩也很惊讶,但是大家都很好很开心在一起看比赛。似乎上次去海底
  • #财经##股票#简单实用易懂的9大顶部K线卖出形态,汇总分享在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简单实用易懂的9大顶部K线卖出形态,汇总分享在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
  • 后台收到了很多听友的回答:有人说,他最想回到读书的时候,虽然很苦但很幸福,想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以后; 有人说,最想回到第一次遇见她的时候,那时候无论做什么,都
  • 真是我的天使宝贝生孩子真的太累了……整整一个星期才缓过来……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但是壮如牛的我现在已经下地走路正常啦!也没有让妈妈受罪,太懂事的宝贝了!
  • 读书的时候 我妈总是反对我交网络朋友 开始反对我玩手机 反对我看小说 反对我读杂志 后来慢慢能接受 接受我写信地址填她的单位 接受我给陌生朋友买礼物 接受我睡午
  • 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不过,细想过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如下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都要发生许多变
  • 《会元针灸学》 说得更好:“肩井者,在肩部阳气冲出显明之处,而通于五脏,推荡淤血,而生青阳之气,如泉涌出,以安经络,以实脏腑,而开阴窍。如果胆经气血出现问题,不
  • [嘻嘻][嘻嘻][嘻嘻]#梧州团团微分享# #梧州团团喜迎二十大# #广西疫情# 2022年9月5日,梧州市长洲区在对外市推送的密接人员排查中,发现1例新
  • 不过忙着找路完全没想到可以拍)有一个进行了一个小旅游的感觉哈哈哈哈哈希望以后也可以独立去完成这样一些事情✅最后就是约拍啦~感觉超级好,拍得很累但是特别开心!首先
  • 纪录缔造者朴智旻再摘桂冠首支自作曲《Promise》在Soundcloud创造历史性纪录播放量突破3亿▶️全球流媒【第一】‼️ 同时KPOP流媒【断层第一】‼️
  • 阳光与海面角力时独有的永恒与安谧在此刻漫溢,鲜艳而明亮的城和鼎沸的喧闹原来是在一个透明泡泡里,缓慢地上升,我好像有了分身,一边随之乘风而去一边望着这个遥去的世界
  • 从北上广飞到秦王川,从云贵川动到大兰州,乘坐着亲人们接站的小汽车越野车,上了高速,进了国道,走了省道,入了乡道,经七折八拐、九曲百转,如行云流水、划桨过船,终于
  • 生活,总有些无奈,我们都知道,你对自己好,就会变得更出色,螺狮粉在别人眼里,就更有价值。生活,总有些无奈,我们都知道,你对自己好,就会变得更出色,螺狮粉在别人眼
  • 我说,翻译经典的时候,学者一考究,“不对啊,前后都讲六根六尘六识,对吧?就是一大早你去了做好服装造型 还要等着另一个人化妆......真的无限浪费时间 等另一
  • 孤独是人生常态,生活是一杯苦苦的水不要轻信谁也不要对谁寄予希望坚持孤独,相信美好也相信善良,但不要相信自己是幸运儿没能力改变命运就接受所有不好人生这一课痛的里程
  • 这经济形势,确实令人担忧啊;一无所有者,估计都被迫躺平了;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事情吧。这经济形势,确实令人担忧啊;一无所有者,估计都被迫躺平了;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
  • 对于为何要投资风电项目,3月18日,云南能投在回复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公司将本次募集资金投入新增风电项目,能够有效抢抓云南省绿色能源电力生产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窗
  • 「C&C」 才拆了会报看 这次是海蓝绿配色❤️ ・ ‍♀️2022年、最高の波を探して ・ 会报vol.8 这期图超多‍♀️是冲浪拓!还有!划重点!好几张!果!
  • Ps:嘴贱男贴吧艾迪:海棠镇长i,游戏艾迪:陈北弦,之前他还在比吧发帖骂edg,然后被其他吧友@~#%#一顿胖揍(他带的那个妹也觉得他一点毛病没有,或许吧,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