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

解读《北京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年-2025年)》

总体规划中已经讲了近5年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我们只有先了解城市,才有资格评判它的轨道交通规划。

而对于目前的北京来说,轨道交通已经摆在了一个重中之重的地位,规划全文中“轨道”一词出现了82次,更是有8条内容直接讲轨道交通:

第17条 综合提升轨道交通网络与“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空间匹配能力 

第63条 加强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轨道交通的统筹,促进产居融合、职住平衡

第69条 加快构建分圈层的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精准服务首都超大城市空间发展需求 

第70条 加强轨道建设,支撑引领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第71条 强化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的耦合,推动职住联通、产业联动,要素联结 

第72条 推进站城一体化和轨道微中心建设,强化轨道站点对城市功能提升以及要素的集聚作用 

第99条 推进轨道与地面公交协调发展,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服务水平 

第162条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形成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可见轨道交通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方便市民出行,它更是引领城市发展的方向。(原文:引导开发建设向重点功能区、轨道周边集中布局,切实发挥轨道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的作用。)

这说明了即使你是自驾群体,也有必要关注地铁规划。

因为未来的好东西可都建在地铁周边,没地铁的地方永远发展不起来。读懂了地铁规划,也就是读懂了未来的北京。

持续优化服务于国际交往的轨道交通功能及品质,强化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对国际交往功能的融合支撑。

构建“三城一区”和机场的直达轨道交通,建设“三城一区”内部公共交通走廊并加强与大运量轨道交通接驳换乘,提高出行效率。
从第三期规划看受益区域及未来5-10年北京发展方向

第一圈层以地铁(含普线、快线等)为主导,优化提升既有地铁普线,增加地铁快线提高服务效率;

第二圈层以区域快线(含市郊铁路)为主导,优先充分利用铁路资源,结合新建线路构建区域快线网络;

第三圈层以城际铁路、铁路客运专线为主导,加强网络融合和枢纽衔接,推进四网融合。

避免将普通地铁向外无限延伸,增强第二、三圈层是区域快线布局,真正方便市民满足通勤(而不是燕房线那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2月2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市发改委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本市将持续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

协调推进京唐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轨道平谷线建设。

推进朝阳站、副中心站配套交通枢纽及地铁3号线建设,丰台火车站建成通车。

试点试行国贸到北三县定制快巴,并逐步在环京地区推广。

实现北运河京冀段游船互联互通。

谋划构建现代化首都通勤圈,研究利用京九线、京哈线、京广线等向环京地区提供通勤服务的可行性。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八年来,“一市两场”双航空枢纽发展格局正式形成。

随着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立体网逐步完善,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双枢纽”发挥聚集辐射效应、打造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轨道上的京津冀”打造区域交通新格局。

京津城际延长线、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京哈高铁京承段等建成通车,城市副中心站枢纽、丰台、朝阳火车站及配套交通枢纽加紧建设,加快打造成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交通新格局,相邻城市间基本实现铁路1.5小时通达,京雄津保“1小时交通圈”已经形成。

此外,区域公路网不断织补加密。京台、京昆、京礼、大兴国际机场高速等先后建成通车,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全部消除,北京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176公里,较2014年增长近20%。建成良常路南延、国道105等一批国省干线,实现厂通路、西太路等跨区域道路开工建设。积极推动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全线绕出北京工作。

总体来看,八年来,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立,区域交通一体化的发展加快了区域各类生产要素流通和周转速度,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优化效果明显。

2022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在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也将注重促进政策、标准、治理等方面的软联通,从两方面着手加速区域协调发展。

在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持续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协调推进京唐城际、城际铁路联络线一期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轨道平谷线建设。

推进朝阳站、副中心站配套交通枢纽及地铁3号线建设,丰台火车站建成通车。进一步提升路网辐射能力,建成通清路、西太路,完成京雄高速北京段主体工程,加快建设承平高速等重点项目。试点试行国贸到北三县定制快巴,并逐步在环京地区推广。实现北运河京冀段游船互联互通。

在制度规则软联通方面,与津冀、国铁协同,启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在运输服务联程、技术标准兼容、要素资源共享、体制机制对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推进市郊铁路和城市规道运营服务相关技术方案及标准规范研究。

谋划构建现代化首都通勤圈,研究利用京九线、京哈线、京广线等向环京地区提供通勤服务的可行性。持续与津冀开展跨省市运输违法违章联合治理,加强三省市交通执法和治理深度协作,推动与山西、山东、内蒙、辽宁等周边省区在交通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https://t.cn/RJyGJsW https://t.cn/RJyGJsW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2019年第1937号(资源环境类105号))

  一、关于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问题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对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和保障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容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我局积极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林业发展,2009年印发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办造字〔2010〕56号),提出了包括林业产业等9个领域的22项主要行动和保障措施。2011年,推动将“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木种苗工程”列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中“鼓励类”目录。2016年,我局印发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办造字〔2016〕102号),确定了森林碳汇等目标和增加林业碳汇等主要行动。2017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林规发〔2017〕43号),确定了大力培育林业碳汇产业等任务。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力支持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森林碳储量和碳汇量持续稳定增加,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2015年开始,我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分别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合作 共同推进国家储备林等重点领域建设发展的通知》(林规发〔2016〕15号)《关于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林业发展的意见》(林规发〔2016〕12号),积极推进投融资政策创新,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国家储备林、林业产业发展(包括林业碳汇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截至2019年6月,已有100多个林业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准,累计发放贷款480多亿元。2016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分别印发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455号)《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林规发〔2016〕168号),确定在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扶持政策,启动开展了一批试点项目,为生态建设和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针对林业碳汇产业发展迟缓、扶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的法律地位;完善林业碳汇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创新投融资和保险政策,积极开发贷款期和宽限期长、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服务完善等适应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为企业等社会主体投资林业碳汇产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加快制定《林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指南》,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争取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方面实施PPP试点项目,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二、关于建立健全碳汇市场问题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10月印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交易产品为企业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发改气候规〔2017〕2191号),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按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深化完善期三阶段稳步推进,计划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尽早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
  为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备案发布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等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为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奠定了基础。截至2017年3月,全国已履行项目备案、减排量签发程序的林业碳汇项目达98个。2017年3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2017年第2号),决定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申请。现在主管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部正在结合“放管服”要求,研究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改革。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建立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交易抵消机制,将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生态修复和保护效益的林业碳汇项目等优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对生态保护和修复补偿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进行立法强化约束问题
  (一)关于向排放企业和个人征收碳税问题。碳税与碳市场同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目前主要采用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探索实践来看,试点碳市场的运行促进了试点地方减排目标的实现和碳汇林业的发展。在推进碳市场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部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制度。
  (二)关于加快碳排放立法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性制度安排。近日,生态环境部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司法部也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有关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意见。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与立法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条例》出台进度。
  四、关于加大林业碳汇知识宣传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林业碳汇宣传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在国家行政学院专门为省部级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研讨班授课,发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文章,宣传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普及林业碳汇知识。从2013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英文版),在中国绿色时报刊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版,展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新进展和新成果。利用中国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重要节点日,以及中央领导植树、共和国部长植树、国际森林日植树等重要活动,组织中央媒体广泛开展报道,宣传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利用中国林业网、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网、中国林业网微信、新浪网、人民网官方微博、“中国林业发布”微博,广泛普及林业碳汇知识,持续宣传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把林业碳汇等宣传作为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好,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及发展碳汇林业的良好氛围。
  五、关于碳汇人才培养问题
  为加强林业碳汇人才培养,我局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计量监测专题培训班,不断加强对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和碳汇计量监测队伍的技术培训。截至2019年7月,已举办培训班13期,累计培训人员1300多人次。通过培训,林业碳汇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林业碳汇人才培养力度,编写《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知识读本》,在做好省级林业碳汇人才培训的基础上,督导各省区市加大对地县级人才的培训力度。积极配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林业碳汇相关的教学体系建设、学科设置布局等工作,引导相关院校增加林业碳汇专业课程的设置。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关于发展我国碳汇林产业的提案”复文

(2019年第1937号(资源环境类105号))

  一、关于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问题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对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和保障人类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容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
  按照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部署,我局积极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林业发展,2009年印发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办造字〔2010〕56号),提出了包括林业产业等9个领域的22项主要行动和保障措施。2011年,推动将“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木种苗工程”列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9号)中“鼓励类”目录。2016年,我局印发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行动要点》(办造字〔2016〕102号),确定了森林碳汇等目标和增加林业碳汇等主要行动。2017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林业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林规发〔2017〕43号),确定了大力培育林业碳汇产业等任务。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大力支持下,我国开展了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在森林资源培育和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森林碳储量和碳汇量持续稳定增加,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2015年开始,我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分别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合作 共同推进国家储备林等重点领域建设发展的通知》(林规发〔2016〕15号)《关于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支持林业发展的意见》(林规发〔2016〕12号),积极推进投融资政策创新,支持林业生态建设、国家储备林、林业产业发展(包括林业碳汇产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截至2019年6月,已有100多个林业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准,累计发放贷款480多亿元。2016年,我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分别印发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农经〔2016〕2455号)《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林规发〔2016〕168号),确定在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国家储备林建设等重点领域,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扶持政策,启动开展了一批试点项目,为生态建设和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金融机构的合作,针对林业碳汇产业发展迟缓、扶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建立健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的法律地位;完善林业碳汇产业扶持政策,继续加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创新投融资和保险政策,积极开发贷款期和宽限期长、利率优惠、手续简便、服务完善等适应林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为企业等社会主体投资林业碳汇产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加快制定《林业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指南》,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争取在林业碳汇产业发展等方面实施PPP试点项目,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
  二、关于建立健全碳汇市场问题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10月印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1〕2601号),在北京等7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201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交易产品为企业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2017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发改气候规〔2017〕2191号),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按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深化完善期三阶段稳步推进,计划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尽早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
  为调动全社会自觉参与碳减排活动的积极性,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2年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发改气候〔2012〕1668号),备案发布了《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等林业碳汇项目方法学,为自愿减排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奠定了基础。截至2017年3月,全国已履行项目备案、减排量签发程序的林业碳汇项目达98个。2017年3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2017年第2号),决定暂缓受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申请。现在主管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环境部正在结合“放管服”要求,研究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改革。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建立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碳排放权交易抵消机制,将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生态修复和保护效益的林业碳汇项目等优先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对生态保护和修复补偿的促进作用。

  三、关于进行立法强化约束问题
  (一)关于向排放企业和个人征收碳税问题。碳税与碳市场同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根据我国现阶段国情,目前主要采用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类政策工具。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探索实践来看,试点碳市场的运行促进了试点地方减排目标的实现和碳汇林业的发展。在推进碳市场建设的同时,生态环境部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碳税制度。
  (二)关于加快碳排放立法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关键性制度安排。近日,生态环境部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司法部也已就《条例》(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有关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意见。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与立法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条例》出台进度。
  四、关于加大林业碳汇知识宣传问题
  我局高度重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林业碳汇宣传工作,主要负责同志在国家行政学院专门为省部级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题研讨班授课,发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题文章,宣传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普及林业碳汇知识。从2013年开始,每年向社会发布《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英文版),在中国绿色时报刊发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专版,展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新进展和新成果。利用中国植树节、国际森林日、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等重要节点日,以及中央领导植树、共和国部长植树、国际森林日植树等重要活动,组织中央媒体广泛开展报道,宣传我国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利用中国林业网、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网、中国林业网微信、新浪网、人民网官方微博、“中国林业发布”微博,广泛普及林业碳汇知识,持续宣传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和成效。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把林业碳汇等宣传作为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好,以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及发展碳汇林业的良好氛围。
  五、关于碳汇人才培养问题
  为加强林业碳汇人才培养,我局从2008年开始,每年举办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计量监测专题培训班,不断加强对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和碳汇计量监测队伍的技术培训。截至2019年7月,已举办培训班13期,累计培训人员1300多人次。通过培训,林业碳汇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林业碳汇人才培养力度,编写《林业和草原应对气候变化知识读本》,在做好省级林业碳汇人才培训的基础上,督导各省区市加大对地县级人才的培训力度。积极配合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林业碳汇相关的教学体系建设、学科设置布局等工作,引导相关院校增加林业碳汇专业课程的设置。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早上4点起的 天还没亮 大学第一天 早早的就躺在我的小床上了 被罩是大家帮忙套的 一屋子南方人我快要被带跑偏了[汗][汗]今天在202呆了一天全是东北人好快乐
  • 【没Home键的iPhone X升级iOS 11之后如何操作?感觉如何.. ​​​​【没Home键的iPhone X升级iOS 11之后如何操作?
  • we are响起来瞬间回到十几年前的感觉最戳我的就是“宝藏是我们船长的”“别碍事”(索隆山治A爆了)火拳开道三兄弟同框我真的想亲尾田荣一郎哈哈哈哈哈哈ps:鹰眼
  • 《少年法庭》影后亲弟遭爆打人!脑出血只赔5万 受害者是大舅子记者吴睿慈/综合报导南韩人气剧集《少年法庭》由影后金憓秀(又译:金惠秀)主演,该剧红遍亚洲,高高挂在
  • 逍遥汽车租赁以库尔勒、乌鲁木齐为中心,为各界朋友提供安全优质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逍遥汽车租赁以库尔勒、乌鲁木齐为中心,为各界朋友提供安全优质的24小时全天候服
  • 在这里,宛如蓝色珍珠的泸沽湖旁,没有千篇一律的高楼、钢筋水泥的丛林,有的最是那饱含乡土人情风韵的传统民居: 木石起垒,青瓦铺顶,是它自然朴素的结构内涵;石砌勒脚
  • #重庆约拍[超话]#韩杂画报风Makeup / 雪莉 ️约妆#重庆约妆##写真##今日妆容##情侣写真##情绪写真##胶片# ​​​ #情侣写真# ​​​#
  • [鲜花]┈┈┈神仙姐姐爱宁的第1364天┈┈┈[鲜花]最爱的老大,我昨天上午发帖还说到白色衣服的lt,下午就rs了并且阅读量惊人,看来大家都喜欢看帅哥![哈哈]
  • 因此,我们在考量赔偿金额上,对许敏等受损害方的合理诉求,依法给予了充分保护,以抚慰其受到的伤害,判决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共赔偿许敏、姚师兵、郭威各项损失共99836
  • 在这里的4年半的时间横轴上,我每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和事,每个故事也都不尽相同,在见闻中,学会记录。直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工作陌生,不同的是,我比此前更热爱它了
  • 目前,万润公司已拥有6000多种化合物的生产技术,其中近2000多种产品已投入市场,可以说每一种产品从基础研发到产业化的全过程,迈进的每一步都能找到科技创新的身
  • 又想到半年多前有发生过图上这样的对话,不知道算不算他的朋友的起哄[苦涩]以及之前友人1也在匿名提问箱中提到过他之前高一好像有喜欢的人,是不是我自作多情啊啊啊啊我
  • ...这程度以后真的能转的回来吗喂?男主怎么会骂我?
  •   但你的长夏将永远不会凋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落, 也
  • 记录在医院的第一个月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排队看病 好像没有什么年龄的界限 在疾病面前任何人人都很平等…….同时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在疾病面前人们其实真的很无助….在
  • #姚焯菲Chantel[超话]##森哥的视界[超话]#心疼曼联!姚焯菲趁學校假期出埠叉電迎戰下月演唱會「國民初戀」姚焯菲(Chantel)7月時曾和家人到新西蘭
  • 贺峻霖死了#贺峻霖粉丝乞讨成性# #贺峻霖 平楠# 贺峻霖粉丝七宗罪 老姨丑花人人嫌 貌比梓晨整容前 恋丑仇帅眼睛瞎 心思腌臜把瓜拉 犯贱卖惨一条龙 批话超过文
  • チーク広げる前にパシャリ↓#早希#ティーは尻尾触ってもご飯食べてる時に触っても全く怒らないしむしろ怒った所見たことなくて⁡私がお部屋移動したらつねにくっ付いてき
  • ”至简的词句,那夜的风雪,那夜归人的心境,尽到眼前来。”忘了尘世种种,忘了年岁几何,这应该就是归隐的最高境界了吧。
  • 最后一集歌舞剧,虽然故事有些平常,但是歌声真的十分完美,小花和小日向给我 了[笑而不语]喵内啊,也终于有了一些进步呢[可爱]我可以带着自己的思想走进书去和他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