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原文 顿渐品 第八卷

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勿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

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

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

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

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

对曰:“不是!”

师曰:“何得不是?”

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师曰:“汝师若为示众?”

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

师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

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

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

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

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曰:

“五蕴幻身,幻何究竟?

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

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

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坐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

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jìn)。

师曰:“吾久念汝,汝来何晚?”

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

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

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

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

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容受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

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lì)。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与,我亦无所得。”

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陽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

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

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

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

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师以拄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

对曰:“亦痛亦不痛。”

师曰:“吾亦见亦不见。”

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

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qiān),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以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huì)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神会礼拜悔谢。

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

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

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máo)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

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宏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为“荷泽禅师”)。

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

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极乐佛土有四: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获六神通自在力,得入菩提微妙宫。

关注
印光法师:佛土有四,所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带业往生之人论,则生凡圣同居土。然此土清净微妙,如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此土虽属带业往生之人所居,亦有法身菩萨及佛同居其中,为其说法,故亦名凡圣同居土。但此为净土往生之人,虽未能如佛菩萨所见所受用之殊妙,然其气类相同,不比娑婆之条然各别也。此土亦分九品,若中下六品,则多须时劫。若上三品,则速得悟(悟无生,方能入实报。)无生忍,登不退地,证入实报寂光矣。
(二)方便有余土者,乃已断见思,未破无明之人所居之土。言方便者,以其所修系入真实之前方便。言有余者,虽断见思未破无明,(尘沙无体,说不说俱可。若说,此九方便人,正破尘沙惑耳。)故言有余。若破无明,可称分证无余。若无明净尽,(九方便,即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此九种人,同断见思,未破无明。)则是究竟无余矣。
(三)实报无障碍土者,即佛菩萨不思议福慧庄严所感之报土。
(四)常寂光土者,即佛菩萨所证之理性也。此二土本属一土,约所感之果报土言,则名实报。约所证之理性言,则名寂光。圆教初住,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实报土,亦得名分证寂光。若至妙觉佛果,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矣。讲者欲人易悟,且将分证者归于实报,究竟者归于寂光。实则分证,二土俱是分证。究竟,二土俱是究竟耳。实报土,唯破无明证法性者得见。何得以带业往生之人,便拟生实报耶。生同居,由信愿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盖彼虽未断烦惑,由内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弥陀慈悲之力,感应道交。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故得往生最极清净之同居土。汝疑所生之土,当不能清净,并阿弥陀之胜妙色身,此等众生不当即见者。乃以汝所见者为是。以弥陀之誓愿,释迦之言教,诸菩萨祖师善知识之发挥著述皆错也。唯汝所见为最的确最高超,汝作此见,乃谤佛谤法谤僧,将来当与提婆达多同享极乐于阿鼻大地狱中。其为乐也,莫能喻焉。恐尽未来际,尚不间断其受用于种种乐事。汝欲享此乐,请依汝知见而说。如不欲享此乐,纵令势促威逼亦不可说也。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恶之极重罪人,由临 终阿鼻地狱之相已现,生大恐怖,遇善知识教以念佛,由怖苦求救之心,猛切之极。虽所念无多,而一念心光感佛,故佛即垂接引以应之,遂得往生。其在华中十二大劫者,以在生罪业重而善根浅,故花开最为迟延也。然此人在华中之快乐,胜于三禅天之乐,(世间之乐,三禅最为第一。)又何欠憾乎哉。实报土,唯法身大士得见,固无娑婆极乐之分。佛之慈悲誓愿,正为未断惑者无由了生死,特设此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一特别法门。俾凡有心者能修。凡具信愿念佛者皆能生。此我释迦弥陀普度众生之大慈悲心。思之当为感极涕零。尚何暇胡思乱想,依自己种种知见为难也。冈野增次郎,圆山和尚,不以光之文芜秽不堪见弃,殆宿世曾有缘之所致。汝只带一部,彼诸位难以遍看,今特寄两包,共六部,祈为转送二位并有缘者。至云译饷东人,窃谓译之一字,似不必用。何以故,以彼与光有宿缘故。若无缘者,见之恐取以代薪覆瓿耳。又纵谓有利初机,宜照样排印,庶所益者广。若参以和文,只可令识和文之东人看。若华人及各处不识和文之华侨,皆不能看。况日本书册藏,一木版,二铅版,并此次之大正刊经会之藏,皆尽华文,不参和文,以故华人多有请者。使参入和文,则流通便滞塞矣。依光愚见,若欲流通,不须用译。至圆山和尚材德弘备,何竟俯欲见光。以光本一无道无德无知无识之粥饭僧,一部文钞,备将满腹草料,彻底吐尽,见之又有何益。况光已衰老不能勤学,若色力强壮,彼既来华,光当学彼所得。今老矣,除持名外,无一法应学。以死期将至,恐所学愈多,心识愈难淳净。或致与佛感应不交。则一不往生,永劫流转,岂不大可哀哉。汝年齿犹轻,固宜勤学。然一座大须弥山之靠山,切勿视作泛常而忽之。则庶乎不堕显荫之覆辙,而得与诸上善人同亲炙于弥陀愿王也。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一 https://t.cn/z81PuZC

极乐佛土有四: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获六神通自在力,得入菩提微妙宫。

关注
印光法师:佛土有四,所谓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土。
(一)凡圣同居土者,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带业往生之人论,则生凡圣同居土。然此土清净微妙,如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此土虽属带业往生之人所居,亦有法身菩萨及佛同居其中,为其说法,故亦名凡圣同居土。但此为净土往生之人,虽未能如佛菩萨所见所受用之殊妙,然其气类相同,不比娑婆之条然各别也。此土亦分九品,若中下六品,则多须时劫。若上三品,则速得悟(悟无生,方能入实报。)无生忍,登不退地,证入实报寂光矣。
(二)方便有余土者,乃已断见思,未破无明之人所居之土。言方便者,以其所修系入真实之前方便。言有余者,虽断见思未破无明,(尘沙无体,说不说俱可。若说,此九方便人,正破尘沙惑耳。)故言有余。若破无明,可称分证无余。若无明净尽,(九方便,即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此九种人,同断见思,未破无明。)则是究竟无余矣。
(三)实报无障碍土者,即佛菩萨不思议福慧庄严所感之报土。
(四)常寂光土者,即佛菩萨所证之理性也。此二土本属一土,约所感之果报土言,则名实报。约所证之理性言,则名寂光。圆教初住,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实报土,亦得名分证寂光。若至妙觉佛果,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矣。讲者欲人易悟,且将分证者归于实报,究竟者归于寂光。实则分证,二土俱是分证。究竟,二土俱是究竟耳。实报土,唯破无明证法性者得见。何得以带业往生之人,便拟生实报耶。生同居,由信愿而念佛,蒙佛接引而生。盖彼虽未断烦惑,由内承心佛自性之力,外蒙弥陀慈悲之力,感应道交。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故得往生最极清净之同居土。汝疑所生之土,当不能清净,并阿弥陀之胜妙色身,此等众生不当即见者。乃以汝所见者为是。以弥陀之誓愿,释迦之言教,诸菩萨祖师善知识之发挥著述皆错也。唯汝所见为最的确最高超,汝作此见,乃谤佛谤法谤僧,将来当与提婆达多同享极乐于阿鼻大地狱中。其为乐也,莫能喻焉。恐尽未来际,尚不间断其受用于种种乐事。汝欲享此乐,请依汝知见而说。如不欲享此乐,纵令势促威逼亦不可说也。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恶之极重罪人,由临 终阿鼻地狱之相已现,生大恐怖,遇善知识教以念佛,由怖苦求救之心,猛切之极。虽所念无多,而一念心光感佛,故佛即垂接引以应之,遂得往生。其在华中十二大劫者,以在生罪业重而善根浅,故花开最为迟延也。然此人在华中之快乐,胜于三禅天之乐,(世间之乐,三禅最为第一。)又何欠憾乎哉。实报土,唯法身大士得见,固无娑婆极乐之分。佛之慈悲誓愿,正为未断惑者无由了生死,特设此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一特别法门。俾凡有心者能修。凡具信愿念佛者皆能生。此我释迦弥陀普度众生之大慈悲心。思之当为感极涕零。尚何暇胡思乱想,依自己种种知见为难也。冈野增次郎,圆山和尚,不以光之文芜秽不堪见弃,殆宿世曾有缘之所致。汝只带一部,彼诸位难以遍看,今特寄两包,共六部,祈为转送二位并有缘者。至云译饷东人,窃谓译之一字,似不必用。何以故,以彼与光有宿缘故。若无缘者,见之恐取以代薪覆瓿耳。又纵谓有利初机,宜照样排印,庶所益者广。若参以和文,只可令识和文之东人看。若华人及各处不识和文之华侨,皆不能看。况日本书册藏,一木版,二铅版,并此次之大正刊经会之藏,皆尽华文,不参和文,以故华人多有请者。使参入和文,则流通便滞塞矣。依光愚见,若欲流通,不须用译。至圆山和尚材德弘备,何竟俯欲见光。以光本一无道无德无知无识之粥饭僧,一部文钞,备将满腹草料,彻底吐尽,见之又有何益。况光已衰老不能勤学,若色力强壮,彼既来华,光当学彼所得。今老矣,除持名外,无一法应学。以死期将至,恐所学愈多,心识愈难淳净。或致与佛感应不交。则一不往生,永劫流转,岂不大可哀哉。汝年齿犹轻,固宜勤学。然一座大须弥山之靠山,切勿视作泛常而忽之。则庶乎不堕显荫之覆辙,而得与诸上善人同亲炙于弥陀愿王也。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恒惭法师书一 https://t.cn/z81PuZC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结果都是同样回复:你男朋友呢?搬家过来做的第一顿晚餐[哈哈]洗菜:小周切菜:小周炒菜:小赵洗碗:小赵我打算等家里收拾好了就拍我们下班回家的日常[太开心]现在家里
  • 比如,即便在深圳,我身边有能力还要有时间完全自己辅导孩子学好的家长,数量真的不多。#小高的购物记录##2022我的 去哪了# 购物记录[喵喵]看了一下去年今天,
  • 任何吵架,争执,日常的琐事,让你心情不愉快,消耗心神的事物,都是内耗,这种磁场无论是在其中心还是接近它的人,都会被消耗,人是可以被耗疯的。任何吵架,争执,日常的
  • 3.陈柏霖,首先看一下陈柏霖的脸上痣,陈柏霖是一个男人味儿十足的男人,脸上这颗痣虽然大但也恰到其处,反而让人觉得美观。3.陈柏霖,首先看一下陈柏霖的脸上痣,陈柏
  • 杨过一生全身心武功心法,念书很少,数处前在江南地区一家小酒店餐厅内壁有时候看到题著这首歌词,但觉情深刻含义真,随意念了几次,这时候忆及,已不记得到底是谁所作。猛
  • 尤其是在该人物形象的眼角和嘴角处,作者是着意使用了“渐隐法”绘画技法,让眼角和嘴角渐渐融入柔和的阴影之中,从而造成了含蓄的艺术效果,极大地丰富了形象的意蕴。”在
  • 或许改变后的你也能成为模板哦##夕夕的变美课堂#成年人断绝关系,都是静悄悄的有句话说得好:“成年人最体面的告别方式就是,你的最后一条消息,我没有回复,而你也很有
  • 一开始仅仅是欣赏经典“原来王家卫是这种风格”的心态,到了后半段梁朝伟和王菲的故事时整个人都处于一种兴奋和高昂的状态,我太喜欢这种自顾自模式的跟踪狂恋爱了……一个
  • 而对于保安大爷来讲,他们是普通的老实人,就是无论任何时候,我都能感觉到我们小区的保安对于工作特别的尽职尽责,出入扫码,组织核酸,打扫卫生,值班守夜,对工作有一种
  • ”小人参精:小人参精“病病,你来咬咬我嘛,这样你的病就不会难受了”病秧子“……”小人参精“要不我用根须给你熬汤,你把我吃到肚子里,这样你就会好很多的。”病秧子“
  • md 现在饱得我想吐 根本睡不着啊 我还给自己定的小目标 每天必吃一顿饭 因为今天都没有出门 晚上才去跑步了才去吃的 看来以后不能把那顿饭安排在晚上了 无论咋样
  • 【#因为理想与热爱让我们与新闻同行#】朔风起,万物藏,新闻人步履不停。只是寒冬将至,生活逼迫我们努力成为一束温暖的光,为郑州这个城市增添一点暖意。
  • 【总结】在来之前翻了不少酒店评价,有客人评价松赞是一家高端民宿,也有客人认为它是一家扎根滇藏美景极具特色的连锁酒店。【服务】服务是松赞酒店的另一个亮点,抵达和离
  • !!
  • 进球后,厄瓜多尔除门将外的10名球员围成一圈,跪在地上双手指天的庆祝动作,也有深意,记者Siavoush Fallahi在个人推特写道:“2013年,克里斯蒂安
  • ”石川说,“一些跟秦怡同时代的女演员没有办法适应时代的巨大变迁,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秦怡到90多岁还在演电影。【#专家石川评价秦怡#: 她走后,#20世纪最具标
  • 第三:瞄准重点,探求男朋友的心理需求  有的女孩很不明白,自己已经为了男朋友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男朋友还是不满意,甚至越来越感到有些“得寸进尺”。本来以为这种需
  • 它可是含有96%的芦荟鲜汁呢而且它有个很牛的专利提取技术-SATT,完整保留芦荟中的营养成分及其活性这自我修护功能和养肤效果就无需多说了-它是果冻质地,晶莹剔透
  • 如果遇到小时候的自己,你会跟她说什么……我想我会感谢这个傻姑娘,会去抱抱“她”给“她”勇气和力量,给“她”信心和温暖,告诉“她”小时候“爱看的书”和“爱做的梦”
  • 听了二十个小时,对于这些无聊没什么现实实际意思的事情,我可真是说到做到。​所谓的是非对错,礼义廉耻的,好像现在也没啥意义,当然了,挡在面前的都是障碍,管你好人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