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徐孙铭

一 、达摩禅之贡献

达摩禅对于早期中国禅宗建立的贡献,大体有三:

第一 ,以《楞伽经》和
“ 二人四行 ” 论为立宗之旨。 

《楞伽经》
以 “ 佛语心晶 ” 为篇名,
即以直指如来心地为宗旨。

苏轼《楞伽经后记》说: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先佛所说微妙第一真实了义,
故谓之佛语心晶。”

蒋之奇为苏拭书
《楞伽经》作序说: 
“ 昔达摩西来,
既已传心印于二祖,
且云吾有《楞伽经》四卷,

亦用付汝,
即是如来心地要门,
令诸众生开示悟人。

此亦佛与禅并传,
而玄与义俱付也。”

“ 佛与禅并传,
玄与义俱付 ”,

正是以
《楞伽》传宗的达摩禅之宗旨。

第二 ,以 “ 壁观 ” 为独特的修持法门。 

《景德传灯录》说:
达摩 “ 初居少林寺九年,为二祖说法,

只教曰:
外息诸缘,
内心无喘,
心如墙壁,
可以人道。”

这种
“ 面壁而坐,
终日默然,
人莫之测,
谓之壁观 ”,

即是达摩禅法之一大特色。

第三 ,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师徒口耳相传为传授方祛。 

“ 慧可种种说心性理道未契,
师只遮其非,
不为说无念心体。

慧可曰: 
‘ 我已息诸缘。’

师曰: 
‘ 莫不成断灭去否 ?’

曰: 
‘ 不成断灭。’

师曰: 
‘ 何以验之,
云不断灭 ?’

可曰: 
‘ 了了常知,
故言之不可及。’

师曰: 
‘ 此是诸佛所传心印,
更无疑也。’”
( 同上 )

这种师徒授受,
不依靠文字语言,
只凭自心 “ 了了常知 ” 的证悟,

就是达摩传宗的主要方法。

嵩山少林寺正以达摩祖师禅的诞生地为主要特色,

在中国禅宗史上写下最早、
且又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光辉一页。

二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异

达摩禅究竟

《般舟三昧经》的禅法有无联系?

笔者认为,
二者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且多相近、
相通之处。

《般舟三昧经》
又称
《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

异译为
《跋陂菩萨经》。

是阿弥陀经典中的最早文献, 
“ 净土三经 ” 的最早先驱。 

“ 般舟三昧 ”
作为禅定的一个法门,
主要讲在特定的时间内
( 七天七夜

九十天 )

经行不息,
除用食外,

步步声声念念唯在阿弥陀佛,
念佛而见十方现在佛站立面前。

这种以
《般舟三昧经》
为主要经典,

以口念阿弥陀佛而修禅定的法门,
即叫般舟三昧,
也可以叫念佛禅。

此经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左右编纂,
流行中土者,

前后有七个译本,
以支娄迦谶于后汉灵帝光和二年
( 179 )
10月8日于洛阳译出的
《般舟三昧经》
最有价值。

般舟三昧法门

达摩禅主要区别有三点:

第一 ,般舟三昧强调念佛而修禅定,

达摩禅则主张 “ 壁观 ” 而修定 

《般舟三昧经》说:
“ 是菩萨用是念佛故,
当得生阿弥陀佛国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
如是为念佛。”

以念佛作为
“ 得空三昧 ” 的助缘,
达到 “ 生阿弥陀佛国 ” 之目的。

而达摩禅则以 “ 壁观 ” 而修定,

即《景德传灯录》所载
“ 心如墙壁,
可以人道 ”。

达摩人嵩山少林寺,
终日面壁。

时人不解其意,
称其禅法为面壁婆罗门。

他通过 “ 凝住壁观 ”,
而悟凡圣等一、

与理冥符、
寂然无为,
证悟此心即佛。

虽然念佛三昧以念佛人定而见佛,

达摩禅以
‘‘ 壁观 ”
而悟自心是佛,

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

而悟人之途径则有区别。

第二 ,般舟三昧主张有相观想,

达摩禅主张 “ 四念处 ” 的无相观想   

《般舟三昧经》说:
“ 菩萨当作是念:
诸佛悉在前立,
当具足念诸佛端正,
悉欲逮见一一想

…… 复更作念:
佛亦不用心得,
亦不用身得,
亦不用心得佛,
亦不用色得佛。

何以故?

心者佛无心,
色者佛无色,
不用是心色,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念佛三昧必须从有相观想人手,
通过念佛观想诸佛立在面前,

见到诸佛妙相庄严,
同时又不执着于有相;

还说:
“ 一者自观身、
观他人身。

自观身、
观他人身者,
本无身;

二者自观痛痒,
观他人痛痒。

自观痛痒、
观他人痛痒者,
本无痛痒;

三者自观意、
观他人意。

自观意、
观他人意者,
本无意;

四者自观法、
观他人法。

自观法、
观他人法者,
本无法。”

这四种观法
( 观自身他人身、
自他痛痒、
自意他人意、
自法他人法 ),

即 “ 四念处 ”;

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
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

是以慧观的力量,
使心安住于道法上,
使正而不邪。

而达摩禅则注重
“ 四念处 ” 的无相观想,

尤其是通过会心、
悟心而求安心,

也就是 “ 觅心不可得 ”,

而悟无常、苦、无我、不净,
从而得到解脱。

第三 ,般舟三昧以见佛为最高境界,

达摩禅则以 “ 无所见 ” 为其精髓 

《般舟三昧经》说:

“ 菩萨如是持佛威神力,于三昧中立,

在所欲见何方佛,欲见即见。”

修此定而见佛是最高境界。

当然, 
《经》中也反复叮咛,
见佛也不应执着, 

“ 菩萨见佛不当着 ”。

而达摩禅更以
“ 无所见 ”
为见作为最高境界。 

《景德传灯录》载:
达摩 “ 欲西返天竺,

乃命门人曰: 
‘ 时将至矣,
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

时门人道副对曰: 
‘ 如我所见,
不执文字,
不离文字,
而为道用。’

师曰:
‘ 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 
‘ 我今所解,
如庆喜见阿佛国,
一见更不再见。’

师曰: 
‘ 汝得吾肉。’

道育曰: 
‘ 四大本空,
五阴非有,
而我见处,
无一法可得。’

师曰: 
‘ 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后依位而立。

师曰: 
‘ 汝得吾髓。’

乃顾慧可而告之曰: 
‘ 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
展转嘱累而至于我,

我今付汝,
汝当护持。’”

这个关于修禅境界对话的传说,

实际上把修祖师禅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对于文字不离不执;

第二层次,突破禅关而顿悟;

第三层次,无一法可得;

第四层次,会心微笑。

这显然是以
无所见、
无所得、
无所悟为顿悟的最高境界。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
在修禅定的途径和方法、

观想是否有相、

修定以什么境界为高这三个方面,

般舟三昧与达摩禅是有一定区别的。

正因为如此,

传为达摩所作的
《少室六门集》

第二《破相论》

即排斥称名念佛说: 
“ 诵之与念,
义理悬殊,
在口曰诵,
在心曰念。

…… 诵在口中,
即是音声之相,
执相求理,
终无是处。”

达摩之时念佛禅尚处于胚胎之中,

这不可能是达摩的思想,

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达摩禅与般舟三昧的差异,

它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三 、达摩禅与般舟三昧之同

然而,
从根本上讲达摩禅与般舟三昧
( 念佛禅 )
是一致的。

二者有不少相同、相通之处。

第一 ,达摩禅的 “ 理人 ”

念佛三昧的 “ 无所着 ” 之一致  “ 二人四行 ”,

被教内外公认为是达摩的正统思想。

其中二人的 “ 理人 ” 说:
“ 藉教悟宗,
深信众生同一真性,
客尘障故。

令舍伪归真,
凝住壁观,
无自无他,
凡圣等一,
坚住不移,
不随他教,
与道冥符,
寂然无为,
名理人也。”

达摩禅虽然不主张有相观想,
但也不排斥经教。

它借助经教,
通过一心专注地观想的
“ 凝住壁观 ”,

达到
“ 与道冥符,
寂然无为 ” 的境界,

这与般舟三昧
( 念佛禅 )
是殊途同归的。

般舟三昧虽然作 “ 有相观想 ”,
但经中反复强调不着于相: 

“ 菩萨见佛、
不当着,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当着。

何以故?

着者为烧身。

见佛但当念其功德,
当索摩诃衍。” 

“ 菩萨于三昧中不当有所着,
不着者疾得是三昧。”

之所以不应当执着于相,
是因为 “ 缘起性空 ” 之故:

“ 一切法本无所有,念有,因着;

无有,反言有,亦着。”

《佛印品》
第十六还连续以19个 “ 无 ” 的 “ 佛印 ” 来否定对于有相、有求的执着。 

“ 何等为佛印?

所识不当行,
无所念、
无所求、
无所想、
无所着、
无所愿、
无所向生、
无所适、
无所生、
无所有、
无所取、
无所顾、
无所往、
无所得、
无所有、
无所结、

所有尽、
所欲尽、

无所从生、
无所灭、
无所坏、
无所败,
道要道本是印中。”

可见,
达摩禅之
“ 寂然无为 ”

“ 理人 ”

与般舟三昧的
“ 无所着 ”
精神完全一致,

都是对观想的主体以及作为观想对象的客体之否定。

第二 ,达摩禅的“ 行人 ” 与般舟三昧 “ 修四事 ” 的一致性 

达摩 “ 二人四行 ” 论,
其中 “ 行人 ” 即 “ 四行 ”:

报冤行、
随缘行、
无所求行、
称法行。

报冤行,
又作报怨行,

即对于苦、穷、冤、害都能甘心忍受,无怨无悔。

随缘行,对于顺境、逆境、喜乐、得失,不喜不忧,随缘而行。

无所求行,
即舍弃一切,
无所执着,
包括舍弃自身,安心无为。

称法行,
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自利利他。

这都是针对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苦等八苦而提出的修定解脱法门。

般舟三昧主张: 
“ 用念佛故得空三昧 ”, 

“ 持是行法故,
致三昧便得三昧,
现在诸佛悉在前立。”

又主张持 “ 四事 ” 疾得三昧: 
“ 菩萨有四事疾得是三昧。

何等为四?

一者不信余道;
二者断爱欲;
三者如法行;
四者无所贪生,
是为四。

菩萨疾得是三昧。”

这 “ 四事 ” 中, 
“ 如法行 ”
相当于达摩禅的 “ 称法行 ”;

“ 无所贪生 ”,
相当于
“ 无所求行 ”; 

“ 断爱欲 ”
相当于
“ 随缘行 ”; 

“ 不信余道 ” 以及 “
不自说身善,
亦不说他人恶,

若有骂者,
若有刑者,

亦不得恚,
亦不得恨,
亦不得懈 ”,

则与 “ 报怨行 ” 相近。

可见,
达摩
“ 四行 ”
与般舟三昧
“ 四事 ”
是大体一致,
非常相近的。

第三 ,达摩 “ 觅心了不可得 ”

般舟三昧
“ 是法无所有,本无 ” 相通 

#天地劫[超话]#
《天地劫:幽城再临》8月18日版本更新前瞻

暗逐萤光,九州山河,半壁星芒半壁幽煌。梦窥蚀隙,故里幽都,杀机密布步步皆殇。

【梦回仙剑-首领挑战开启】
刀剑辉映情难禁,恩怨纠缠叹无份。千里烟波寻踪影,神魔乱舞乱烟尘。
➤开启时间:8月18日10:00-8月31日23:59
➤活动期间,通过挑战首领获得积分,赢限定头像框「嫣然顾」、灵蕴石、御·太玄石、魂光等丰厚奖励。

【限定召唤-暗逐萤光】
她是生于幽垠的娇花,是淬了毒的利刃;她是没有躯壳的半魂,是为世不容的异端。她们孑然一身,挣脱尘世的旋涡,反抗宿命的枷锁,邂逅臻至的美好。
➤开启时间:8月18日10:00-8月31日23:59
➤限定召唤-暗逐萤光开启,绝品英灵黎幽&绝品英灵宇韶容召唤概率提升
本次限定召唤包含全新「时之砂」机制,消耗「时之砂」可对本活动中两名UP限定英灵的「形外三魂」进行相互转换,详情请见下文说明。
➤您在本活动中召唤出UP英灵前,若该UP英灵已经6星(或拥有可以升满六星的形外三魂),则在本活动中您每召唤出1次该UP英灵,都可以额外获得一枚「时之砂」道具。
消耗「时之砂」与一名UP英灵的「形外三魂」,可转换为另一名UP英灵的「形外三魂」。除了可以对召唤内限定英灵进行相互转换外,消耗「时之砂」也可兑换为商坊货币「星之彩」。
例如:如您已拥有6星绝品英灵黎幽(或5星黎幽及黎幽「形外三魂」*180),在「暗逐萤光」限时复刻召唤中获得黎幽「形外三魂」*60,此时,您将额外获得道具「时之砂」*1。消耗黎幽「形外三魂」*60+「时之砂」*1,即可转换为另一UP英灵宇韶容「形外三魂」*60,此转换仅可进行一次。同理,消耗宇韶容「形外三魂」及「时之砂」可进行一次黎幽「形外三魂」转换。

➤英灵介绍:黎幽
属相职业:暗系咒师
英灵天赋:与携带「有害状态」角色作战时,「对战中」法攻、法防提高8%/10%/12%/15%。行动结束时,对3/3/3/3格范围内随机3/4/4/4个敌方角色施加1/1/1/2个随机「有害状态」。
特色绝学:「牵影追行」、「荆刺莲华」、「销骨鞭罚」
战阵:上阵黎幽和至少2位「暗」属性英灵时,激活战阵。所有我方上阵角色物攻、物防、法攻、法防提高15%,攻击携带3个及以上「有害状态」的目标时,伤害提高15%。
英灵定位:黎幽是一名强力的控制型咒师,通过天赋和绝学可以对身周数格范围制造大量的「有害状态」。同时她在与携带「有害状态」的角色对战时,法攻和法防的会大幅提升,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伤害能力。
(更多英灵绝学介绍可前往游戏内“资讯”查看)

➤宇韶容
属相职业:光系铁卫
英灵天赋:提高周围2格范围内所有友方的法防,自身气血越高,数值越高,最多提高15%/18%/21%/25%。自身法防的20%/23%/26%/30%额外附加到物攻上。
特色绝学:「长生斩」、「生烨」、「无相气旋斩」
英灵定位:团队辅助向铁卫,通过天赋提升团队的法防,同时绝学效果为友方驱散有害状态,将自身法防百分比附加到物攻上也保证了其具有一定的输出能力,但需要依靠绝学与祝由职业维持自身气血值。虽然身为光属相英灵不受其他属相克制,但由于缺少常驻减伤与物防加成,宇韶容在面对物理伤害会有较大压力,所以在不同情况下保持宇韶容的生存与气血,是少侠们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更多英灵绝学介绍可前往游戏内“资讯”查看)

【蚀之隙-第十一章归真难度】
千钧砥发,故里幽都……肩悬三界前程运途,他们即将登临罗睺幽城。
➤更新时间:8月18日版本更新维护后
➤解锁条件:在蚀之隙第十一章困难模式下获得15个「挑战玉佩」,并完成困难关卡11-6

【旧域-弃渊天堑开启】
弃渊出世,传闻四起。有人求财,有人寻访神兵,有以除魔为己道者,亦有闲人只为探秘,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数月间,此地争执频发,常有斗殴,有好事者大摆擂台,言若有仇怨可不妨于此了结,一时间,八方来客夸耀武力,逞凶斗狠,蔚然成风……
➤开启时间:8月18日10:00-9月14日23:59
➤活动期间,少侠可组队或个人参与弃渊天堑挑战,完成挑战赢得兑换道具「谛听铃」可在「谛听商坊」兑换石髓、类型自选魂匣、魂光等奖励。

【旧域-浮屠城开启】
传,此乃罗睺眷族与女娲眷族为战时,罗睺一族建造的演兵场,而后消失万年。此可记录众生搏命、地域之争,从而构出塔内之景,入者如临战场,破阵方得出。又闻其有吸收天脉之能,令天象异变,于塔内构成复杂战局……其既为罗睺遗迹,破阵其中,或可窥知罗睺眷族昔年往事……
➤开启时间:8月18日10:00-9月14日23:59
➤活动期间,完成活动挑战赢得兑换道具「谛听铃」可在「谛听商坊」兑换石髓、类型自选魂匣、魂光等奖励。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少侠亲自前往游戏内体验,祝大家有一段愉快的江湖之旅!

时轮宫
2021年8月15日

由此現起空色境界,是漸次進修有功用之大樂道;

而此法門則是斷絕一切思慮,自然現證諸法實性,故與六加行不同。

又此道修智身虹身與隴部亦不相同,

因其非先化粗分三業為微細淨身,

而由究竟 “ 盡法性光明 ” 將粗細三業完全銷化于身智中。

大圓滿之體相用,即體性本淨,自性任運,大悲周遍。

說無始真理本來不生之空為 “ 體性本淨 ”,

此名 “ 了空無別 ”。

具有功力能現起淨不淨境為 “ 大悲周遍 ”,

此名 “ 現空無別 ”。

若將現前明空無取之無垢自心 “ 了 ” 性,

不加拘束 ( 不執著 ) 任其散緩,

無論起任何分別境相,均不去辨別好惡破立,

真修 “ 了空 ”,即是大圓滿心要。

以上就教相而言,總歸為 “ 大圓滿見 ”。

若就事相而言,則大圓滿本身不存在獨特功法,各種功法最後都通向大圓滿。

但是在最後階段有口授部
( 俗稱口訣 )。

梵語稱口訣為陀羅尼,意為總持法門。

大陀羅尼即大總持法門,乃總口訣。

諾那派對大圓滿事相有總口訣,

即祖祖相傳之大陀羅尼,

名曰《 “ 吽 ” 字無上秘密大圓滿心要 》,

有功法,亦有次第與口訣。

鄧老已總結成文。

故余按鄧師《圖座》手示並法本,奉誦再三,歡喜無量,法樂充滿。

蓋余既承緣師東密傳授印信,又得鄧師藏密祖傳口訣,傳法之任倍重,利生之願益堅,行願之境更高,敢不精進擔當乎?

此亦大圓滿之圓融密,圓融之密大圓滿也。

接法本之次日,聖園在家上首,傅梅根長者之玄孫告余,其十一月十二日遍行

“ 彼見餘盤坐入定,忽聞餘體內 ‘ 吽 ’ 的一聲。

彼驚喜曰:
‘ 吳伯!您得道了 ’,

餘未語,起而徑圍牆走雲,穿牆而過,出入無礙。

隨後餘將右手中食兩指指點牆上,身體平臥空中,後轉成倒立狀,落地後,

余欣喜曰:‘ 我得道了!我得道了!’

此時彼見餘頭頂上有一道琉璃光環,面色紅潤,向眾說法。

彼見地上有一本書,書為彼舅公

( 即顧淨緣師 ) 所寫。

且見一小兒在書本上畫,彼走進拾起書,遂寤。”

瑜伽現前,感應明顯,甚感緣師加持慈威,鄧師傳本之恩德。

憶及緣師嶽麓山五輪塔及諾祖廬山舍利塔,均未修復,出世法不淨,世法何能清淨,死者未安,生者又何以安?

正躊躇中,適逢傅梅老之孫婿劉光環將軍由台返鄉探親掃墓,余陪同祭掃甯鄉傅梅老之墓及嶽麓山緣師之五輪塔。

掃塔之前三晚,傅梅老玄孫又得遍行:

“ 五輪塔在修葺中,工繁役重,彼往返搬運原塔遺石等物,忽見遺石堆中有一匾,取出觀之,

正面書 ‘ 長久久遠 ’,
背面書 ‘ 已利利己 ’。

彼叔父見而讀之:
‘ 長久久遠,
已利利己 ’ 遂醒 ”。

同時,余妻顧新月
( 即緣師之女 ) 亦得遍行:

“ 伊見傅梅老玄孫挖地,地現五圓圈,每圈上顯兩手,右手均於胸前仰掌,左手則依次於胸前豎指以示一、二、三、四、五。

後天空出現群星,有五大星,光亮透明,中間一大星亦顯兩手,右手仰掌,左手握拳雲 ” 又 “ 伊見亡女菊生持一對金色叫雞而來,大呼 ‘ 好事成雙 ’ ”。

凡此遍行相通,一時感就集中,如影如響,誠不可思議矣。

欣慰奮發之餘,夜不成寐,遂步鄧老原韻和奉一詩雲:

指指點明假中空,
心心相印契參同。
天地造端於男女,
乾坤後繼乃屯蒙。
陽秘陰平色心一,
脈通音吽物我融。
願證蓮福圓滿果,
生死了在生活中。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農曆

戊辰十月十三日信如草記

草記至深夜二時許,始入睡,餘自得遍行:

“ 長江大河,
橫隔兩岸;
月明星稀,
清風徐來。

諾那夫婦在彼岸遠眺,極目山水。

餘仗劍至此,岸邊欲渡,為一大漢攔阻,

只聽諾祖夫人大呼:
“ 殺了他!
殺了他!”

余突大力騰空,挾此大漢躍至彼岸,

只聽諾祖大叫:
“ 過來了!
過來了!”

抵岸後,諾祖夫婦曰:
“ 考中了!
考中了!

殺之則輪回,劫波不了;

渡之則慈悲,不了而了!”

欣喜而寤。

空明覺了,不覺東方既白。

唯恐忘卻,急起而再記之。

頂禮龍天,
回向法界,
感歸清淨,
皆大歡喜。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家曆戊辰十月十四日信如續記

鄧老及其弟子朗一多傑見此《傳承記》,

認為《圖座》寫了最佳序言,欲刊出公眾,以廣流傳。

余無意序,只是神來興起,直抒胸臆,不假修飾,率爾成文,亦不自知如何寫出。

今諦審之,將《傳承記》與《圖座》合印成冊,不曰珠聯璧合,天衣無縫,亦可謂梯環同圓,優化組合,此正體現余與鄧老大圓滿之因緣也。

藏密法要,
不外身密修金剛身
( 文殊身 ),

口密誦 “ 吽 ” 字音
(蓮花語),

意密觀圓滿見
( 真實意 )。

諸凡天身、龍身、鬼身、神身、禽身、獸身、

一切人佛有情之身,

皆法界體性普賢等流之金剛身。

諸凡天籟地籟、
人籟物籟、
地聲水聲、
火聲風聲、
梵音潮音、
樂音噪音,
皆圓成實性,
眾生共同之 “ 吽 ” 字音。

諸凡夫見、二乘見、外道見、唯識見、中觀見、皆真如本性方便具足之圓滿見。

業流百川,終歸性海。

曰波曰濤、曰浪曰潮,緣異體同,皆一水也。

是餘不序《圖座》而為《圖座》序,

亦正鄧老加被,使余轉教付財耳。

是為甚深淨境傳承耶?

抑為法爾流通耳?

雞生蛋耶?

蛋生雞耶?

其何以圓融之諍而大圓滿之?

請下轉語。

末後一句,鄧老大叫:
“ 且吃咱三十棒。”

余示圓相,鄧老印可。

相識只在一笑中。

故再賦一首,奉詠鄧老,以志緣起:

體性本淨無生空,
自性任運有異同。
大悲周遍依他起,
空明覺了緣自蒙。
氣通脈通光一化,
智身虹身體雙融。
圓滿圖座傳心要,
於無聲處聽音吽。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过对于这个解释,成龙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只是说成家班的成员们做不到团结自律自爱,这三点并没有其他的原因。能够有这么大的成就,成龙背后的团队功劳也是不可小觑的,
  •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古时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这种文学修养的训练…”不舍得废弃,卷好,留存。8、最有诗意的寓情于景: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 他的那些第一次总是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维拉尔佩罗萨的首次亮相,将俱乐部的传统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结合在了一起;在维罗纳对阵切沃时,他代表球队完成了第一场正式比
  • )[成义人生感悟录]见说我特见闻观(六二四):这那定日莫轻信,谁相信谁被胡弄!我一向喜歡這故事,但不記得從何讀來,也許就是鄭先生自己寫過也未可知。
  • 安利人:@道格二爷 #自荐##冷文安利# No.1594 口不应心by道格二爷狗血/伪白月光/双向暗恋/破镜重圆/有追妻火葬场/攻受皆憨憨,张嘴不说话,就是玩儿
  • 「TC赛后速报」和平精英微博杯 小组赛DAY3Round 4 沙漠▹TCF本局淘汰:7▹TCF当前积分:126▹TCF当前排名:7开局和STE撞在了一起先收对方
  • [纸飞机] 宁波吸脂医生测评[纸飞机] 测评医生:唯格赵汉彬,美莱整形姚远[纸飞机] 测评项目:吸脂|抽脂[纸飞机] 问题:宁波腰腹环吸大腿环吸哪个医生
  • 琼台礁的地理位置琼台礁的重要价值除了因为它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外,还在于在该礁石附近海域有储量惊人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琼台礁上唯一的一棵棕榈树据有人回忆,还是
  • TVアニメ『ブルーピリオド』<ストーリー>成績優秀で世渡り上手な高校2年生・矢口八虎は、悪友たちと遊びながら、毎日を過ごしていた。<スタッフ>原作:波之上青年団
  • #晓龙带你去旅行##晓龙眼里的内蒙古# 佛罗伦萨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艺术天堂。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心,佛罗伦萨给现代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记忆。 米
  • 关之琳是港圈数一数二的美人,当年的四大花旦之一,娱乐圈中的著名不老女神,很多人的青春里,都有关之琳的影子,年轻时候的关之琳,容貌惊为天人,甚至天王刘德华,都奉关
  • 【心动的无限可能】 冰格攒够思念,明朗的玫瑰绽放在指尖。恭喜本周分享心动创意、获得咖啡礼盒的10位同学![鲜花] 至此“心动的无限可能”记录暂别。秋日暖阳下的
  • 摘抄:静下心来思考,你会发现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极为简单明朗。爱自己、爱方圆两三米内的人;坦率、努力地生活;遇到难题,耐心应对;过好短暂的每一瞬,在每分每秒中
  • 这应该是一个悲伤悲哀的事 找了份临时工,在喝早茶的地方当服务员,有一百多张餐桌,服务员很少,早上8点半到下午2点,上午l0点吃中饭,16元一个钟,这半个钟老板
  • 摘抄:静下心来思考,你会发现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极为简单明朗。爱自己、爱方圆两三米内的人;坦率、努力地生活;遇到难题,耐心应对;过好短暂的每一瞬,在每分每秒中
  • #每日一善[超话]#[微风]#阳光信用# [挤眼]#每日一善# 希望有人能懂你的欲言又止 ,热爱生活 开心有趣 努力善良,带着所有的期待与不甘去努力,生活点
  • 问下电话诈骗会一步一步给你打电话吗? 第一步先说你朋友欠钱了留了你做紧急联系人,几点之前找不到他还钱之后还要打给我,到时候第二步估计就是让我还钱了,我寻思着非亲
  • 正面對台 門票$498 四連 section 47, row 25, seat 66 67 68 69 二連 section 48, row 25, seat
  •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
  • ②中调的主角是玫瑰与广藿乌木的主场,茶香依旧很淡,香调带有些许的脂粉感,味道比前调浓上一些,甜味上升,烟熏感还捎带有一点,不过往后这股甜味与脂粉感就被皮革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