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以后,如果在临终前回首往事,白居易或许会给自己的墓志铭定下两行字:


这里躺着一个人,他

44岁已死,75岁才埋


▲白居易画像(772—846)。




唐代自安史之乱后,地方割据势力越来越根深蒂固,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与中央相对抗。


不仅政令时常不出中央,有时连皇帝也不得不到外地避难。


唐宪宗李纯有心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势力。主张用武力平定地方割据势力的宰相武元衡,希望朝廷拿盘踞在淮蔡的节度使吴元济开刀。


此时,势力范围毗邻吴元济的淄青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感觉到有些不妙。尽管朝廷一直对他的拥兵自重采取绥靖政策,但此刻中央军用兵讨伐吴元济,难免让他有唇亡齿寒之忧。


李师道是当时占地最广,势力最大,态度也最为跋扈和狡黠的一个方镇。别的节度使需要邀宠固位,通过讨好中央来巩固个人势力,但李师道不用这一套。


他的地盘包括了十二个州,并占有今天山东沿海一带,得尽渔盐之利,有人口三百多万。


这个独立王国自李师道的祖父、父亲、兄长,传到李师道已经历四世,堪称根基牢固。他们擅地自专,文武官员向来都是自己任命,也从不向朝廷上交贡赋。


说白了,不知中央为何物。


越是习惯土皇帝的日子,就越是害怕改变现状。李师道敏锐地感觉到朝廷中有一丝不同往日的氛围。


宰相武元衡是积极主战派,主张用兵讨平叛乱,不能姑息养奸。御史中丞裴度受命到前方视察,向皇帝汇报情况时,也主张对藩镇用兵。这两人深得唐宪宗的信任。


李师道感觉,应该做点什么来阻止中央强硬派的抬头。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三日凌晨,有刺客潜入京城,一举杀死了武元衡,击伤了裴度。


刺客还在现场留下纸条,上面写着:“毋急捕我,我先杀汝!”


谁敢抓我,我就灭谁。气焰十分嚣张。


这起罕见的恶性政治事件引起京城大骇,朝野震动。


而其幕后指使者正是李师道,是地方割据势力企图以卑劣的暗杀手段阻挠中央以武力削藩的决心。


事情发生后,朝臣们大为惊恐,纷纷给自己找保镖,保命要紧。


至于这起导致“国辱臣死”的谋杀案,却迟迟不见有人敢站出来追查和讨伐。


▲刺杀武元衡,图源/影视截屏。




白居易,一名闲官,此时不合时宜地站了出来。


很快,原先缄默的朝臣们也都站了出来,不是跟着他呼吁早日缉捕凶犯,而是呼喊着要拿白居易问罪。


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年,白居易44岁,人到盛年。他母亲四年前去世,所以他刚丁母忧服满后补官不久。


由于朝中没有人援引,他只是得了个闲官——太子左赞善大夫,即所谓“宫官”,太子宫内的官,不管实际政治上的事。


在母丧之前,他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是皇帝的近臣。向皇帝提建议,是他的工作,也是他的习惯。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所以他也算出身官宦之家。但在唐代,除贵族和高品官外,官员并不能给后代庇荫,其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也会有很大的升降变化。


在父亲去世后一段时间,白家的经济状况就一度陷入窘境。当时白家在符离(今属安徽),因遭遇江淮水灾,白居易不得不往长兄白幼文任职的浮梁索米求救。


家贫多故,衣食维艰,前程如梦。可以说,白居易的青少年时期过得还是相当愁苦的。


他后来追认北齐五兵尚书白建为自己的近祖,实际上是瞎编的。目的是在注重门阀的时代,以此自高其姓氏与门第。但他如此在意自己的出身,不惜附会世系,杜撰郡望,可能也与青少年时期作为寒族子弟的不愉快经历有关。


只有在科举路上顺风顺水的时候,白居易才会不无自得地强调,他完全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全靠实力取得成功。


多年后,他在给好友元稹的书信中,回忆当年为考进士到底有多拼,白天和黑夜都在读书,废寝忘食,以至于内分泌失调,口舌生疮,皮肤无光泽,年纪轻轻就齿发衰白。


好在命运总会眷顾拼命的人。


唐代考进士很难,有句俗话叫“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29岁,白居易就考中了进士。这是相当了得的成就,以至于他一度自夸“十七人中最少年”,在同时考中进士的十七人里面,他最年轻。


此后,他的考霸地位不可撼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叫“三登科第”,顺利得到官职——秘书省校书郎。经历多年的困顿漂泊后,终于在京都定居下来。


▲白居易根据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传说,写出不朽名诗《长恨歌》,图源/电影剧照。




宰相武元衡被刺后,白居易不顾自己东宫官的身份,第一个站出来上书言事,亟请捕贼雪耻。


后来,他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越权站出来。


他说,国辱臣死,这样前所未有的事,就算职位再卑微,也不当默默,而应倍感痛愤。


其实,早在六年前,白居易就对包藏祸心的李师道有过看不过眼的事。当时,李师道奏请用私人钱财收赎太宗朝名臣魏徵的旧宅,以此为自己树立形象,捞取政治资本。对此,唐宪宗宣称“甚合朕心”,并让时为翰林学士的白居易撰写《与师道诏》。


白居易借写诏书的机会,表达了他的意见。他说,魏徵是先朝忠臣,其宅第是唐太宗特赐,李师道是什么人,竟有资格收赎魏徵旧宅?他建议,收赎魏徵旧宅这件事,不能让李师道参与,而要中央以官钱收赎,归还魏徵后人,以表彰忠臣。


史书记载,白居易的意见最终被采纳。这才避免了世代叛逆的李师道,出钱为忠臣魏徵的后裔济穷这么讽刺的事情发生。


然而,这次面对李师道指使的刺杀宰相案,朝臣们的所作所为却远远出乎白居易的意料:他们对刺杀案沉默不语,但对白居易的仗义执言却一点儿也不沉默。


他们安在白居易身上的第一个罪名是,宫官不当先谏官言事。就是说,谏官没讲话,他却先讲,不应该。


这基本是一条莫须有的罪名。白居易后来申辩说,“朝廷有非常之事,即日独进封章,谓之忠,谓之愤,亦无愧矣!谓之妄,谓之狂,又敢逃乎?”


意思是,我自认所作所为出于忠愤,你们说我狂妄,那也无所谓,但要以此给我加罪名,确实就过火了。


然后,平素憎恶白居易的人,拿他四年前去世的母亲做文章,给了他另一条罪名:伤名教。


这些权贵诬陷“其母因看花堕井而死,而居易作《赏花》及《新井》诗,甚伤名教”。


名教,即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封建礼教。这种恶毒的毁谤,目的是构陷白居易犯了有悖人伦的“不孝”大罪。


白居易的母亲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确实是堕井而死。不过,白居易对母亲十分孝顺。他当年高中进士后,未参加完长安城的一系列庆祝仪式,就赶着回家,为了将好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母亲。


权贵的中伤,使得白居易有口难辩,悲愤莫名。


最终,白居易遭到贬官。先是叫他去做长江以南边远地区的刺史,接着,一个叫王涯的中书舍人落井下石,说白居易的罪太大,不宜作一州之长,于是追回前诏,改作“江州司马”。


▲九江长江江面,当年,被贬江州司马后,白居易写出不朽名诗《琵琶行》,图源/摄图网。




这次遭贬谪的经历,几乎完全改变了白居易的人生走向。


在谪迁中,他常常以“忠而被谤”的屈原、“明时见弃”的贾谊自况,可见其承受的冤抑与忧愤是何等深重。


那么,朝中权贵为什么要集体为难白居易呢?


这得从他从政后犀利的政治态度说起。


经由科举进入仕途的白居易,起初是幸运的。他以卓越的文学才能蜚声朝野,很快就被擢居皇帝近职,能够以左拾遗和翰林学士的双重身份参与朝政。


唐宪宗一开始对他很赏识和信任。他提出的一些刷新政治的举措,也得到了采纳。


作为中唐最负盛名的诗人,白居易干预时政的手段,除了谏章、廷议之外,还有大量的政治讽谕诗。


或许,正是这些讽谕诗,让白居易四面树敌。


他在给元稹的信里说:“闻《秦中吟》者,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其不我非者,举世不过三两人。”


随便找一首,感受下白氏诗风: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轻肥》


全诗描述权贵的奢靡生活,直到最后两句,触目惊心。人间冰火两重天。


白居易的讽谕诗,风格大抵如此,因此几乎把权贵朝臣都得罪光了。


人家写诗,多的是风花雪月,而白居易却写成了匕首投枪。


终于,他也为自己的不为身谋、不识忌讳、勇于言事,赌上了政治前途。


那些曾被他指名道姓公开抨击,或曾以某种类型的恶德出现在他诗中的政敌们,逮住机会,联合起来,让白居易有多远滚多远。


官场险恶,人过四十的白居易才算第一次深深地领教到。


而且,更让他绝望的是,明知官场险恶无理,没有背景的人却永远无能为力。


他的思想,在经历此次贬谪后,急遽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他在诗中,写尽了这种无奈而现实的转变:


“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

……


这些“忏悔诗”带有浓重的明哲保身的色彩,跟他先前犀利的讽谕诗相比,感觉像是两个人写的。


于是,干预现实的讽谕诗写得少了,怡情风月的闲适诗、场面诗、应酬诗越写越溜了。


是的,人家赏识你,是希望你的歌唱得跟夜莺一样动听,不是希望你来充当饶舌的啄木鸟。


当白居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


此后,尽管他重新得到起用,三任刺史,两度回朝担任要职。但是,他平淡处之,绝不恋栈,甚至辞去刑部侍郎这个炙手可热的位置,主动提出分司东都,即到洛阳做一个没有实权的养老官。


学术界通常把元和十年的江州之贬,作为白居易从前半生“兼济天下”转向后半生“独善其身”的分界线。这是极有道理的。


▲电影中的白居易形象,图源/妖猫传剧照。




我读白居易的传记,时常替他感到惋惜:一个奋进有为的中青年干部,怎么就慢慢变成了一个闲适无为的老干部?


在唐代诗人排行榜前三名中,白居易是最有从政条件和能力的一个。


正如许多学者所论,李白有巨大的政治抱负和文学才华,但不谙封建体制之规则,且志傲性绝,无法适应统治集团的运行规则。杜甫具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且有奉儒守官的家世背景,但性情敦厚,“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白居易的政治理想和识器,跟李、杜很接近,而政治能力高出李、杜一大截。


按照正常的路径设计,白居易应当属于政治,属于朝廷,完全有条件以匡时济世为终身职志。


但是,江州之贬后,他逐步修正自己的人生轨道,在政治上几乎自暴自弃,不像早年那么勇于任事,敢于直言,自觉地与朝政保持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实施一种自保全身的策略。


后人评价,说他“晚年优游分司,有林泉声伎之奉,尝自叙其乐,谓本之于省分知足,济之以家给身闲,文之以觞咏弦歌,饰之以山水风月”。基本上,就是一个有钱有闲、镇日作乐的老干部形象了。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57岁的白居易写了一首名叫《中隐》的诗,里面有说: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白居易《中隐》


诗中所申述的,是坦诚得近乎露骨的贵族阶层的生存哲学。这种生存哲学,为官而不太作为,圆融而近于圆滑。


初读这首诗,我对晚年的白居易真是十分不屑。你有本事直接学陶渊明辞官归隐,不然就学屈原抗争到底,搞这种精致利己的路线,跟当年那个犀利的诗人官员已经形同陌生人了。


如果晚年白居易遇上青年白居易,他会不会一点儿也认不出来了?


但是,慢慢地,我对白居易的人生选择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他曾经努力过,试图改变命运,改变社会,改变政治,但他失败了。


他曾经踌躇满志,发起新乐府运动,希望改变一切不合理的现状,但他失败了。


他在失败中认识到,那个年代,固化板结的局面,那个年代,朝堂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所有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是他能够改变的。


他的失败与退化,到底是他的错,还是时代的错?


一个人当然要奋进拼搏,但能否有所大作为,还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当时的历史进程,显然不适合白居易这样的人有所作为。


他晚年炫耀家妓,沉溺声色,被认为“忆妓多于忆民”,但他的纵情声色,是否也是出于逃避政治的需要呢?


任何时候,官场里的人都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做好官,可以选择做坏官;可以选择不畏权势,可以选择卑身屈节;可以选择洁身自好,可以选择同流合污。


他始终没有选择后者。


独善其身,同样需要勇气与正直。


▲竹子在古代被赋予君子人格,图源/摄图网。


白居易死于会昌六年(846年),享年75岁。


死前一年,他对自己晚年风情不减、尽日游嬉有过反思,说“事事皆过分,时时自问身”。


那个时候,老诗人应该会想起,他刚步入仕途,在京城租下宰相关播住过的宅子。宅子的东南角有一丛竹子,经过他修剪打理,形成了一片清幽的环境。他于是写下了一段文情并茂的文字:


竹似贤,何哉?

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

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白居易《养竹记》


竹子,正是初入仕途的白居易,对于自己的人格期许。尽管后来,他把这丛竹子弄丢了,好在,他至死都知道:


心中的竹子死了,但心田宁可荒芜,也绝不能让它长出杂草。


如果在临终前回首往事,或许,他会给自己的墓志铭定下两行字:


这里躺着一个人,他

44岁已死,75岁才埋


愿他的墓地,长出一片竹林。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



参考文献: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蹇长春:《白居易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莫砺锋:《莫砺锋评说白居易》,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



- END -

作者丨末丛

编辑丨艾公子



最爱历史新书上市,欢迎入手

最爱历史新书《疑案里的中国史》
今日优惠价,喜欢可入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作文写在微博8过去的一年是心情很复杂的一年收到了很多感动也有很多的迷茫感谢圆圆和帆帆和阳阳一直做我坚实的后盾感谢邓邓一直帮我消化我的负能量时刻做我的清醒剂感谢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电影奇迹笨小孩# 整体感受节奏很舒缓,一步一步的递进,有欢乐有幸福有心疼,景浩创业小队的每一个成员都为自己
  •   五、从“拖延”到“回避”  2021年11月8日作出“警告”后,违法行为人未做改正,其饲养的动物扰民依旧。)  午饭后,我感到有点儿不放心,于是在下午近四时
  • 都来说说电影有哪些彩蛋吧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电影爱情神话#我真的太喜欢这部电影了!马伊琍和她妈妈吵架时候的那些:“怪伐”
  • 今儿把李到晛的重返十八岁cut看了,哭的眼睛都肿了,头也好痛(美版还躺在我的收藏夹没看)但是哭完了我就开始骂自己是个烧饼,看爽剧不好吗为啥要把眼睛哭肿呢!都有哭
  • 超长加粗体验,让你一次性吃过瘾~[哈哈] 竹筒小龙虾的虾肉鲜,还带着竹子的清香;腊味竹筒饭&腊味排骨竹筒饭香竹味的肉味和饭香吃起来相当满足; 竹筒南瓜蒸排骨的排
  • #西岛隆弘[超话]# @ Nissy_nissystaff20220127こんちは今日も寒いわね❄️こういう時、カフェラテ大好きでよく飲んでたんですけど飲みすぎ
  • 多年来,他们兄弟三人致富不忘桑梓,时常捐款捐物回报家乡,让廉村镇东马庄村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在当地成为美谈。而今汉王重又兴兵东进,侵犯人家的王位,掠夺人家的
  • 但是人生很长,又低估了人性的力量,所以食言的人也很多。5.不要先入为主,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七年之痒” 存在,也可以不存在,都是可以靠你们双方的共同努力去避免
  • #网剧一闪一闪亮星星[超话]# 林北星真的是2022年开年最惨女主了虽然她穿越平行时空,交到了好朋友,找到了张万森,但是在她的那个时空里她浪费了这么多年的青春,
  • “生肖文化”作为欧阳路街道的文化特色,生肖艺术作品展连续走过了十三个年头,以书画摄影的形式展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描绘的故事传播文化惠民服
  • #手相面相算命[超话]#从手纹看,手上事业线不错,不过有些弯曲,不直,事业线是越直越好,你的事业线说明你兴趣爱好广泛,但事业上存在不稳定的因素,涉业范围比较广,
  • 一口咬下,酸黄瓜瞬间唤醒我的味蕾!!
  • 我真的是个友宝吧[悲伤]我真的真的很喜欢和我的好朋友们在一起闲逛昆明城 用属于我们自己的节奏一起哈哈大笑 即使看起来像神经病也毫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他们知道我最真实
  • 私人珍藏变成的博物馆,小而精致,空间设计感非常棒,尤其一楼,美学的力量让人眼前一亮,很赞节前就想着,过年涂个红指甲谁知,直到初五了都没安安静静坐下来看过一会电视
  • 我不要变成我爸爸那种样子的人他的存在,所做的那一切才是真正让我哭了那么多次的原因我也好奇也尝试去变成那些美好的女孩子的样子天真善良可爱也很爱笑好像不会有什么坏事
  • 很多事情我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還是做不到最好,是因為時機不對,所以我們要學會「等待」一個好的獵人不會一看到獵物就放箭,要觀察仔細後才出手行動。 給女兒們的一封
  • 鲁迅的文学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他是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鲁迅的笔不仅仅是为文学而写,更多的是剖析思想,从人性最深层下手,这在
  • 【印光文钞】 6.与四明观宗寺根祺师书 (译文来自——印光法师文钞白话公众号)感谢 【原文】 接手书,并显感利冥录,不胜欢喜。知谛公此番讲经,比前次更觉光辉。
  • 它的形状和作用都类似于今日所说的“扳指”因此也被看作是扳指的鼻祖。尤其是陶俊书,从何不食肉糜的人间仙女,到缴械投降献祭自己,我们看到的不只有人间烟火,还有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