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法师文钞》
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屡更,即国历已非其旧。世相无常,诚可叹悼。接手书,知不废净业,洵足嘉美。而云身心不安之至,为境遇不嘉,致不安耶?抑或疾病缠绵,致不安耶?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若疾病缠绵者,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顺受也。然孟子所谓大任,乃世间之爵位,尚须如此忧劳,方可不负天心。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觉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则凡惑日炽,净业难成。迷昧本心,永沦恶道。尽未来际,求出无期矣。古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者,正此之谓也。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谓因果虚幻,佛法不灵。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岂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尽也?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教主,痛念众生无力断惑,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法门。其宏慈大悲,虽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恒河沙分之一。只宜发惭愧心,发忏悔心,自可蒙佛加被,业消身安耳。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

  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志诚之极,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纵令得生人天,断难高预海会。至于佛像,当作真佛看,不可作土木铜铁等看。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对经像时,当如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能如是,则无业障而不消,无福慧而不足矣。现今士大夫学佛者多,然率皆读其文,解其义,取其供给口头,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于恭敬志诚,依教修持者,诚为难得其人。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哀哉!凡遇知交,当谆谆以此意告之,乃莫大之法施也。

  净土法门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尚不全知。岂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断乎?若欲研究,当看《净土十要》。此书乃蕅益大师于净土诸书中,采其菁华,妙契时机,最为第一。其开首《弥陀要解》,自佛说此经以来,为西天、东土中,绝无而仅有之注解也。宜恪遵守,不可忽略。今之聪明人,虽学佛法,以未亲近具眼善知识,率皆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及与因果。既拨事修因果,并理性而失之。所以每有才高等辈,词惊鬼神,究其行为,与市井无知无识者无异。其病根皆由拨事修因果之所致也。俾上智者徒生怜愍,下愚者依样妄为。所谓以身谤法,罪过无量。《法苑珠林》一书(一百卷,常州天宁寺订作三十本,苏州玛瑙经房订作廿四本。玛瑙经房板残伤模糊,天宁寺板系新刻),详谈因果,理事并进。事迹报应,历历分明。阅之令人不寒而栗。纵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对佛天,不敢稍萌恶念。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断不至错认路头,执理废事,归于偏邪狂妄之弊。梦东所谓:“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梦东此语,乃千古不刊之至论,亦徒逞狂慧者之顶门针也。各流通处皆有,宜请而阅之,其利益当自知之,亦宜令一切知交阅之。令弟去秋复来山,亦曾以恭敬相勉,但未知伊以余言为是否也?

《印光法师文钞》
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相晤已来,忽满六年。不但星霜屡更,即国历已非其旧。世相无常,诚可叹悼。接手书,知不废净业,洵足嘉美。而云身心不安之至,为境遇不嘉,致不安耶?抑或疾病缠绵,致不安耶?若境遇不嘉者,当作退一步想。试思世之胜我者固多,而不如我者亦复不少。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如是则尚能转烦恼成菩提,岂不能转忧苦作安乐耶?若疾病缠绵者,当痛念身为苦本,极生厌离,力修净业,誓求往生。诸佛以苦为师,致成佛道。吾人当以病为药,速求出离。须知具缚凡夫,若无贫穷疾病等苦,将日奔驰于声色名利之场,而莫之能已。谁肯于得意烜赫之时,回首作未来沉溺之想乎。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故知天之成就人者多以逆,而人之祗承天者宜顺受也。然孟子所谓大任,乃世间之爵位,尚须如此忧劳,方可不负天心。何况吾人以博地凡夫,直欲上承法王觉道,下化法界有情。倘不稍藉挫折于贫病,则凡惑日炽,净业难成。迷昧本心,永沦恶道。尽未来际,求出无期矣。古德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者,正此之谓也。但当志心念佛以消旧业,断不可起烦躁心,怨天尤人,谓因果虚幻,佛法不灵。须知吾人自无始以来,所作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岂泛泛悠悠之修持,便可消尽也?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教主,痛念众生无力断惑,特开一仗佛慈力,带业往生之法门。其宏慈大悲,虽天地父母,不能喻其恒河沙分之一。只宜发惭愧心,发忏悔心,自可蒙佛加被,业消身安耳。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

  念佛一法,乃至简至易,至广至大之法。必须恳切志诚之极,方能感应道交,即生亲获实益。若懒惰懈怠,毫无敬畏,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纵令得生人天,断难高预海会。至于佛像,当作真佛看,不可作土木铜铁等看。经典乃三世诸佛之师,如来法身舍利,亦当作真佛看,不可作纸墨等看。对经像时,当如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能如是,则无业障而不消,无福慧而不足矣。现今士大夫学佛者多,然率皆读其文,解其义,取其供给口头,以博一通家之名而已。至于恭敬志诚,依教修持者,诚为难得其人。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哀哉!凡遇知交,当谆谆以此意告之,乃莫大之法施也。

  净土法门若信得及,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净土法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尚不全知。岂可以博地凡夫,妄生臆断乎?若欲研究,当看《净土十要》。此书乃蕅益大师于净土诸书中,采其菁华,妙契时机,最为第一。其开首《弥陀要解》,自佛说此经以来,为西天、东土中,绝无而仅有之注解也。宜恪遵守,不可忽略。今之聪明人,虽学佛法,以未亲近具眼善知识,率皆专重理性,拨弃事修及与因果。既拨事修因果,并理性而失之。所以每有才高等辈,词惊鬼神,究其行为,与市井无知无识者无异。其病根皆由拨事修因果之所致也。俾上智者徒生怜愍,下愚者依样妄为。所谓以身谤法,罪过无量。《法苑珠林》一书(一百卷,常州天宁寺订作三十本,苏州玛瑙经房订作廿四本。玛瑙经房板残伤模糊,天宁寺板系新刻),详谈因果,理事并进。事迹报应,历历分明。阅之令人不寒而栗。纵在暗室屋漏,常如面对佛天,不敢稍萌恶念。上中下根,皆蒙利益。断不至错认路头,执理废事,归于偏邪狂妄之弊。梦东所谓:“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梦东此语,乃千古不刊之至论,亦徒逞狂慧者之顶门针也。各流通处皆有,宜请而阅之,其利益当自知之,亦宜令一切知交阅之。令弟去秋复来山,亦曾以恭敬相勉,但未知伊以余言为是否也?

密续有云:“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
对于修行人来说,上师是三世一切诸佛总集加持之来源。他身为僧众,语为正法,意为佛陀;又或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又或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
总之,上师总集了三宝、三根本、三身之一切体性。所以仅仅祈祷上师一遍的功德也不可思议。
——根让仁波切《大圆满前行释修宝典》

佛告族姓子:“其观于法了法本无,为意止者,不坏法界,其意自然,而得意止。彼导法界晓了诸法,计其法界及与人界,于彼法界亦无所坏,不毁人界。人界、法界此二事者,等如空界。彼以一界普见诸法,以慧眼见,则用法界观佛所行。假使有人不选择法,彼则无见。以是之故,诸法若干见无本法,不观若干。若以观法见本无者,不肉眼见,不天眼见,不慧眼见。所以者何?计使眼者,不受于想,不肉眼见,彼眼不堕生死之行。若以天眼无所见者,不用彼眼行于放逸。若以慧眼无所见者,彼为观法了法本无,普见诸法无有处所。法无所住,已见诸法无所住者,则行法意,便不违失往古所誓,是为菩萨,随诸佛教而自立意,敢可观察深妙之法,不舍道心诸通慧矣!是为,族姓子,菩萨大士观本无法意止净行。”——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七·宝髻菩萨会第四十七之一

自己在经历痛苦时,努力保持住觉察,看到情绪的变化,看到自己的反应,看到脆弱、怨恨和惊慌,同时尽量把心敞开。这时你能了解报纸上、电视里、书本中那些遭遇不幸的人心里的感受了。他们无论做什么,你都不会诧异,你都能体谅。谦卑、宽容、感恩这些词语背后的深义,此时你方开始理解。
——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

有着明觉的这个觉醒心,并非由任何物质所造;觉醒心是本自存在的,而且是你自身本有的。这是很容易了悟的万物本性,因为这本性不必在他处寻得。这即是自心本性,而这本性并非由某种可攀执的实质感知者和所感知对境所组成。自心本性使常见与断见的界限边见消失了,在这样的本性中,没有什么需要觉醒;证悟的觉醒境界即是你自身自然清醒的明觉。在这明觉中,没有什么会下堕到地狱,明觉本来便是清净的。在这明觉中,没有什么需要实践的修持,其本质即是自然觉知的。这个本然境界的殊胜见地就在你自身内,这是无法从他处寻得的,你必须如此生起确信。——莲花生大士《莲师心要建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现在就在瓶颈期,你看看我瓶颈期是怎么做的,玩命的干活!大家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话痨,我一般用沉默和眼神征服对方[喵喵]我真的是一个嘴特别笨特别笨的人,但是我喜欢
  • !!
  • 但是事情还没完,男主角和一位小姐产生了感情,随后有了孩子,男主角和他们朋友想法是,打掉这个私生子,可小姐也不是善茬,坚持生下了孩子,此后也就生活了在一起……如今
  • 痛み止めのカクテルを一杯ください。自分のものではないものを求めたくないです。
  • 人生犹如一丛玫瑰,没有绝对的美丑,鲜花与芒刺,就看我们关注的是什么。人生犹如一丛玫瑰,没有绝对的美丑,鲜花与芒刺,就看我们关注的是什么。
  • 挽回爱情永远是急的不能慢不能拖,如果你误信了一些人说的话,盲目的长时间的冷冻对方,那你挽回的希望也就越来越渺茫,其实只要找出问题的根源,挽回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找
  • #张赫李准出演古装剧#演员张赫与李准将一同出演KBS 2TV古装剧《红丹心》该剧是一部虚构史剧,讲述了嫡长子李泰叛政后登上王位,与懦弱的君王父亲不同梦想成为绝对
  •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 [暖一下] #阳光信用# 『指路互动』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付出就必须给予回报,也不会因为你以怎样的方式对待别人,就要求他
  • 我没敢说,寻思着得问问您能不能……”领导:“咱们公司的工资都是保密,谁问都不能说。”注意,不是一上来就问,而是开始时对你嘘寒问暖,特别照顾,甚至会点拨你、提醒你
  • 今年的有色、锂电、医美、医药,涨的太壮观,看到k线图的时候,没参与进来的人,多半拍大腿,甚至要拍断,都说医美的行情远远没有结束,看Macd线,5/10/60
  • 目前来看粉体物料输送已经被我们先进的制造业所攻克,众所周知,有三种可以输送粉体的设备:螺旋输送机,气力输送和管链输送机。 下面呢我从设备的优缺点来讲解一下这
  • 现在很多人说她是嘉行力捧00小花,其实不是的,嘉行并没有把太多精力放到她身上,她是有点误打误撞,当时两部网剧反响都很不错,所以就有找上门的一些小网剧IP资源,一
  • 不要埋怨你生活的不幸、命运的不公,所有的结果都是你自身问题的投影,一点点改正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生活!拍部戏,合作个代言,仿佛就成了最好的姐妹一样,可是后来因为一
  • 在《主播说联播》里,原本不苟言笑的央视主播,在播完新闻后,继续坐在主播台上说故事、分享心情,有别于播报新闻时的正经八百,改以丰富的肢体语言、频繁出现的网络用语,
  • #电视剧长安如故[超话]##任嘉伦周生辰# #任嘉伦公益正能量# 初遇公子便好生喜欢,虽然仅仅只是一眼,却已春风动春心, 梨花一夜开尽长安城,公子可知我情深
  • #浪浪钉[超话]# 在两人动态的评论区逛了一下,有几句话想说我理解姐妹们看到正主按头磕时心里有一万只土拨鼠一边大叫着“啊”一边呼啸而过,需要发点什么表达自己的兴
  • 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别放弃你的梦想,迟早有一天它会在你手里发光。
  • 如果格努迪(Gnudi)的观察是关于莫兰迪(Morandi)的最后阶段的作品输出,那么我们在这里看的是(图1)这是艺术家的最后一幅作品,在他的画架上发现的这幅画
  • 但其实我看你们很黑”《世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是真的无法同感你寂寞也是真的可我想陪你是真的,喜欢你也是真的@TFBOYS-王源【wy vvy 二字 二字弟弟 x
  • 其实,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主动去承担错误不推责的人,不一定是真错了,但一定是真大气。他们碰到任何事情都会当做机遇,且往往办事让人放心;而遇事就溜的人,不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