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e线】生产线日夜运转!一品种单季订单直接超全年,这一行业好起来了!“三巨头”股价暴跌,反转机会来了吗?】
记者 邢云 臧晓松 王小伟

编者按:今年开年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多项数据指标触底回升,龙头上市公司的股价却“跌跌不休”,这种背离究竟是行业虚假繁荣还是市场误判?

带着这样的问题,证券时报【行业e线】近期对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等行业龙头上市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与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度交流,力求从行业数据、生产现场、专家观点、投资逻辑等方面,向读者呈现全面、真实、准确的信息,供读者参考。

工程机械行业各项数据向好,行业内上市公司的股价却走出了“塌方”之势。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去年至今,申万工程机械三级指数从高点1745.33点暴跌至最低911.66点,最大跌幅接近腰斩。具体到个股,跌幅更加惨烈。

实际上,工程机械行业多项数据今年已经探底回升,股价走势却依然与行业基本面背离而行。资金夺路而逃,是行业周期魔咒还是上市公司成长空间受限?带着这些疑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近期实地调研了行业内三大龙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一探究竟。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家基建开工数据前两月节节高升,行业经营基本面平稳向上,海外市场正在形成有效支撑,中远期逻辑电动化趋势也出现兑现曙光。虽然3月份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这并不影响业内对今年走势“偏乐观”的判断:疫情可能会阻滞进程,但全年“前低后高”趋势不变。

对于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走势,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工程机械作为国家制造业“重器”,同时也是中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之一,“暂时未获得与其地位相匹配的估值”。Choice数据显示,目前工程机械板块动态PE(市盈率)平均17倍左右,上述3家龙头企业动态PE均在9倍以下。

忙碌的“18号厂房”

三一重工位于长沙经开区的生产基地

3月17日,证券时报记者来到三一重工位于长沙经开区的18号厂房。该工厂被誉为“全球最聪明的厂房”,是三一重工数字化制造的范本。

三一重工18号厂房内部环境优美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记者通过多道疫情防检程序才来到厂房门口,往里看去,就会发现这里的布局跟传统工厂迥异。

18号厂房是打通两个老厂房建设而成。长约1000米、宽约100米的厂房,各道工序南北向平行排列,除了部分装配工位,其余产线工人并不多。在工厂的柔性生产岛内,100多台机器人精准、有序地运行。

三一重工18号厂房内部的混凝土泵车装配线

三一重工董秘办主任崔景魁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在数字化加持下,这个工厂实现了从一块钢板进来到一台整车出去的全流程自动化生产,下线一辆泵车只要45分钟。

三一重工的18号厂房全自动化生产

厂房中间是46米长、26米高的智能大屏。崔景魁介绍,该大数据管理平台不仅可以查看三一全国各地生产车间的运营管理数据,还可以查看车间内每一台机器的作业状态,并且能对售出设备使用中的作业率、利用率、维修及时率等情况了如指掌。

三一重工生产车间内46米长的智慧大屏

三一重工正是基于海量汇聚的设备大数据发布了“挖掘机指数” ,每个月都要将数据上报国家相关部门,成为政府部门制定宏观政策的依据之一,被称为“中国经济晴雨表”。

记者在智能屏上看到,入网设备总数为78.5万台,当日实时在线设备数量24.99万台。“相较于去年年底,现在车间已经忙碌起来。3月产能相对1月份大幅提升。”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但现在肯定不是生产最高峰状态,去年最高月产达到将近800台。

日夜运转的高机工业园

3月21日,记者冒雨赶赴中联重科望城工业园,这里主要生产工程机械的一个细分品类高空作业机械(以下简称高机)。

位于长沙市的中联重科望科工业园

进入园区,记者发现职工正排着长队进行核酸检测。中联重科智能高空作业机械公司副总经理王建表示,虽然园区要求进行全员检测,但这里并不处于长沙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中心,“生产没有受到影响”。

记者跟随王建来到剪叉式高机车间,生产线上布满了焊接机器人、AGV(自动导引运输车),RGV(有轨制导车辆)、空中EMS输送线等设备,生产工序以自动智能为主。

中联生产车间内部用于产线物流配送的RGV有轨制导车辆

王建透露,因为高机是近年销售增速最快的工程机械品种,海内外市场同时爆发,导致目前产能严重不足,“我们正在通过人员招聘和技改投入增加产能”。

中联重科望城工业园生产线日夜运转

王建介绍,目前这个车间采用一班制,正在进行一些调整,4月份产能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70%。产销两旺之下,王建表示,今年的目标产值要比去年翻一番。

中联望城工业园的高机生产线

记者看到,工厂的东北角堆满已经打包好的剪叉式高机,王建低头看了看包装上标签说,这都是销往巴西的产品。目前,中联重科智能高机的海外订单已达4亿多元。

国内市场方面,王建说,华南、华东市场持续扩张,西北区域,尤其是新疆等地开年以来对高机需求大增,一季度订单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走到厂房门外,一辆辆等待产品装车的物流卡车,已经排到了园区门口。因为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增,物流不得不日夜转运。王建说,这条生产线将很快迁往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同时新增两条产线,“这样,产能的问题就可解决了”。

基建拉动全年“前低后高”

工程机械下游主要是基建、房地产、矿山等,需求占比分别为45%、 20%、20%。从短期逻辑来看,工程机械受基建投资的影响最大。

三一重工董事长向文波预测,2022年也许将成为工程机械行业比较好的一年,“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对工程机械行业来说将是非常重大的机遇。”

再加上今年GDP增长的目标是5.5%,受访企业人士普遍认为,全年“稳增长”的政策已经非常清晰。

那么,对企业而言,“适度超前的基建投资”启动进度如何,又将何时传导至工程机械行业?

“开年以来开工率每周节节高升,甚至好于去年”,三一重工董秘蔡盛林表示,目前挖掘机的开工率已经高于70%。

但是,由于最近新冠肺炎疫情反复,部分区域因为防疫政策趋严,导致开工率有所下降。多位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如2020年一样,基建投资拉动起来的需求,疫情只能将其延后,而不会消失,这也是行业全年“前低后高”走势的底层逻辑。

“总的来说,目前基建开工数据与适度超前的政策相匹配”,蔡盛林说,行业热度正在升温,“一锅水已经在烧了”。

回看2020年行业曲线,彼时疫情在3月份得到控制后,工程机械设备补偿性需求释放,国家基建投资持续加码,全年行业增速达到30%,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大年”。

徐工机械人士向记者表示,重大项目投资清单公布之后,还要经历项目规划、资金筹措等阶段,“只有进入招投标环节才会购买工程机械,目前还看不出基建投资对销售有太大的拉动作用。”

考虑受疫情防控影响,蔡盛林认为,上述传导的时间需要大概1个月到1个季度之间,如果开工率继续上升的话,最快第二季度工程机械会逐步进入销售旺季。

“今年总体我们感觉行业景气度还行”,徐工机械上述人士介绍,今年公司销售可能会出现结构性变化:目前挖掘机、搅拌车、起重机械销售情况一般,但起重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消防机械的销售增长还不错,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高空作业平台业务每年都实现了翻番增长,“再加上出口情况大幅改善,我们认为今年销售增长可以预期。”

海外市场值得期待

海外市场是工程机械行业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结构性亮点。数据显示,去年挖掘机出口销量6.84万台,同比增长97%。今年开年,相比内销,出口仍保持高增长态势。

“1~2月份的出口数据超预期。”蔡盛林说,更好的现象是,今年国际出口毛利率已经高于国内,“这说明出口工程机械竞争力大幅增加,并开始进军全球中高端市场。”

徐工机械今年出口业务表现同样优秀。在此之前,徐工机械出口的主要市场是“一带一路”国家,占比达到65%~70%左右。如今出口业务也出现了新变化,欧美市场销售增长成为新的看点。

去年10月19日,徐工机械公告,拟出资9900万美元设立徐工美国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美国是工程机械销售额最大的市场,也是徐工志在必得的市场。”

“欧美国家也在大力搞基建,”徐工机械人士强调说,目前公司围绕开拓美国市场做了很多工作,“现在我们也拿到了一些订单,未来两三年我们都觉得欧美是不错的市场。”

蔡盛林认为,近年工程机械行业国际化进程加速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国内市场格局已经相对稳固,海外的市场拓展空间较大,比如三一重工的挖掘机在海外市占率6%左右,还有很多的空间可以提升;二是,全球主要国家大多因为疫情推出了刺激政策,增加了海外市场需求;三是中国的工程机械具备良好成本优势,品牌也逐步得到全球市场认可,产品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工程机械头部企业目前的主战略基本上都是向海外特别是欧美市场聚焦,所以海外行情的持续性可以期待。”蔡盛林表示,近年,三一重工欧美市场出口增速每年都高于100%。

根据目前三一重工海外营收增速,市场预计2022年公司国际业务占总营收比例将突破30%。

那么海外市场能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吗?向文波认为,“工程机械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化对冲国内市场周期性调整的影响。”

蔡盛林也表示,海外市场在这一轮经济周期里面起到了比较好的“托底效应”,也是公司未来计划深耕的区域,“但当行业周期往上走的时候,因为需求总量庞大,国内仍然会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

电动化带来增量逻辑

工程机械行业的周期性,还体现在产品更新换代跨度较长。工程机械产品更新周期一般在8~10年,2016年~2021年行业高速增长,是因为除基建、房产的增量逻辑外还叠加了产品更换的存量逻辑。但在换代高峰过去后的5~10年,工程机械企业该怎么去应对换机低谷期,兑现行业的长期发展逻辑?

答案是电动化。三一重工人士甚至认为,电动化趋势已在眼前,不能仅视为长期逻辑。“电动化战略是我们今年的重要部署”,蔡盛林介绍,预计2022年电动化机械产品比例将占到公司整体销售的5%左右。

从电动化率较高的工程车辆产品来看。根据市场预测,2025年工程车辆电动化渗透率将达到25%,以整个行业保有量来测算,2022年~2025年板块累计总规模将达2500亿元~3000亿元之间。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挖掘机产品电动化也在加快进程。

“大家已经普遍认识并接受电动机械产品”,徐工机械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有些区域、工厂开始集中采购新能源机械,“他们有替换的需求,我们也有更新的动力。从中长期来看,这是个很明显的趋势。”

三一重工人士认为,电动化还不仅仅是换代的存量逻辑,同样会带来增量市场。一方面电动化产品价格更高,以混凝土搅拌车为例,电动产品毛利率高出传统产品10%以上,价值提升将带动行业体量的扩张;另一方面,随着电动化、数字化的行业渗透,工程机械产品将更加多元化、智能化,适用人群增加,并应用于更多场景。

如近两年增速最快的高空作业机械,因为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而能运用于更多除基建与房产外的领域,比如装饰、广告等,从而导致需求大增,市场容量快速增长。

对于工程机械行业的周期性,蔡盛林认为,跟上一轮周期相比,行业本次不会产生“深V”走势。因为现在行业需求多元化,从比较依赖房地产开始转向基建、市政建设、环保、矿山、农田、水利等多领域,应用场景大幅增加,“加上海外市场托底,周期走势应该是平滑的圆弧底”。

一位匿名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从短、中、长三方面逻辑来看,工程机械行业基本面并未出现“塌方式”危机,企业正在通过多种方式找到新的增长空间,平滑周期曲线,“二级市场工程机械行业目前走势更多是情绪化的博弈,并未真正反映行业价值。”他认为,投资工程机械行业的正确方法是:在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后,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配稿:AB面“互搏”工程机械如何打破周期魔咒?

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和专家发现,工程机械行业正面临AB面互搏的局面:一方面,销量下滑和作业量上升并存,但行业需求边际改善预期整体升温;另一方面,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进度也被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存在稍稍延期的可能,叠加提振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存在滞后性,有被采访者认为,机械行业依然处在下行期。

这折射出工程机械行业的周期之痛,倒逼头部企业打开熨平周期的“战略工具箱”,向电动化、国际化或多元化寻求增量。如何打破周期魔咒,将拷问所有工程机械参与者的智慧。

详情可见:https://t.cn/A66O2qSn

一眨眼我们的2022已经悄悄溜走了1/4,
魔都的居家生活成为春日的“日常”。
但是健康生活的都市客即使居家办公,
脚步虽受到限制,却不会停止运动!
作为时髦精,对每一个细节都颇为在意,
选择运动装备,
颜值和功能性必须同步在线,
2022,Keep fit and have taste!
https://t.cn/A6603UH6 https://t.cn/RVJk9aF

【 “十四五”蒙牛强开局 高增长更具强韧性】3月31日,蒙牛乳业(2319.HK)首次在呼和浩特中国乳业产业园召开年度业绩发布会。业绩公告显示,2021年,蒙牛收入达881.415亿元,同比增长15.9%,归母净利润为50.255亿元,同比增42.6%。蒙牛旗下各品类均取得领先行业的高速增长,特仑苏、优益C、每日鲜语、随变等明星单品持续创造最佳销售记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再创一个新蒙牛”战略落地的第一年。蒙牛实现强开局,整体业绩呈现高增长、高质量、可持续的强大韧性,为实现五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蒙牛总裁卢敏放表示,蒙牛将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保障质量、提升品质、做优品牌,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奶业振兴,助力国民经济行稳致远。

以“消费者第一第一第一”为原点 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公告显示,2021年蒙牛继续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乳品品牌之一,旗下常温、低温、冰品、鲜奶、奶粉、奶酪等主要业务,均取得了可观增长,多个品类保持行业第一。分板块来看,包括常温、低温、鲜奶在内的蒙牛液态奶收入765.144亿元,同比增12.9%,其中高端白奶特仑苏营收业绩超300亿,成为全球乳业第一大单品。冰淇淋收入42.402亿元,同比增长61%;奶粉业务收入49.491亿元。
强劲业绩增长来源于蒙牛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和持续创新。2021年,蒙牛各大品类推陈出新,不断满足消费者对营养改善、健康免疫、绿色环保的更高需求。特仑苏推出沙漠有机纯牛奶,优益C凭借自主研发菌种发布系列新品,原生高倍营养奶鲜菲乐(Fairlife)成功上市……
同时,蒙牛也在不断创新消费者沟通方式,打造更加年轻化、有温度、负责任的品牌形象。“每日鲜语”回收塑料瓶,打造出中国第一条废塑料再生环保路;“随变”冰淇淋首次签约虚拟偶像RICHBOOM,凭借旺盛的“年轻力”屡屡出圈。
在体育IP合作上,蒙牛坚持长期主义,再度携手国际足联成为世界杯全球官方赞助商。2022年伊始,蒙牛重奖中国女足、助力谷爱凌冰雪登顶,更创造了中国快消品行业体育营销经典案例,品牌力大幅提升,消费者认同显著增强。

以世界品质为标准 提升全球资源整合力

“质量是最大的正直”,强劲业绩增长背后,是蒙牛以全球最严标准为消费者打造一杯好奶的不懈努力。2021年,蒙牛在全球范围优化资源配置,从技术引进、品牌布局、标准升级、公司治理等维度打造“世界品质”。
过去一年,蒙牛收购了东南亚冰淇淋领先品牌艾雪(Aice),稳步推进印尼等地业务拓展,不断加强大洋洲优质奶源与领先产能协同,进一步加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同时,蒙牛与可口可乐合资组建的“可牛了”,将风靡北美的高端乳品和膜技术带到中国市场。中国乳业产业园八期项目顺利投产,为中国乳业抢占科研创新、智能制造、供应链交易、组织与人才“四大高地”。
蒙牛持续推进的“欧盟对标项目”也在2021年取得突破性进展,多措并举对114项原料指标、38项产品指标进行升级,实现主要品类品质达到欧盟标准,成为中国唯一一家经SGS通标公司认证的企业。
在公司治理层面,蒙牛去年成功完成董事会成员变更。新任董事会组成更加多元,任期更加合理,体现了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战略能力进一步加强、ESG管理更加优化,将为持续推进现代化公司治理、实现战略目标提供更好体系支撑。

以“商业向善”为指引 提升乳业国家队责任践行力
蒙牛的发展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2021年,蒙牛斩获中国食品行业MSCI ESG最高评级BBB,蝉联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成分股,获评我国公益慈善领域政府最高奖——“中华慈善奖”,位列国资委“央企ESG·先锋50指数”第2名。更好的“国家队”履责模式,支撑了蒙牛的强劲业绩增长。
蒙牛将产业链完整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在全国布局的十大产业集群,直接和间接带动全国150万农牧民增收致富。仅“中国乳业产业园30万头奶源基地”项目,每年就推动内蒙古超过220万吨青贮、苜蓿、燕麦等饲草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牧民增加收入近9亿元。另一方面,为了“不让贫困山区学生输在营养起跑线”,蒙牛长期开展营养普惠工程,持续为欠发达地区学生捐赠学生奶。截至2021年,该工程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惠及学生2500万以上。面对各种突发性公共事件,蒙牛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在抗击新冠疫情行动中,在云南、青海、四川抗震救灾时,在河南暴雨灾害现场,都能看见蒙牛产品、捐赠物资和志愿者的身影。
蒙牛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承诺“携全产业链降碳,率行业之先实现碳中和”。2021年,蒙牛荣获“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旗下22家工厂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蒙牛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有机牧场还入选了UNGC《企业碳中和路径图》优秀案例。

以共识共好共鸣 铸就强大文化内驱力
2021年,蒙牛以“消费者第一第一第一”为主线推进文化建设,打造贯穿全年的各类主题活动,让企业文化入脑入心践于行,将旺盛的组织力转化为强大生产力。
“创新是核心竞争力”,蒙牛通过培育、引进内外部专业团队,打造研发创新的主力军,还通过举办“创新大赛”“牛客松”等活动,宣贯“异想才能天开”的价值观,鼓励广大员工开展多领域自主创新。
2021年12月,作为新时代企业文化的生动体现,蒙牛对使用了22年的LOGO进行焕新。新LOGO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有草原、母亲河、牛角等图文结构元素,延续消费者认知。同时,主要图形元素突破边框,扩大内涵,展现出“脚踏草原、放眼全球、仰望星空”的博大胸怀,体现了勇于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蒙牛,正向着“草原牛、世界牛,全球至爱,营养二十亿消费者”的愿景迈进。

以全产业链在线体系 提升数智化创新力
从新品研发,到智能制造,再到数智奶源智慧牧场建设,蒙牛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其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数字化动力。
2021年,蒙牛形成了“一把手”挂帅的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达成了“一片天、一张图、N场仗”的共识,规划了应用场景化、能力服务化、数据融合化、技术组件化、资源共享化的数字化转型原则。数字化的升级应用,给蒙牛带来了丰硕成果。
蒙牛全面推动智能工厂改造,通过对现有60多个工厂进行数字化升级,实现了供应链全面优化。蒙牛沈阳工厂成功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人机协同作业”“产品质量优化”和“基于数字孪生的制造”项目入选2021年度智能制造优秀场景。今天的蒙牛,正在全链路数智升级之路上矢志前行,并引领整个中国乳业加速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
(图片说明:蒙牛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首次在呼和浩特中国乳业产业园召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翰森钢琴】 翰森钢琴,典藏系列,型号:FE-132WH; 欧美大师的简奢设计,纯手工打造的匠心工艺,德国进口的高端材质,132cm的超大琴身,一切配置只为打造
  • #学术道路的绊脚石[超话]# 生物专业毕业论文怎么选题?我来推荐几个! 1、基于多元相场理论的细菌生物膜生长动力学建模及其数值模拟 2、血管紧张素II经酸性鞘磷
  • 比劫是比肩和劫财的统称,八字十神之一,代表命主的兄弟姐妹和平辈友人。其中,比肩是与日主阴阳、五行属相相同的五行,比如甲木日主,再遇见甲木称为比肩;劫财是与日主五
  • #周深献唱真相片尾主题曲#看了宣传图片,原以为是一首暗黑风。揭开面纱以后,发现是首积极向上的曲子。 站在黑暗里把自己变成一道闪电,照亮这个世界。(个人理解:
  • 第二天早起去吃馄饨,折腾了老半天才找到这家乐惠馄饨,门口在修路没开门[裂开]家属要赶着去工作,只好作罢。我就独自一人去明月楼买糕点。路过吴盛兴,点了碗泡泡馄饨,
  • 【圣贝拉匠心开拓独栋系列BELLA VILLA,旅居式月子入驻厦门】   独栋系全新上线,月子之旅再定义   BELLA VILLA母婴护理中心,是SAIN
  • #中石大分享# 《怒火·重案》是一部久违了的港式警匪片,影片采用的是插叙方式来叙述整个过程,文戏上中规中矩,始终把重点往武戏上引导,主要就是让观众看过瘾,但这个
  • #书香淄博##全民阅读##扫码听# 作者:[德]鲁道尔夫·埃里希·拉斯伯,[德]戈特弗里特·奥古斯特·毕尔格 播音:无风 简介:闵希豪森男爵是一个快乐的冒
  • 宝骏KiWi EV最近在市场中的热度确实不低,明星宋茜成为了这款车的全球代言人。这款车跨界参加了很多活动,比如说上海时装周、阿里巴巴设计周,等等。此外,这款车还
  • 2021年的《中国好声音》收官,冠军是来自李克勤的战队——来自广东的伍珂玥。 亚军王靖雯有争议,季军陈文非成为很多人的意难平,但伍珂玥成为冠军,似乎也并非意料之
  • 潮邦集成灶丨10月27日“大潮来袭”秋季选商峰会即将来袭! 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想要成功,“机遇”和抓住“机遇”的能力远比努力更重要。想要创业,就得
  • 游客乐享乡村文化旅游除了体验民俗文化,品味美食,假日出门采摘果实,感受秋日收获的喜悦也成了很多游客的选择。景区负责人介绍:“目前景区大力发展夜经济,整个景区都做
  • 东西四宅与方位的对应关系为:东四宅:震宅(坐东向西) 巽宅(坐东南向西北)坎宅(坐北向南) 离宅(坐南向北)西四宅:乾宅(坐西北向东南)坤命(坐西南向东北)兑宅
  • (好比现在弟弟们探草可认真了)6.废话有点多,还是想再多说一句。[蛋糕][蛋糕][蛋糕]真的是很幸福的一天....收到了很多家人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的祝福[兔子]
  • 2.现在真的好焦虑 想一些有的没有的 我觉得我自己离开你好像就被抽去了开心 我觉得我被这段感情支配了 我真的离不开你我的宝宝 可不可以多爱我一点 我好需要你对我
  • 专家表示:相亲择偶是要找一个与自己相伴一生的人,两个人相处最需要的就是相互尊重与包容,过分的“霸道”往往会让对方不舒服而中止相亲。专家表示:相亲择偶是要找一个与
  • 没有记录 就没有发生 大概在一定程度上吧#但偏偏雨渐渐大到我看你不见##青花瓷-周杰伦-专辑《我很忙》[音乐]# 10月13日,有媒体晒出一组霍建华开百万豪车出
  • 不同理念下的动力系统,自然有不同的表现在一辆车最关键的动力总成上,帕萨特和凯美瑞几乎代表了德系和日系在设计上的思维偏差。虽说车型的不同在细节上有较大偏差的视
  • 我们的男孩♡ Forever NINEPERCENT出道三周年快乐!我们的男孩♡ Forever时光倒流,稚气褪去魅力尽显记忆回闪,风度少年初心不减#NINEP
  • ”【是看过很多次你和俄罗斯队的交手了,充满了回忆hhhh】法尔克表示输给Sipos并不令他丧气:“Sipos的比赛表现并不意外。当大局比分2-1、小分 6-6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