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对世界翻白眼的大明遗老,以极简致美的风格,成为一代画圣】
偶然间,看见有人发贴问,八大山人是哪八个人?有何成就?我不禁哑然失笑,这就如同问六小龄童是哪六个小朋友一样,这样常识性的问题也要上来发个帖子问?不过一想,可能那人是为了赚流量,故意卖个破绽让大家来回答,如果真是不知道,网上一查不就都有了,何必费这事儿。

八大山人可谓是大名鼎鼎,尤其在书画界,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中国画中开山鼻祖的人物,任何一位文学艺术爱好者肯定都是知道他的。

他本名叫朱统,后改名朱耷,字雪个,八大山人是他的号,山人好理解,一般指隐士或与世无争的高人,这八大就有些费解了,是否如欧阳修号六一居士一样,有特定的指向?不得而知。

按照一般解释,八大山人连在一起写,就如同“哭”和“笑”, 也是哭笑不得,反映的是朱耷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特殊心境,倒也合理,也有说是出自东南西北“四方”,加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是为“八大”,即世界之意。

是不是正解我不知道;但我总觉得同他的名字有关,朱字的下边为八,去掉八则是牛,耷字的上边是大,去掉则为耳,原为执牛耳之人,现在成为八大,这不上不下的心结,不也同他的状态契合吗?

其实对此不必太过周折,他一生取的号有几十个之个,这与他的率性有关,也与他由僧而道,由道再还俗的生活经历有关,而八大山人是他在年近花甲时方才使用的号,也因晚年画作流传最多,出现频次最高,所以后人才称其为八大山人,并引来许多的联想。

至于为何叫朱耷,说法也是不一,有人说这是他的小名,因为他的耳朵长得特别大,可能如我们现在所说的招风耳一样,民间素有耳大有福一说,于是父亲便给他取了这个小名叫耷子,耷者,大耳也,这老父亲也够幽默。

朱耷是明皇室子孙,为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其父、祖皆好丹青且有很高的造诣,这也影响了朱耷,从小便在书画的海洋中遨游,天赋异禀加上家学渊源的熏陶,未及成年便有着不俗的成就。

出身高贵,生活优渥是必须的,但因明代对宗室控制得是相当地严厉,作为宗室是无法为官的,甚至连科举都不允许参加,为实现抱负,他放弃爵位参加了科举,但在15岁取得秀才后便止步不前,看来,一个生性洒脱之人,是不太适合科举的。

他却也是位生不逢时之人,19岁时清人入关,一切都化为乌有,加上不久后父亲离世,内心自是极度的忧郁和悲愤,面对满清的高压政策,摆在前明士子面前的路无非两条,一是同清廷合作,参加科举入仕为官,二是如王夫之和顾炎武、张岱等人,避居深山,精研学问,著书立说,不过,这也是一条风险极大的。

朱耷选择的是后一条路,拒不与清王朝合作,他遁入空门,出家为僧,潜居山野,以保全破碎的家庭,与石涛、弘仁、髡残合称“清初四僧”,后改奉道教,住南昌青云圃道观,直到80岁离世。

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横流薍石枒杈树,留得文林细揣摩。

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作为一代画坛宗师,朱耷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作画极有特色,往往是几笔一勾便成,他傲世的性情夹杂着对现政权的不满,再加上对底层民众的同情,成为当时一道奇异的色彩,他用色极吝,俱为黑墨,漠然清冷,同那些色泽艳丽的时尚画风迥异。

他常徜徉于市井之中,醉时便有求必应,挥毫泼墨,一画十数张,赠与山僧道人及贩夫走卒甚至孤儿,而富贵人家或官吏缙绅皆不与,这些人若要,只得从那些贫民手中去买,这也反映了朱耷蔑视权贵的真性情。

他的画之所以风格奇特,是因为在他笔下的花鸟鱼虫,几乎都在翻白眼,中国画最讲究的是留白,而朱耷的留白却是留在了眼睛上,从而使得他的画处处都显得孤傲与冷清,对世界都都翻着白眼。

即使是画山石,也是东倒西歪,头重脚轻,很是不稳当,而所画的树,不是主干枯空便是虬根暴露,几如要拖去家中烧材般的光秃,至于为何如此画,这便是诗中所言的“留得文林细揣摩”之意。

余秋雨先生曾对他的画有个评价,,他说“八大山人的画里,有令天地为之一寒的白眼”,这肯定是对白眼的最高褒奖了。

文人以白眼对人、对社会是有传统的,自魏晋阮籍的青白眼开始到明代的徐渭,凡是看不惯的人和事,无需任何语言回怼,皆可以白眼以对,既省事又利落,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是文人们常用的最简单的锐器,以此来捍卫自己的精神世界。

作为中国画的一代宗师,他对后世国画的影响巨大,可以说是开创了画坛独树一帜的画风,后世无论是明之徐渭,清之吴昌硕,民国之齐白石,近代之潘天寿和李苦禅等等,无一不是沿着八大山人走过路前行,寥寥几笔,意境全出,点点墨痕,书就传奇,笔致简洁,形态夸张,既古怪荒诞又凝炼沉毅,是中国大写意画的开山鼻祖。

八大山人的书法造诣也是相当高的,不过是被他的画名所淹没,竟没几人识得,画坛大师黄宾虹就普称赞,八大山人是“书一画二”,我虽于书画几为文盲,但黄大师所说,绝非空穴来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这句在文学史上经常被人引用的话,用在画坛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那“甲申之变”,如文坛的张岱一般,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朱耷就是一个生长在深宅大院中,过着优游生活的王爷,而中国便失去了一位惊世骇俗的丹青圣手。
#这就是中国风##出道吧新星#

比亚迪宣布“断油”!豪赌新能源背后胜算几何?



人民智作

清明假期的第一天,比亚迪就放出了“大招”。

4月3日,比亚迪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公告,表示“将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比亚迪在汽车板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随着公告的披露,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将成为国内乃至全球首家对外宣布停产燃油车的车企。



虽然公告看起来事情不小,但投资者对于比亚迪“断油”这件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意外。

作为国产新能源汽车龙头,如今比亚迪销售的大部分车型都已经转为了纯电和混动车型,今年3月份比亚迪燃油车的产销数据早就已经挂零,而最近半年比亚迪燃油车的销量也不足1万台,由此来看,比亚迪发布的“断油”公告,也不过是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

在新能源已经成为行业大趋势的情况下,比亚迪这个“断油”的决定无疑更加符合行业的潮流,在公告公布的第二天,香港上市的比亚迪股份就大涨超过8%。

不过,比亚迪ALL IN电动车背后也并非没有风险。除了如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新能源汽车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之外,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到期也将对比亚迪造成巨大的影响,比亚迪“断油”这个决定背后,显然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向燃油车说再见

4月3日,比亚迪用一份公告,彰显了自己ALL IN新能源的信心。

“公司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比亚迪在汽车版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比亚迪在官方微博的公告中说到。而随着公告的披露,比亚迪也成为了国内乃至全球首家对外宣布停产燃油车的车企。



不过,虽然对外表示停产燃油车,但其实比亚迪的“断油”断得并不彻底。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目前比亚迪大卖的插电混动车型,其实内部仍然有内燃机,仍然可以“烧油”,换句话来说,比亚迪的“断油”并不是说不再生产汽油车,更不能说明燃油时代已经过去。

从数据来看,其实比亚迪的纯燃油车早已日渐式微。2020年,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为42.6万辆,燃油车销量为23.7万辆,占比55%;而2021年,比亚迪乘用车总销量比2020年增长75.4%,达到73万辆,其中新能源车约60万辆,占据总销量的82%,而纯燃油车仅有13万辆,所占比例从2020年的55%迅速滑落到17.8%。

而在今年的3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0.66万辆,累计同比增长416.96%;3月共计销售乘用车10.43万辆,同比增长160.9%。其中DM车型销售新车5.06万辆,EV车型销售5.36万辆,新能源车型实现了品牌旗下乘用车的全占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份比亚迪燃油车(包含轿车、SUV、MPV)产销量均为0,今年累计生产4635辆,售出为5049辆。

毫无疑问,可电可油的插电混合车型,已经逐步取代了比亚迪此前的纯燃油车车型;但这背后,依然说明了汽油车仍然是目前汽车行业的主流,而燃油时代仍未成为过去时。

王传福的新能源车大局

作为传统车企之一,相比于吉利、长城而言,近年来比亚迪转型新能源无疑更加成功。

而之所以比亚迪能够取得如今的成绩,其实离不开创始人王传福在新能源领域的多次“豪赌”。

自比亚迪创立之初,王传福就已经开始对新能源技术进行研发和投入;而当其他车企还在因为担心销量而继续在纯油车投入资金、不断推出新款的同时,比亚迪很早就开始缩减纯油车的资金投入,全心全意研发新能源技术。



回溯比亚迪的发展,这家公司在刚成立时就已经具备了成为国产新能源汽车龙头的底蕴——因为创始人王传福本来就是电池领域的专家,而比亚迪在一开始也是从电池业务起家,依靠出色的技术和品质,比亚迪还拿下了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手机电池订单。

2003年,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的比亚迪通过收购秦川汽车,正式进军整车制造行业,而其也是继吉利汽车之后国内第二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不过,在刚开始时,比亚迪也只是生产传统的汽车而已,和新能源汽车还没有太大的联系。

时间来到2006年,比亚迪的首款搭载磷酸铁电池的F3e电动车研发成功,这可以说是开创了国内电动车的先河,不过由于当时国内充电设备还不完善,比亚迪的这款电动车并没有上市,但是王传福并没有就此放弃电动车业务,而是开始了第1代混动技术以及S6DM的预研项目,这可以看作是王传福“豪赌”新能源的开始。

2009年,比亚迪推出了旗下的纯电动车比亚迪E6,搭载了自研的磷酸铁锂电池;同年的7月,比亚迪收购湖南美的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这让比亚迪具有了制造电动大巴的资质,从此开始,王传福就已经决定在新能源这条路上一走到底。



2013年,比亚迪推出了王朝系列的首款车型比亚迪秦,紧接着元、宋、唐等车型陆续登场,自此比亚迪开启了真正的“王朝”;借助着王朝系列车型,2016年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万大关,王传福的“豪赌”初获成功。

后来,王传福继续在新能源上不断进行投入,2020年推出的刀片电池和2021年DM-i超级混动技术,更是将比亚迪推上了巅峰;而随着比亚迪正式公布停止生产燃油车,这也意味王传福在新能源领域的“豪赌”正式大获成功。

停产燃油车,有什么风险?

虽然对于比亚迪而言,燃油车早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但直接对外宣布停产燃油车、ALL IN新能源车,其实也并非没有风险。

从目前来看,比亚迪ALL IN新能源,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政策层面。



早在2021年12月31日,四部门就联合发布文件,表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并且明确2022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将终止,12月31日后上牌的车辆不再给予补贴。

目前,比亚迪的混动车型和纯电车型都适用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特别是混动车型,相比纯油车型而言,可以免购置税,还能在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直接上绿牌,优势十分明显。

而当这些优惠政策全部取消的时候,当比亚迪的插电混动车型需要直接和燃油车竞争的时候,比亚迪能否保持目前强劲的势头,显然仍是未知数。

此外,新能源汽车成本的不断上升,对比亚迪来说也有很大的挑战。

受到原材料涨价的影响,比亚迪2021年财报就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具体数据方面,2021年全年,比亚迪实现营收2161亿,同比增长9.85%;实现净利润30.45亿,同比下降6.7%。

很显然,比亚迪的“断油”决定,是王传福在新能源领域的又一个重大决定;虽说之前的决定都获得了成功,但现如今直接停产燃油车,不确定性还是有一些的。

#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九问溯源 奋楫笃行”第一问 8000多年前石磨盘藏着什么惊天之谜?】

编者按

在中华文明的初创时期,没有哪一个地区的文明比郑州更丰富,没有哪一个地区的文明比郑州更系统,没有哪一个地区像郑州一样文明发展从未断线,从氏族时代跨入古国时代、又从古国时代跨进王国时代,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中华文明的奠基。

读懂最早中国,从郑州开始。

今日起,正观新闻特别推出“行走郑州 读懂最早中国”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行走郑州,追溯文明起源,读懂最早中国!

3月22日,春分时节,光景明媚。我们踏上了九问溯源的第一站——新郑。黄帝故里,寻根圣地,悬灯结彩,正在为盛典做着最后准备。作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家园,每年“三月三”,全球华人的目光都会聚焦到这里。

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五千年文明之初始!无论是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的故事,史学中的五帝时代的记载,还是考古学中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实证,都从不同层面诠释丰富着人文初祖黄帝的伟大形象,让那段文明初创时期充盈着温润和光泽。

黄帝时期之前的先民是怎么生活的?黄帝时期的丰功伟业是如何奠基的?谜题,从半个多世纪前新郑裴李岗村农民平整土地时翻出来的石磨盘开启。我们通过走访博物馆馆长、讲解员、考古人员、遗址所在地村民,以及相关专家学者,拼图式去了解8000多年前的秘密。

郑报全媒体记者 苏瑜

从搓衣板到文化馆,石磨盘进京惊动“大人物”

“20世纪50年代初,新郑裴李岗村的农民们在平整土地时总是挖出形状奇特的石磨盘、石磨棒,对文物没有太多概念的他们,就把这些东西留在家里当搓衣板用。到1969年冬,当地文化馆已经收集了20多件石磨盘、石磨棒,但是并不清楚具体出土位置和年代。”新郑市博物馆馆长杜平安介绍说,裴李岗遗址的发现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许许多多文物工作者面对困难困惑始终不服输不退却,才最终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972年《河南日报》在《我省出土的历史文物介绍》中刊登了“原始社会晚期的石碾盘和石棒”。1973年国家文物局征集文物办展览,被推荐送去的石磨盘,最终因出土地点和时代没有调查清楚被退了回来。

1975年,距离裴李岗村约20公里远的唐户村,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再次发现一些器物。可发掘来发掘去,始终没见石磨盘的踪影。

待到1977年,裴李岗村民李铁蛋最新发现的石磨盘与出土处的印痕完全吻合!裴李岗遗址终于呼之欲出——随后至1979年,裴李岗村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发掘。

据说,为了叫响“石磨盘”的名头,时任开封地区文化局文物科科长的崔耕和新郑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薛文灿曾带着石磨盘去北京找媒体宣传,被轰了出来仍不死心。这群执拗的文物人来回奔波于国家文物局、《文物》杂志社、中国科学院……功夫不负苦心人,考古大家夏鼐、安志敏、苏秉琦、裴文中先后都对石磨盘产生了浓厚兴趣,提供了具体帮助。

裴李岗,终不负众望。

“从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锯齿镰和大量陶器来看,距今8000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人们过着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氏族经济生活,人类离开洞穴,进入平原,建造房屋,形成相对定居的原始村落。这里陈列的有用于砍伐的石斧,用于松土播种的石铲,还有用于收割禾穗的石镰,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脱离了‘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进入了锄耕农业时期。”新郑市博物馆讲解员胡嘉说,以新郑裴李岗为代表的这一远古文化,正是人们寻觅已久的黄帝文化之源。“在自己世代生息的脚下,挖出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根,这是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的事!”

20世纪20年代,现代考古学进入中国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陆续有所发现。但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是什么样子,却没有任何发现。于是西方一些学者抓住这个空子,提出“中国文化西来说”“外来信息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起源的决定因素”等谬论。这些言论激起中国考古工作者的强烈愤怒,裴李岗遗址的发现,终于让大家扬眉吐气。

1980年著名考古学家许顺湛提出,以裴李岗遗址为代表的古文化遗存命名为“裴李岗文化”,得到了考古界普遍认同。从此,裴李岗文化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载入了人类文明的史册。

2021年10月18日,“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终评结果出炉,河南省有14个项目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再次印证了河南“文物大省”“考古强省”的地位。其中,郑州市入选的3个项目分别是:新郑裴李岗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郑州商城遗址。

中国最早定居村落的生活丰富多彩

新郑市博物馆,更多的文物展现了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定居村落——裴李岗先民的生活细节。

裴李岗遗址出土的乳钉纹陶鼎,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一件陶鼎,许多考古专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鼎”。绿松石坠,从人骨的颈下出土,上部小孔直径不足1毫米,不仅说明当时钻孔技术的高超,也折射出8000多年前先民对美的向往与追求。还有先民随手捏制的玩偶,红面猪头、陶塑羊头,证明当时家畜饲养已经出现……

揣着几千年的秘密和或远或近的故事,我们来到了裴李岗遗址发掘现场。眼前是一座又一座探方,一个又一个剖面,一层又一层黄土,寂静而朴素。

李永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裴李岗遗址发掘项目执行领队,已在裴李岗村驻扎5年。考古工作是琐碎和平淡的,并不像人们以为的那样神秘、有趣。不是在田野发掘现场,就是在室内整理资料,或是协同其他学科进行验证研究,这是李永强和队员的日常。

裴李岗遗址最近被大众关注到的研究成果,是2021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披露的“酿酒”和“麻绳”。

“8000多年前,新郑裴李岗人已经学会使用红曲霉发酵酿酒,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红曲霉酿酒技术。”李永强介绍说,裴李岗人使用红曲霉制曲作为发酵剂,主要利用稻米,并加以芡实和小麦族种子为原料的酿酒方法,是目前所知最早使用这一方法的例证。

“通过提取微化石的方法获得微体纤维遗存,发现陶壶耳部穿孔中有染色特征的植物韧皮纤维,很可能是穿绳使用的遗存。这一突破性发现,对将来更系统地进行纺织品残留物的研究提供了例证。”李永强说,最新检测显示,部分纤维显示有蓝、黑、粉色,以蓝色为主,表明使用颜料染色工艺的存在。“目前还无法鉴定染料的来源,这一谜团未来有望通过化学分析破解。”

8000多年前郑州地区的人们已住上两居室

走进唐户村,道路干净整洁,排列整齐的青瓦白墙小院落让人赏心悦目,红色的复古式门庭掩映在绿树荫中,给这个远离市区小村落带来一抹别样色彩。文化广场上,村民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唠家常。

“俺村可有名了,经常有人来,还可多拍抖音的。”提起自己村,唐明军无比自豪,“文化悠久,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好几千年的遗址。村口有观景阁,上去就能看到黄帝口。每年南水北调生态廊道的海棠花一开,很多人专门开车、骑车来看。”

在裴李岗遗址发现的过程中, “一闪而过”的唐户村,虽然一直被考古人惦记着,但真正得以大面积发掘,正是来自南水北调工程的机缘——2006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信应君主持发掘的唐户遗址,为人们探讨8000多年前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居住形态提供了线索。

据该院工作人员汪松枝介绍,唐户遗址的裴李岗文化遗存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目前已发现裴李岗文化中面积最大的遗址。文化层堆积最厚处达3米以上,属于裴李岗文化聚落群的一级聚落遗址。共发现裴李岗文化房址60多座,也是目前发现裴李岗文化房址最多的地方。房屋建造方式均为半地穴式,分为单间式和双间式两种,在一双间式房屋内发现有灶台及陶器残片,说明我们的先民在房屋里既能做饭,又能在冬季取暖。房屋布局上出现内向凝聚式特征和人工壕沟防护设施以及排水设施。

“唐户遗址这种匠心独具的布局方法,表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人们已经充分考虑到人地关系。这一时期的人们在此长时间进行农耕和捕猎,有着严密的社会组织和较高的社会生产力,不断进行繁衍生息,成为中国腹心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面积最大的村落遗址。”汪松枝说。

唐户遗址内涵丰富,上至8000多年裴李岗文化,下至2000多年的周文化,时间长达6000多年,是国内少见的年代跨度长的地下博物馆,为研究黄帝文化提供了完整、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有利佐证。

2009年,新密李家沟遗址的发掘揭开了中原地区考古的新时代,作为裴李岗文化发现30多年来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代表一种全新的文化面貌的李家沟文化填补了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空白——从狩猎、采集的迁徙社会到稳定居住的农业社会,这一人类历史最为伟大的一次社会变革,在郑州地区有了完整的演化历程,中华延续至今的乡村社会从这里起步。而裴李岗村、唐户村近年来发现的3万多至2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存,给了人们更多的期待和遐想。

畅想先人在肥沃、松软的黄土地上,辛勤而出色地从事原始农业、手工业等生产劳动的情景,思绪万千,请关注后续报道,看人类社会第一次生产力革命大潮的到来!(郑报全媒体记者 苏瑜/文 徐宗福/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唱到“远离山东”的时候,我老大声了[doge]拆弹专家——燃爆了,这首歌唱了一半我终于找到了HCY的身影[二哈]咱就是没想到,第二首歌我胳膊就酸的不行不行了寻—
  • 好了,收拾心情,穿越回现实,工作赚钱带好娃,生活继续前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罗书坚说,小柏是勇敢、单纯、开朗、顽强的小孩,尽管小柏从来没能开口说话,带着头
  • 2、你要一直努力,因为有一天你也是别人的梦想。#每日一善[超话]# [心]#每日一善# 人一旦堕落,哪怕是短暂的几年,上帝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收走你的天赋和力量。
  • 凯因科技抗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是北京市“3个100”以及经开区区级“双重点”工程,项目的启动对于凯因科技抗体药物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快速推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
  • 我的意思是,不要滿足於別人告訴你的道理,即使是偉大的哲學家也只活過他的人生,他學識淵博、見多識廣,卻從未見識過你的世界,所以請永遠保留專屬於你自己的敏銳眼光,切
  • 祝大家都有甜甜的好梦呀[打call]爱你们[送花花]如果快乐很难,那我祝你平安[爱你]#小说推荐##热门小说推荐##言情小说推荐##言情小说[超话]#【优质重生
  • 李知勋是个怎样的人?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脑海里会浮现出好多他的笑容 然后如果是你口头上问我的 我会语无伦次的跟你说很久很久 但是当我真正想用文字来总结起来的时候
  • 2020年11月中旬,施工至I6区、I7区、I8区时,项目部现场负责人孙启超告知,因材料预算超出,地坪施工必要建材——钢筋网片无法供应。 在2021年1月22日
  • [心][心]“他”是榜样,也是你我的同行人,“他”向上力量,致敬不断探索的“他们”愿这5.5名消防男孩都可以成为指挥员![心][心]“他”的力量,不可限量!
  • 食材:水果、沙拉酱同款商品见文末下方做法:1️⃣首先碗里放入各种水果,家里有什么放什么就行,再放点坚果补充营养2️⃣灵魂就是这个沙拉酱,口感特别好,就是西餐厅蔬
  • 14:11切蛋糕环节,我们事前商量好的切蛋糕环节,可是怎么我就没有看到那个411蜡烛和餐具呢(事后我发现蜡烛和餐具安安静静的躺在口袋里)任嘉伦歌曲PK大赛,分三
  • 宋 航:等等,那好像是我p的自拍长发照宋航:……倒也不用如此变 太! 男人声音喑 哑:“乖 乖……”《攻:谁也不能阻止我谈恋爱》《包括我自己》1v1涭很漂亮,精
  • 家人们谁懂啊 第一次去大型的音乐节真的好爱 氛围真的好好没有在罚站 每一场都有在蹦跟唱 连休息厕所都不想去 检票也不像第一天一样还是比较畅通无阻 一进来全是美女
  •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把握生命的节奏,活出气象万千的人生[合十][合十][合十]现在的状态说好听点是平和说难听些就是懒散闲人一个不上班之后就更不想上班了那可真是又累
  • 有麻烦时你就念念这个名号,麻烦就跑了! 智慧法语 高僧正法全集 为什么要念观音菩萨呢?因为观音菩萨,以前发过愿,发过什么愿?他说:若人多瞋、若人多贪、若人多
  • 从业后,霍建华也很少有交心的朋友,自己一个人去喜欢的餐厅吃饭,享用着孤独。”霍建华比较沉默寡言,从来不主动和别人交朋友,从上学时,就有很多女生主动追求他。
  • 咱就是说猫耳下架的这波子广播剧,我看见了,但是我不在乎!粉可别再出来丢人现眼了,毕竟已经塌了,不能再有新作品上映了,再这么作,把的主演的剧给下架了[太开心],你
  • 个人认为比之前风很大的钟薛高好吃~(zxg我觉得很一般,不会回购的程度)#为然心语[超话]##新星v计划# 宋毓彬-原创首发一丛花•谒鄂州白雉山灵鹫寺浮光掠影过
  • 但是,这个价格也会偏高,我遇到两次,一次50,一次80,甚至有的人被收过100的也有遇到[允悲]这里谈一下补胎的感受,毕竟这种是临时突发性的情况,一发现轮胎有扎
  • ——忘我,是一件好事。 ——我见到一个人,他用四分音符演奏和弦,然后加上小调,然后他又加上了内心的声音,就好像他在唱歌一样,我只记得他像是从舞台上飘了下来,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