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名号

二、名体

《佛学大辞典》 呼召体者为名,为名所诠之实物为体,世间一切之事物,名不即于体,体不即于名,名体各别,是曰名体互为客。若佛菩萨之名号及真言陀罗尼等,名即于体,体即于名,是谓之名体不离。

 

三、名义

《佛学大辞典》 名者体上之名称,义者体上之义理。如言诸行无常,诸行为名,无常为义。又呼召之名目,谓之名,为名所显之法体谓之义,依此义则名义者,与所谓名体或名法同。然就其名与义言之,有名即于义者,有不即者,名即于义,如呼火而出热,诸佛之名号及陀罗尼是也,此云真言。名不即于义,如火之名无热之用,世间一切之名字是也,此云假名。智度论二十五曰:“问曰:义之与名为合耶为离耶?若合名,说火时应烧口。若离,说火时水应来。答曰:亦不合,亦不离。古人假为立名,以名诸法。后人因此名字识是事,如是各各有名字。”肇论曰:“名无得物之功,物无当名之实。”

《佛光大辞典》 指名称与义理。如谓“诸行无常”,则诸行为“名”,无常为“义”。盖呼召表显诸法之本体者,称为名;而诸法本体之真实义,称为义;以名能诠显法体之真实义,故称名义。然名系假立施设,虽能诠义,却非诸法之本体,故名与义二者有相即、不即之二种关系。就相即而言,如诸佛菩萨之名号、真言、咒语等皆是,此乃诸佛菩萨之名号中,蕴含广大不可思议之愿力及功德,故其名号与其法体之实义不二,名即是义,义即是名,称为名义相即、名义不离、名义不二;与“名体不二”同义。若就不即而言,如说火时,无热之用,即为名义不相即之关系。〔大智度论卷二十五、肇论、往生论注卷下〕

 

四、名义不离

《佛学大辞典》 世间一切之事法,虽皆名义乖离,而诸佛菩萨之名号及陀罗尼等,则皆名义不离。又谓之名体不二。如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为名,以光明为义,为体为法,此名与义,相即不二,故称阿弥陀之名即已摄取光明矣。往生论注下曰:“问曰:名为法指,如指指月。若称佛名号便得满愿者,指月之指应能破闇。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称佛名号亦何能满愿耶?答曰: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梵咒音辞等是也。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令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差。(中略)有名异法者,如指指月等名也。”定善我传通记三曰:“光之与名即是名义,名义具足,有不舍益。”

 

五、名体不二

《佛光大辞典》 名,为能诠者,能诠表显明体;体,为所诠者,即事物之本体。盖“名”系诠表事物之一种方便设施,而非事物之本体,故世间一切事物,名不即于体,体不即于名,即名体各别。然诸佛菩萨之名号、真言、陀罗尼等,除表显诸佛菩萨之真如体性外,更蕴含诸佛菩萨广大之愿力与功德,故其名号、真言等与本体不二,名即于体,体即于名,称为名体不二。又称为名体相即、名体不离。此与往生论注卷下、安乐集等所举之“名法相即”之说同义。

《真宗大辞典》 (节译)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与阿弥陀佛之实体,有相即不二之关系。《安心决定钞》言:“名体不二弘愿之行故,名号即是正觉之全体。正觉之体故,即是十方众生往生之体。往生之体故,我等之愿行无不具足。”此是名体不二之出据。

《往生论注》下卷言:“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实体谓之法),有名异法。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以弥陀名号即是法故,信而称念,能破除一切无明,能满足一切志愿。

《安乐集》第二大门广施问答,亦同此说。

又,法位《无量寿经义疏》言:“诸佛皆德施名,称名即称德,德能灭罪生福,名亦如是。若信佛名,能生善灭罪”。

以上诸文皆说明名法相即不二之旨。

阿弥陀佛之实体与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两者有如此不离不二之关系。佛之名号本身,非离实体而孤然别存故,此谓之“名体不离”。又,佛之实体与名号,如冰与水之不二,此谓之“名体不二”,以何而言不二?谓佛体所有功德能力,与名号所具功德能力,完全同一无差别,故言不二。

凡我等人类之名,皆为呼唤实体之假名符号,其名之本身并不具何等能力与作用,故不能成为名体相即不二。然而阿弥陀佛之名号,与阿弥陀佛之实体,相即不二,故名号具备佛体所具之全德全力,因此弥陀名号能与众生大功德、大利益。

佛证悟万象无碍圆融之理,故得名与体有不二关系,虽名体不二,然佛体乃理悟对象,名号为信念对象,故两者分界不可混乱。

详言之,佛体属理悟对象,非是信念对象,亦即佛体是息虑凝心之定慧方得认识接触,非由称念而认识接触。因此,能悟之人可由定慧而领受佛体所有功德,而不能由称念而领受其功德。

有此次第故,圣者可由息虑凝心之定慧而能够直接接触佛体,而领受其广大利益,然而凡夫则完全不可能。故无有定慧之乱想凡夫,只要信受称念而能利益之法──即是圆具佛体所有全德全力之名号。

可谓名号即佛体,佛体即名号;名号是有声之佛体,佛体是无声之名号,两者不二。然不二与唯一,其义不同,于凡夫而言,所归之法在于名号。

 

六、名号不思议

《佛学大辞典》 弥陀之名号,为恶人成佛之法,其功德之广大无边不可思议,故谓之名号不思议。

《佛光大辞典》 名号,指诸佛菩萨之称号。此处则指阿弥陀佛之名号;以其功德广大无边,不可思议,故称名号不思议。盖至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而蒙受称念名号之功德者,即得往生净土。又阿弥陀佛有无量寿(梵 amita^yus)、无量光(梵 amita^bha)之意,故南无阿弥陀佛亦译作归命无量寿如来(七字名号)、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九字名号)、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十字名号)等称。

 

七、名号实相法(译自《净土宗大辞典》)

阿弥陀佛之名号是实相之法,出自圣冏上人《释净土二藏义》二九所说。

即《观经》下品下生“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之文,圣冏上人如是释言:“问:文云‘诸法实相,除灭罪法’,何不说念佛功德?答:名号是名,佛体是体,实相是义,灭罪是用,且说总义,不违总名。名体义用,不即不离。或于秽土说相之名号,或于净土说即之实相,如是为显即相之真宗。佛能成就至极无生清净之名号,见生之浊水,立地即成无生之清水。名号实相,芦花明月,见生无生,不脱壳龙。”

此分二义而解释:一义者,名号与实相之关系,不过是本体与作用之异。二义者,相之名号与即之实相之关系,犹如芦花与明月,都是同一白色,就此以说明见生与无生不即不离之理由。

 

八、名号为体(译自《净土宗大辞典》)

阿弥陀佛之名号,是净土三经及《往生论》之本体。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良忠上人《往生论注记》言:“今经所诠,专在名号故也。所言体者,即是彼佛修生显得三身万德、总别功德,皆是佛体,则以此体,摄在名号。今经宗致,不出此意,故以佛名,以为经体。”

能庄严安乐国之阿弥陀佛所有功德即是佛体,其所有功德摄在于阿弥陀佛之名号中,此是净土三经所说结归之处。

又、阿弥陀佛之名号为《往生论》之体者,《往生论》言:“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此即寿光无量之名义者,名下之义;南无阿弥陀佛之佛名者,义上之名。因此,称名之人,如彼名义,乘第十八、十二、十三等三愿,易得往生阿弥陀佛之安乐国,是《往生论》之宗体。

 

九、“名”与“体”之关系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与阿弥陀佛之佛体,两者有相即不离不二之关系,略作说明。

一,名体相即。“名”者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体”者阿弥陀佛之法体,名所指之实体,“即”者不异。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等同阿弥陀佛之佛体,本身具备阿弥陀佛所有之全德全力,名与体,其作用不异,谓之“名体相即”。

二,名体不离。弥陀名号与弥陀佛体,此名之与体,并非各别,可谓“名外无体,体外无名”,两者关系彼此不离,亦即佛之名号本身,非离佛之实体而孤然别存,故名“名体不离”,亦云“名体相即”“名体不二”。

三,名体不二。佛之实体与佛之名号,如水与冰之不二,此谓“名体不二”。以何而言?谓佛体所有功德能力与名号所具功德能力,完全同一无差别,故言不二。

《往生论注》下卷说明弥陀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之理由而言:

诸法万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异法。

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蜜,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

如禁肿辞云:“日出东方,乍赤乍黄”等句,假使酉亥行禁,不关日出,而肿得差。

亦如行师对阵,但一切齿中诵“临兵斗者皆陈列在前”,行诵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抱朴子》谓之“要道”者也。

又苦转筋者,以木瓜对火熨之则愈;复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吾身得其效也。

如斯近事,世间共知,况不可思议境界者乎。

《安乐集》第二大门广施问答,亦同此说。

以弥陀佛名即是弥陀佛体故,弥陀佛名本身具备阿弥陀佛所有之全德全力,信而称念,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足众生一切志愿。

《大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易行品》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普门品》言(意):

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免诸灾难,得诸利益。

法然上人依《论注》之意,而提出“万德所归”之“名号观”而言:

念佛是胜,余行是劣,所以者何?名号者是万德之所归也。

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为劣也。

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栋梁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

又于〈大原谈义〉言:

至极大乘意者,体外无名,名外无体。

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大愿业力所构出,令万德让与行者;

他力难思巧方便,令一称超过众善。

知识广赞,猛火为凉风;

善友教称,金莲如杲日。

名号大利无上功德也。(转载)

 

〖三命通会算命口诀全篇(下)〗
算命歌诀(12)
凡五行怕太过相忤,如禄多则贫,马多则病,印多则孤,库多则虚。
生旺多无归宿,死绝多无激扬。
五行不可太相伤,不可太纯粹。贵人马多升擢,常人马多奔驰。
破要伤祸,空要空尽。
所爱者不可毁,所畏者不可旺。先畏后爱为福,先爱后畏为祸。
合多不发而媚,学堂多则无成。
贵人多则巽懦而无立志,禄马太显不可以贵人论。
贵人表里足不可以常人论。
四柱俱阳,口恶心善,四柱俱阴,狠戾沉毒。
拱要拱马,拱禄,拱贵,拱福神。不要拱刑,拱祸,拱岁,拱时。
阴阳贵在均协,病伤要有克制。
凡命丙辛壬癸见戊戌,则当途刃伤折挫。
壬子丙午丙午壬子水木精神,阴阳纯粹。
余位无助亦非常器,加以季秀之气,旷世无忌大德有容,乃丈夫也。
卯酉日出入之地,子午阴阳始分之宫。遇之者,令人往来不定,岁运亦然。
巳亥为两极之地,地天斡旋。寅申为三停之方,邮递往来,如人遇之多执不一。
丑未迟迟,辰戌速速。遇之令人执方,性不通变。辰戌有气,却能建立大事。
丙子人四柱有壬寅,是壬入丙家,克破不美。
庚子见庚午,是五鬼临门。
戊寅见甲寅,甲克其戊。戊寅随势克甲寅,是干支纳音,上下不和。
除别有福神,方为福力。
癸酉见戊寅,戊土克癸水,又金气向绝乡劫煞,元辰居中。
除得月令中秀气,方可为用,亦久而不佳。
庚午丁酉互旺互破,乃旺中破也,不可全为福力。
己未辛酉虽得食,却归死地,终久不佳。
乙丑乙未庚辰庚戌见戊寅大好运亦然。
经曰:如得刚金济,戊寅欲绝不绝成福力。
乙卯见戊寅,戊寅见乙卯,是大好命。
丹阳书云:三奇之际尚有虚声,死绝之中尤存生旺。
盖三合三奇,不合月分则不贵。
如甲戊庚有子午时方贵,乙丙丁有寅卯时方贵。
天元变化书云:乙丙丁正爱酉亥,更看纳音有无交涉。
又云:凡三奇三合带月令中秀气入贵格,亦不免庶出过房作赘。
又云:凡命见三合三奇,而本年不带在四孟。生而得四仲、四季。月日时四仲、四季同论。及胎月日互换干合或六合,而本命不带,皆各日掉太岁,多主离祖孤立,为人不得力少救助。却宜义居假合而立也,
贵命则多倚仗而升进。
凡四柱带三奇三合者,本身不是过房庶出,将来子孙必有过房庶出,随母之子。
古诗云:三合与三奇,清秀更饶肥,不为过房子,便是随母儿。
算命歌诀(13)
凡命前五辰为宅舍,若遇有气及吉神临之,主有好宅,门阀崇峻,子孙华显。
假令甲申人宅舍在丑,十二月生得,天乙临宅为吉。
若居无气及凶神临之,主其宅虚耗,破坏不完,祖业不守。
假令庚午人宅舍在亥,甲子旬亥落空亡,又遇劫杀临之为凶。余准此推。
命后一辰为破宅煞,若在破宅煞中,主无父祖产业或客死他乡。
又看宅纳音与本命纳音相生则吉。宅克身得好宅,身克宅必破散。
假令甲子金以己巳木为宅,二月生系宅旺合有好宅,以身克宅后当破落。
戊午火以癸亥木为宅,九月生宅冠带,十月生宅建,十一月生宅旺。
又值宅生克身必得好宅。若宅鬼旺中生者,有官则吉,无官则凶。
凡禄命虽有休旺,更论其宅以办吉凶。
沈芝云:宅怕犯破。
如甲子人以己巳是宅,如犯亥字其宅受破,命元稍薄,太岁冲年亦须破,须是为长方可断。
如丙子人得辛巳金为宅,遇乙亥流年之类是也。命好亦更动兴作方应。
凡命后五辰为田园,若居有气之乡又福神临之。主田园盈野仓库充实。假令甲子人田园在未,六月生土乘旺气,又逢天乙贵为吉。
若遇无气之乡又凶神临之,主田园瘠薄仓库空虚。
假令戊子人田园在癸未,六月生甲申旬,未落空亡。余准此例。
鬼谷遣文云:马无害【财破】禄无鬼【鬼克】食无亡【空亡】支合无元【元辰】干合无厄【六厄】旺无丧【丧门】衰无吊【吊客】妻无刃【羊刃】财无飞【飞廉】孟无孤【孤辰】季无寡【寡宿】体重须鬼,禄重须官。夫须少,妻须倍,吉须显然,凶须沉味。支干失和而塞,夫妇失时而凶。四柱主本,禄马往来,须分建破。天乙扶持,将德是冲,更办尊卑。有根而无苗实贫而尚可,甘食本气绝而花繁纵子,成而味拙至。
若贵神当位,诸煞伏藏,三元旺相,岂专神煞。
命中用煞,以五行为本,如五行得地无贵,煞而亦贵,虽有恶煞无害于事。若五行不得地,纵有吉煞,亦发不久,如冬月中花耳。
纳音者天地之舞数也,驿马学堂居长生之位,才能官职在旺相之乡,文章富贵处印库之地。如逢衰败则灭三分之一,更遇死绝则去十分之半。切忌空亡冲克,不宜刑害吞食。故同源相成,则天地舞全基本强壮。【同源相成质数为上应数次之】同类相伤,则支神气散理无复合【同类相伤如丁未刑丁丑之类】管辂曰:五行互旺,虽冲气完。五行相克,虽合气散,此之谓也。
或问人生,有始终功名富贵,有一旦崛起忽然骤兴,有始终剥落而中间奋发,有半世淹寋而晚年成就。其故何也?
答曰:莫非命也。其始终富贵,乃柱中身主专旺,其所用吉神或官印财食,俱各带禄得令,不偏不党,无刑冲克害。出门行运步步皆吉,故能成材能振耀。绍前人之基业,立当代之功名。不招谗谤不致伤害,保其终始,是命运生旺,体用俱得故也。
其一旦崛起忽然骤兴,由柱中所用贵神,悉皆得位乘旺,又且合格。奈日主无力,不能胜任其福,所以劳困堰寋。倏逢好运,生扶日干,得其强健元命,用神方为我用。我因乘之,虎啸风生大发富贵。是偏气乘和,衰以遇旺,故迎吉而发,前后迥异。
亦有日主强旺,五行煞纯不杂。奈根本原无制伏,富贵不成。惟待运来制伏煞神,化为权柄,功名显达出类超群,制神力旺发福非常。所以骤兴。由贫贱而至极品,全由行运得地方见其兴,如运不至即常人耳。
其始终奋发而中间剥落者,乃柱中日主健旺,用神亦旺,各相力停。为富室朱门之贤子,及其长大成立,要逢好曜。若大运加临元命,见其财而夺之,因其官而伤之,临其印而坏之,逢其食而枭之。遭际此运祸不胜言,所以盛年见倾而不发。
如其恶运一去,又逢好运扶持,使用神一新。譬如枯苗得雨,勃然而兴。鸿毛遇风,飘然而举,不可御也。
若半世淹蹇,晚年成就,乃四柱身强,阳刃比肩,又各争旺。惟财官煞神等物虚浮,轻少无力而成功名。出门行运又非作福之地,所以一生,饥寒劳苦剥落,直至晚年。
顿逢好运,补起财官煞神等物,假煞为权,制伏阳刃。或得权贵而显扬,或起资财而发福,当随五行清浊,以其所遇之运别之。
嗟夫穷通有命,富贵在天,孔子有是言也,岂人智力所能移易乎哉。
算命歌诀(14)
或问兴亡生死?
答曰:凡人命中有煞为用,煞神未制,则为白屋穷途之人,或作豪门卓荦之士,要逢制伏运,假煞而兴。
切不可脱制伏运,一入财乡财能党煞,再遇流年财煞助旺,并力为殃,身主孤寒。克害轻则倾家徒流,重则刑弃其身。煞神并合凶亡可畏,如此阳刃同论。
又有柱中月令,正气官星为一生富贵,惟逢财印则利。官星喜财旺以生之,印旺以护之。故令其人能行仁布德,纬国经邦,权重爵高。
之后煞神得位,岁煞并临,官化为鬼,丧身必矣。
不行煞运或行伤官运,又无印绶制之,伤官得地贵禄遭伤。丧妻克子,剥职生灾,更遇流年党他,必致身亡惨恶。
如有高见明识,知进退存亡之机,而保其身者,不遭非横,亦自己恶疾而终。
又有柱中所专用神,无官煞气,惟偏正财旺。财神当道,隐隐兴隆,积财聚富,但少贵耳。再看行运何如?如逢官禄旺乡,富贵双全。
设有不幸,财神脱局,阳刃相逢,更遇流年冲合阳刃,财神尽伤元命衰绝,阳刃生灾败亡必矣。
生死则以格局论:
如印绶见财,行财运又兼死绝,必入黄泉。柱有比肩,庶几有解。
正官见煞及伤官刑冲破害,岁运相并必死。
正财偏财见比肩分夺,阳刃劫财,岁运冲合必死。
伤官之格,财旺身弱,官煞重见,混杂冲刃,岁运又见必死。有制则伤残。
拱禄拱贵填实,又见官煞,劫亡冲刃,岁运重见即死。
日禄归时,刑冲破害见七煞,官星空亡冲刃必死。
煞官大忌岁运相并必死。
其余诸格并忌煞及填实,岁运并临必死。
会诸凶神恶煞,勾绞、元辰、亡神、劫煞、吊客、墓、病、死宫诸煞,九死一生。
财官太多身弱,元犯七煞身轻,
如丙丁日干,年月时庚辛,加酉运或庚辛年必死。
甲乙日干,庚辛月时夹杂,年运见庚辛必死。若有救则吉,无救定凶。
五行神煞,金多夭折,水盛漂流,木旺则夭,土多痴呆,火多愚顽,太过不及作此论。一不可拘,二须敢断,求其生死,决定无疑。
至若五行生死:
如壬日生在二月行申运即死,生在七月行卯运即死,乃遇生怕死,即死怕生。造化与人事一也,须并看之。
尝谓人之生死,年月日时俱皆前定,姑举一二。
如定兴张易金,嘉熙二年仲秋,以儿妇马睦阁临盆,乞灵宝泉寺当境神梦,金狗、玉鸡、黄羊、青犬次第而至逮生勇九。淮王则戊戌辛酉巳未甲戌八字,果应淮王云孙壅七公相。
亦占嗣于江文通祠,梦始出疲赤犬,再见肥黄狗在路傍,及白马立平地木左复睹赭猪联咬犬尾入屋,上土公相。自忖度乃丙戌戊戌庚午丁亥年月日时成化。岁次暮秋朔后夜半甫生子果验。
又元文式五师生大德,丁未岁正月十七日壬午申时,至明洪武己未元旦,梦中得黄羊触数七十有三至斯际果逝。
其子式敬筹六老,梦数白兔入内,姜沉闺怀,及顺帝十一年仲春甲辰眛爽产淑,正求二者四柱皆辛卯,后人有记云历周,追忆古人心,仰止高山,直到今睆兔两只生梦兆,四重辛卯又逢阴。
又白鸡、银鼠应辛酉、庚子之祥,白鸡在酉值太岁不起之兆。
由上数事观之,人之生死信前定矣哉。
若尹子常梦,巳达午厄寅灭,后见蛇入得金,坠马虎啮皆符。
孝介经三叟梦达逵,逢乙巳对局至成化,三十一年周,是干支登耋寿。四月望日进宣义郎,秩孙干父亦同前。梦后复以正德四年乙巳仲夏,遂升卫侯。又古人祈梦问子孙于土地神,得诗云:犬羊父母青龙子,赤马黄驹与白鸡,孙虎曾同翁属肖丙隆一气,应多齐解者。以其伯子生甲辰,仲子生丙午,叔子生戊午,季子生辛酉,长孙生寅,曾孙生丙戌,推算皆验。是一家祖父子孙,其生皆前定也。
又古人祈嗣社庙,神示诗云:左龙右虎赤同方,只怕炎猴及木羊,三十八年生死隔,风云际会总无常。其后生死年月日时,无不符验。
古人谓饮啄莫非前定,况功名乎!况生死乎!况子孙乎!彼不知命而妄图者,其不为鬼神所笑者几希。

阿难尊者宿世供养沙弥,缘此福故而得无量总持(地藏论坛佛教APP)
阿难尊者宿世因供养沙弥令其安稳专心勤加诵经,缘此福故而得无量总持闻佛所说,一言不失。
===================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诸比丘,咸皆生疑:“贤者阿难,本造何行,获此总持,闻佛所说,一言不失?”俱往佛所,而白佛言:“贤者阿难,本兴何福,而得如是无量总持?唯愿世尊!当见开示。”

  佛告诸比丘:“谛听着心!斯之总持,皆由福德。乃往过去阿僧祇劫,尔时有一比丘,畜一沙弥,恒以严敕,教令诵经,日日课程,其经足者,便以欢喜,若其不足,苦切责之。于是沙弥,常怀懊恼,诵经虽得,复无食具,若行乞食,疾得食时,诵经便足,乞食若迟,诵则不充,若经不足,当被切责,心怀愁闷,啼哭而行。时有长者,见其啼哭,前呼问言:‘何以懊恼?’沙弥答曰:‘长者当知!我师严难,敕我诵经,日日课限,若其足者,即以欢喜,若其不充,苦切见责。我行乞食,若疾得者,诵经即足,若乞迟得,诵便不充,若不得经,便被切责。以是事故,我用愁耳。’于时长者,即语沙弥:‘从今以往,常诣我家,当供饮食,令汝不忧,食已专心勤加诵经。’于时沙弥,闻是语已,即得专心勤加诵学,课限不减,日日常度,师徒于是,俱同欢喜。”

  佛告比丘:“尔时师者,定光佛是。时沙弥者,今我身是。时大长者,供养食者,今阿难是。乃由过去造是行故,今得总持,无有忘失。”

  尔时诸比丘,闻是说已,欢喜信受,顶戴奉行。

——《贤愚经》卷第十

阿难因宿世供养沙弥令得沙弥得安诵经,缘是福报愿求来世聪睿博达多闻不忘。因此福愿世世所生明识强记。
===============================
昔无数世时。有一佛图。中有沙门数千余人止住其中。遣诸沙弥数百人行分卫供给众僧。日输米一斛。师便兼课一偈。有一沙弥。时过市中行且诵经。时肆上有贤者。见沙弥行诵。礼而问曰。道人行何所说。答曰。分卫给僧兼诵一偈。贤者又问。若无事可诵几偈。答曰。可得十余偈。又问。分卫几日。曰九十日。当输九十斛米。贤者谓诵道人。但还安意诵经。我当相代出米。沙弥大喜。贤者与米九十斛。还报师已便闲读经。经三月通千四百偈。启师。诵经已讫。要当诣檀越家试之。师即听。诣贤者所报曰。蒙君重惠得安诵经。今经已止故来说之。沙弥诵文句。流利无有踬碍。贤者欢喜稽首为礼。愿我来世聪睿博达多闻不忘。因此福愿世世所生明识强记。及到佛出世现为弟子。名曰阿难。常侍世尊特独辩通博闻第一。师曰。时贤者今阿难是。夫劝助学者志求愿功德不虚。缘是福报随愿而得如是也。须弥山南有一大树。高四千里。诸钵叉鸟栖宿其上。树常不动。有小鸟形类鹑鴳。住止其上。树即振摇。钵叉鸟语树神言。无知我身将重而初不动。小鸟未宿反更振动。树神言。此鸟虽小从大海底来纯食金刚。金刚为物所堕之处无不破坏。所以大怖不能自安。经以为喻。若有凡人解深经一句口诵心念。身中三毒四魔八万垢门皆不能自安。何况博采众法为世桥梁者也。《杂譬喻经》

阿难宿世因缘。阿难宿世造诸善根,藉彼善根乞种种愿,而得成就如今贤者阿难。
========
又于一时。长老阿难。被诸梵行大德人辈劝请。令彼奉侍世尊。从尔已来。尽心尽力。意行调适。如来所说。悉皆受持。从如来口所闻之事。或世间事。或出世事。悉能受持。永不忘失。若有人来咨问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欢喜。以是因缘。世尊集众。告诸比丘。作如是言。汝诸比丘。于我声闻弟子之中。多闻利智。侍者之内。阿难比丘。是其人也。时诸比丘。白佛言。世尊。长老阿难。于往昔时。造何善根。藉彼善根。今生释种大豪姓家。巨富饶财。大有势力。乃至一切无所乏少。复以何业。今得出家。受具足戒。得诸圣法。若闻世间出世间事。永不忘失。若有诸人来问所疑。亦悉能令彼心欢喜。世尊复记谓诸比丘。若知于我声闻弟子多闻智慧强记不忘最第一者。此即阿难比丘是也。作是语已。佛告诸比丘。我念往昔。过去世中。久远之时。还于此处波罗奈城。有王治化。名曰梵德。彼王尔时生于二子。一名喜根。二名婆奴(隋言月)。二子之内。喜根为大。其大子者。本性调善。贤直柔和。多有慈心。畏惧诸罪。厌离爱有。其彼王子。见其城内为诸王事之所逼切。悬官苦恼。杀害无穷。多有系闭。所谓枷锁杻械囹圄。地牢固禁。斩截手足。割其耳鼻。挑其眼目。既见此事。遂作是念。我之父王。百年已往。我身云何当治王位。我今知用如此王位。欲作何事。及我身命。亦知何用。所以者何。今见一切诸众生辈。以种种苦逼切其身。如我今者。不如舍家出家修道。作是念已。诣父母边。白言。父母。我欲舍家出家修道。

尔时父母。报其子言。汝身是我所爱之子。不离心意。瞻看无厌。我等宁死。不能别汝。我等但使身命存在。终不相放。如是再过。喜根童子。白父母言。父母当知。我今必定舍家出家。唯愿父母。哀愍许我。如是数数咨请父母。而彼父母。遂即听许舍家出家。而告之言。汝是我子如汝所乐。随汝意也。尔时梵德喜根王子。以其父母许得出家。至于他日。舍家剃发。次第修道。而悟缘觉。能作神通变化之事。放光放水。回天动地。兴云致雨。如是等事。皆悉能办。彼辟支佛。作如是念。我为何事。而得出家。如是之事。我今已办。已得己利。所作已办。我今可往本生之地。怜愍父母诸眷属故。及余众生。令作福田。

尔时喜根辟支世尊。次第游行。至波罗奈。至彼国已。依住彼城父王梵德庵罗林内。

尔时梵德。传闻他说。喜根童子。已成大仙。还来于此。住我境界。我今可往至喜根边。显现于彼。问讯慰喻。时梵德王。以大势力。严盛威风。示现神德。从城而出。有四兵众。前后围绕。

尔时喜根尊者辟支。遥见父来。而作是念。此诸人辈。梵德王等。大有威力。我慢贡高。我若随宜。在彼前者。梵德王等。必不敬我。作是念已。飞腾虚空。现诸神变。坐卧经行。半身放烟。半身出火。身上放火。身下出水。示现如是种种神通。

时梵德王。诸臣百官。见彼尊者大圣辟支飞腾虚空现诸神变。彼等见已。作如是念。我之童子。虽舍王位今得出家。已成大仙。有大威德。有大神通。其心尔时即大欢喜。踊跃无量。遍满其体。不能自胜。诣彼喜根辟支佛所。王既渐进。佛复下空。王到其所。欢喜敬仰。时辟支佛。下住地上。即便坐于所敷之座。

尔时梵德。到辟支边。顶礼佛足。却住一面。坐一面已。时辟支佛。少说诸法。令王欢喜踊跃无量。显示善事。

尔时大王。从辟支佛。听闻法已。欢喜踊跃。白辟支言。善哉大仙。今受我请。常住我家。我为尊者。当作伽蓝经行房窟四事供养。心所乐者。悉皆办与。若欲哀愍诸众生故。村落城邑。欲行乞食。任意所行。我不障碍。辟支佛尊。默然而受父王所请。于时彼王。见彼尊者喜根缘觉默然受请。即办种种诸供养具。经行房窟。四事供养。悉持施与。自余须者。一切办给。

尔时喜根辟支仙人。为欲怜愍诸众生故。入城乞食。如此之时。即得入城。其月王子。日别至于喜根仙人辟支佛边。承事供养。于诸法中。心有所疑。时时往问彼辟支佛。其辟支佛。或被婆奴王子所问。默然不答。唯于诸指。出其光炎。尔时婆奴。作如是念。此辟支佛。大有神通。而无才辩。

尔时喜根尊者辟支。告婆奴言。婆奴王子。汝来出家。汝今若其不肯出家。我定知汝命终之后。必堕恶道。若其出家。汝亦应当成就大仙。有大神通。尔时婆奴。诣向父母。白如是言。善哉父母。喜根仙人。今已出家。我今意欲随出家也。唯愿父母。哀愍许我。而彼父母。遂不许可。婆奴王子。犹故数数至彼喜根仙人之所。承事供养。其辟支佛。复数语彼婆奴王子。汝当出家。婆奴王子。复报兄言。父母今日决不听我舍家事云何也。

尔时王子婆奴。面上色相。出现于七日内必当命终。尔时喜根辟支仙人。告婆奴言。汝来婆奴。汝必当须舍家出家。何以故。汝熟相现。于七日内。必当命终。尔时婆奴。至父母边。白言。父母。唯愿放我舍家出家。

尔时喜根辟支世尊。亦即诣向自父母边。白言。父母。汝等当放婆奴出家。所以者何。其相出现。七日之内。定当命终。以此因缘。父母必当与彼别离。以是定故。宁放出家。在于法内。取于命终。莫令在家取命终也。父母报言。婆奴王子。于七日内。必取命终。与我别者。我今当许舍家出家。

婆奴王子。当于尔时即剃须发。着袈裟衣。其出家已。于七日中。供养恭敬。事彼喜根。时辟支佛。教授威仪。过六日已。至其七日。定知命终。哀愍彼故。从坐而起。飞腾虚空。经行坐卧。放烟放火。隐身不现。种种神通。婆奴仙人。见彼喜根辟支佛尊。于虚空中。现于种种神通变化。见已心生欢喜踊跃。遍满其体。不能自胜。合十指掌。顶礼向彼辟支佛尊。既顶礼已。发如是愿。愿我来世。恒值如是辟支圣人。或胜此者。彼所说法。愿我闻已。悉令通解。又愿我身。于彼圣人。得为侍者。供养彼圣。又愿来世。得诸神通。所有威力。皆如此佛。若有来问我之义者。我悉为解。令彼欢喜。又愿生生世世之中。不在恶道。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等比丘。若有心疑。于彼之时。婆奴王子。于七日内。供养于彼辟支佛尊。受教法者。莫作异见。此即阿难比丘是也。于彼之时。婆奴王子。以欢喜心。供养喜根辟支佛故。以彼业报。今得生于释种之家。而于彼边。乞如是愿。愿我生生世世之中。不堕恶道。以彼业报。所生之处。不曾堕于恶道之中。唯生人天。流转往反。受大快乐。而于彼时。复作是愿。愿我来世。值遇如是教师圣人。或胜此者。彼所说法。愿我一闻。即得知解。以是业报。今得值我如是教师。又于我边。而得出家。受具足戒。得诸圣法其于彼时。乞如是愿。愿我来世。若当值遇如是教师。我于彼边。得作侍者。供养彼圣。藉彼业报。今于我边。得作侍者。供养于我。其于彼时。又乞是愿。我于来世。得大神通。得大威力。藉彼业报。今得成于如是大圣。得大威力。其于彼时。又乞是愿。若有人来问所疑者。我悉为彼分别解说。令心欢喜。藉彼业报。今日阿难。有人来问心中所疑皆悉为解。令心欢喜。

尔时佛复告诸比丘。作如是言。汝诸比丘。我念往昔。久远之时。波罗奈城。其城有一大富长者。名曰僧萨陀那(隋言王安)。其彼长者。大富饶财。多有生业。犹如毗沙天王无异。家中日别恒有五百辟支佛。来向其家食。其时而有一辟支佛所持之钵。下底尖小。如牛乳形。其钵所安。或在草上。或帘箔上。随即倾倒。不得安住。彼时长者僧萨陀那。有一女子。可喜端正。女相具足。其女见彼辟支佛钵倾倒不住。即自脱钏。奉辟支佛。而白之言。唯愿大仙。取此钏用安其钵下。尔时彼仙。为怜愍故。即取此钏。用安其钵。而彼钵盂。遂不倾动。于时彼女。既见此钵更不倾动安住钏上。欢喜踊跃。遍满其礼。不能自胜。心发是愿。如此仙人安钏上。不倾不倒。我于来世。所闻如是。若世间事。出世间事。悉令忆持。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等比丘。若有心疑。于彼之时。长者家女。今为谁者。莫作异见。此即阿难比丘是也。由于彼时。以欢喜心。自脱手钏。以奉尊者辟支仙人。安置钵器。因发是愿。如此仙人。以钵安钏不倾倒故。愿我来世。若有所闻。若世间事。出世间事。悉皆忆持。永不忘失。由彼业缘。今所闻事。悉不遗忘。
《佛本行集经》
阿难尊者宿世供养沙弥,缘此福故而得无量总持
https://t.cn/A6M9lAOe
(出处: 地藏论坛-佛教APP)#佛教# #地藏论坛# #地藏论坛佛教app# #佛教APP# #阿弥陀佛# #佛法看世间##佛教音乐##佛教[超话]##世界佛教论坛超话#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直播预告#三月兽联合模玩达人——阳台哥high翻你的#双十一# !提前祝大家假期快乐[打call]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今晚将于【穷人模玩社直播间】进行直播哦今晚
  • #完美世界清漪[超话]# #完美世界清漪# #清漪1221生日快乐# #完美世界月婵#『Day20』昊漪大婚你最期待的剧情 洞房之夜,石昊调戏清漪[污][
  • 如果能看到的话,我想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为“我们”写下的这一场童话,成年人的世界单纯的快乐好难,可是当我听到“你们”的好消息时,我快乐得甚至抑制不住想要原地打
  • [挤眼][哈哈][来]想来想去,都是想你别人的心都在左边,我不一样我的在你那里想和你说,今天的云和你,都十分可爱仍然有开在泥泞里温柔的花,有明晃晃的夏天,我喜欢
  • 但是,你付出了你想经历的那段时光,那便有价值。现汉真的让我想哭了 老师可能为了捞人 平时分给得很高 但期末成绩却是真实的 没想到我这次只考了69[伤心] 狠狠心
  • #热门楼盘推荐#【正定县正顺府】价格:约10000元/㎡起全部户型:三居室(110~169㎡)楼盘概况:正顺府位于正定新区阳光路78号(太行北大街周汉河畔),本
  • 从前,这里住着一位心地善良的莽女,在一个干旱的季节,她放牧时看到一头白色犏牛翻开一块扁平的石头饮水的情景;为了使广大牧民和牲畜都能饮到水,她就打开了这块石头,石
  • #JohnBarrowman[超话]# 大家好或许没人会看这个荒凉的超话但是想来分享一点东西……本人是囧宝边缘小粉丝,平常也没关注他的行程,但是前段时间看到他会
  • 我:幫我卡半身經紀人:喔我:感謝妳經紀人:我覺得我真的很會拍我:(打冷顫)..........整理照片完之後我準備去磨刀滅口囉(不要攔我)我在大明星身邊的日子~
  • 没有什么比“土地第一拍”更能代表中国房地产前世今生的“前世”在先行示范区征程开启之际,32年前土地第一拍再聚首,意义非凡!四十年斗转星移 弹指一瞬间深圳从一个贫
  • 我四十年前就学打坐,读初二那年父亲就教我了,那时没任何境界,打坐几乎无效。我四十年前就学打坐,读初二那年父亲就教我了,那时没任何境界,打坐几乎无效。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录出) 法比量者:谓以相邻相属之法,比余相邻相属之法。 如属无常,比知有苦。以属苦故,比空无
  • 从“今天我就16岁了,好开心啊”全球唯一定制水晶卫衣和惊艳的一句“你的姿态你的青睐”到现在,从16岁到22岁,你说“想成为你们的骄傲”“从前都是你们保护我,现在
  • 2、馒头、面包对胃刺激小,但不能多吃;面包建议选择少油少糖。 30、少喝带气饮料,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我成年女大衣柜正常大小礼包齐全新季节已毕业~可不可以来一个成年的女孩子一起玩鸭[爱你]再寡下去我真的要被室友绑架去玩王者了呜呜呜[苦涩][苦涩]只要有话题我觉得
  • 在这篇文章中,克里斯认为俄乌冲突的根源是北约违反不再东扩的承诺,同时将美国援助乌克兰400亿美元武器,评价为是美国“陷入了无节制军国主义的死亡漩涡,在道德、政治
  • #赵美延POWER主唱# [女孩儿]#赵美延盛世美颜# 【TWI】221108TWI更新美延相关 /kr_now 迷你五辑团购汇总: 美延个人IG
  • 南京首个拥有无边界挑空游泳池的WILL S健身会所、南京首个拥有球幕的CGV星聚会影城、南京首个似“情调酒吧”的星聚会KTV、首次登陆南京的美国快时尚FOREV
  • #刘宇宁小林暖宝宝代言人# [打call]#刘宇宁我们的歌# [世界微尘里]#摩登兄弟[超话]#哥早啊。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依赖我哥啦@摩登兄弟刘宇宁 眼泪逃出来
  • 戳图了解↓#达州新闻#【今起报名,达州法院系统,检察院系统共招录54名公务员】25日,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布了2022年四川省法院、检察院系统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