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会百人讲百年】山西省对外经贸统计学会:审时度势 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山西对外经贸工作蓬勃发展,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十三五’期间,山西积极搭建开放平台、畅通开放通道,对外贸易稳步回升,利用外资持续增长,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增速。”山西省对外经贸统计学会会长王丽告诉记者,据统计,2020年全省外贸进出口达到1505.8亿元,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增速2.1个百分点。2021年前8个月,全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1.6%,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二位。
  山西省对外经贸统计学会自1995年成立以来,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开展国内外商贸流通、国际投资、国际经济合作统计理论研究,为提高全省商务系统统计工作水平和发展商务事业服务。特别是近年来,学会围绕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山西商务事业展开中心工作,为加快构建山西对外经贸统计体系提供坚实智力支撑,为全省商务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传信息抓培训
  植根全省商务系统

  据官方资料显示,“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描述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统计学用到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也有学者认为,“统计学是通过差异描述规律,透过现实走向理性,走出混沌,走向秩序的学科。”古代《管子》一书,提出计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由此可见,统计在现代化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6年来,山西省对外经贸统计学会为多方位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学会把及时向全省商务系统各级领导和各企业提供全国商务综合信息作为一项基本工作。学会通过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对外经贸统计》国家级信息平台资源,让省内各级领导和各企业及时了解国家各项商务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及时跟进国内外市场变化、发展趋势。
  据了解,《对外经贸统计》发布的信息主要有:国务院颁发的重要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商务部领导和有关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各项政策措施、重要讲话;商务部和中央各部委制定的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国家对国民经济发展采取的宏观调控举措、国内外经济专家和权威人士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评论和建议、高新技术知识和重大要闻等。
  山西省对外经贸统计学会秘书长崔静娥介绍,学会为充分运用这一国家信息资源,收到信息后及时胶印,传递下发省商务厅各领导、各有关处室各市商务局领导和联络员、有关商务企业和学会各常务理事等。近年来,汇编消息100余期,提供各类信息2000余条。
  如何提高山西对外经贸统计人员素质、扩大统计人员的知识面、更好地做扎实统计工作?“学会多年来把举办统计人员培训班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来抓。”崔静娥告诉记者,学会在统计培训工作上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进行培训,一方面积极参加中国外经贸统计学会举办的培训会议;另一方面根据全省实际需要组织本省统计人员培训。
  记者了解到,学会组织培训班围绕为各级领导和主管业务部门提供信息和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培训内容有统计分析理论方法、典型调查与一般调查相结合的分析报告、外贸依存度、拉动度的计算与分析、国际国内商务服务贸易统计基本知识及我国服务贸易统计现状、国际收支统计、国际金融等方面基本知识。
  据统计,2013年到2019年参加全国统计培训会议共10余次,派出统计培训人员计30余人次。组织全省培训会议共5次,参加培训人员100余人次。

  出版学术并举
  彰显统计学影响力

  为使全省各级商务部门、各类商务企业及时掌握信息,学会每年均组织专人对统计资料进行收集和统计数据核实、加工整理、编写汇总,最终形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书籍出版发行。
  近年来,由过去单一的对外经贸变为包含内外贸的全省商务统计信息完整汇编。汇编资料内容包括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经合作、经济开发区建设等项目。截至目前,共印刷出版历史资料1500余册。
  此外,为便于了解全国商务事业发展全局,2006年以来又增加了全国各省商务信息主要资料、构成比重和中部六省商务统计主要数据及相互间的比较资料。出版资料除供给省商务领导和有关处室外,其余大部分都发往各市商务局、各类商务企业,同时还发给国家商务部、太原海关、省统计局等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提高学会工作水平,学会充分利用全国商务统计专业性综合刊物《对外经贸统计》杂志平台资源,在组稿和撰稿工作方面下大功夫,以此来推进交流统计工作经验。孜孜不倦,《对外经贸统计》杂志聘请前任会长张继棠为编委会委员,带动了学会参与办刊等工作,并确定专人负责、定期召开会议,学会的学术能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近年来,学会多次参加国家商务部综合司、计财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联合组织的全国性对外经贸、商务系统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其中,向《对外经贸统计》杂志编辑部投稿80余篇,发表论文30余篇。经全国评审委员会评审,获得一等奖2篇、纪念奖1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8篇;引入国家《跨世纪经济论文集》1篇;学会连续6次被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书籍的出版为商务部门制定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文章的发表,不仅提高了山西商务统计人员的统计分析和写作能力,而且扩大了山西在全国商务系统的影响。”王丽表示。

  科普大众化
  提升统计工作水准

  设置宣传台、悬挂横幅,向过往群众发放统计宣传资料,耐心讲解统计相关政策,解答过往群众关心的统计常识问题……2021年5月30日,在第五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学会组织工作人员在山西省科技馆展厅举行统计科普活动,让社会各界更加了解统计部门工作职能以及统计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995年成立以来,学会一直与中国对外经贸统计学会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该会历次换届大会、年会、专题研讨会、学术交流会、论文评选活动、“外贸500强俱乐部”活动等各种活动都积极参加。2011年,学会前任会长张继棠当选为中国对外经贸统计学会副会长,2019年,学会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统计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理事单位。
  “联系广大统计工作者,组织统计科研学术交流活动,普及统计知识,是我们学会应尽的社会义务。”每年在“中国统计开放日”“全国科普周”“科技工作日”之际,学会都会举行科普统计宣传活动,将统计职能、统计职责、统计法律法规等宣传推向公众。王丽表示,这样不仅能检验学会服务水平、业务能力,而且会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的统计法治意识,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一带一路”(祁县)中小企业特色产业合作区是全国首个以“一带一路”命名的国家级中小企业中外合作区。今年以来,学会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对该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实行统计走访制度等,多措并举强化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力度,对企业提出的各类填报问题给予详细解答。
  责任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当前,山西开放平台发展质量节节提升,太原航空口岸高水平开放、大同和运城航空口岸正式开放。王丽表示,下一步,学会将继续弘扬科学精神、秉持科学态度、遵循科学规律,不断加强对外经贸统计科研工作,为统计事业科学发展和山西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奉献应有力量。

  来源:科学导报

仰韶文化在山西 一路向北溯源

  今年是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对山西而言,仰韶文化考古从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发掘开始,95年间一路向北,不断探寻文化起源。
  11月20日上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文博二级研究员薛新明在太原市博物馆讲述了山西仰韶文化的考古历程。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1926年于山西夏县西阴村发现的遗存属于仰韶中期,这里是中国学者最早主持田野考古工作的起点。仰韶遗存的发现、研究与中国现代考古学的产生、发展具有一样长的历史,因此梳理近百年的山西仰韶时期研究理念变革与取得的成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仰韶时期的遗址几乎遍布山西全省,累计发现达716处,经正式发掘的地点近50处。薛新明将山西省仰韶时期考古探索划分为三大阶段,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各阶段时代背景、主要工作、学术成果和面临的问题,并总结了仰韶考古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几大课题。
  薛新明认为,从山西地区仰韶时期的研究来看,以1949年和1990年为界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拓荒时期

  从1926年李济等发现并发掘夏县西阴村遗址开始,一直持续到1949年,这是中国考古学的初创时期,这一时期,山西省还未建立自己的考古机构,工作由省外的学术机构和专业学者完成。这是中国考古学的拓荒时期,无论是田野资料的收集还是学者们提出的认知,对后来的学科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这期间山西先后发现了几处仰韶时期的遗址,尤其是对西阴村遗址的发掘,以确凿的资料更新了中外学者对中国史前史的认识,是当时研究中国史前文化的主要内容。虽然当时整个中国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极少,也缺乏检测和分析的技术手段及可供对比的资料,但无论李济执笔撰写的田野考古报告《西阴村史前的遗存》,还是梁思永写成的英文单行本《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全都根据当时有限的资料对相关学术课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分析专业,言之有据。
  梁思永文章的附录中收录了西阴村出土陶片的化学成分含量,这应该是中国考古界最早采用科技手段分析陶器成分的实例,为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田野考古方法方面,李济在西阴村遗址的发掘中尝试使用了2米见方的探方法,留下了关键柱(土尖),并且已经关注到地层堆积中土质土色的变化,迈出了通往“考古地层学”十分重要的一步;遗存分类方面,李济和梁思永对西阴村发现的遗存都进行了分类,并且与其他地点的器物进行了对比,他们是最早探索中国“考古类型学”的学者。

  第二阶段:持续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末,虽然前30年和后10年情况有一些区别,但工作方式基本一致,收集田野资料、建立文化序列为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目标,物质文化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
  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山西从事仰韶时期田野考古工作的主要力量是中国科学院(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芮城东庄村、西王村等重要遗址的发掘和晋南地区的大规模田野调查,他们都是主导者和主要参与者。
  当时,重点发掘的地点是为了配合三门峡水库建设,调查的主要目标是寻找夏王朝时期的遗存。田野考古的范式围绕着探求物质文化面貌的思路开展,发现了大量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取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提出了一些符合实际的认识,引领着仰韶文化研究的方向。受主要目标的限制,田野工作开展的不平衡,吕梁山区、山西中北部地区和晋东南地区的考古成果较少,文化发展线索比较模糊,而且社会生活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问津。
  本阶段前30年最大的进步是坚持以地层学与类型学为代表的理论体系,构建起了以晋豫交界地区为中心的仰韶时期文化序列和谱系,在主要特征、类型划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认识了各个考古学文化的特色,文化分期相对清晰,树立了文化断代的编年标尺,研究水平居全国前列,是其他地区对比研究的参照。

  第三阶段:突破进展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以聚落考古和多学科合作为主要特色的考古学理论逐渐形成中国特色,日益完善的新认识与理念开始贯彻到实际工作中,考古发现和综合研究都有新的进展。
  1990年至1991年,临汾盆地东部的翼城北撖遗址发掘中,一线的科研人员开始运用聚落考古的工作模式,揭示出这个遗址仰韶时期不同阶段的聚落分布状况。与此同时,在太岳山西麓、浍河上游进行了小规模的区域调查,发现了迄今山西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枣园文化”,填补了区域与时代上的空白。
  2016年,临汾桃园遗址揭露了一处庙底沟文化的聚落,了解了当时不同形制的房址、窖穴、陶窑及池塘等基础设施,发现了完整的庙底沟文化陶器群,反映了仰韶最发达、最繁盛时期的文化面貌。
  2019~2021年,夏县师村遗址揭露了一个仰韶早期聚落,出土的几件石雕蚕蛹暗示当时已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这是继1926年在西阴村出土半个蚕茧壳以后的又一个重要发现;位于盐湖旁边的这个遗址应该能为研究人类生活与重要自然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提供支撑。
  “临汾高堆、襄汾小王村、浮山南西河、绛县周家庄、夏县辕村、芮城桃花涧、稷山郭家枣园等遗址均取得新的信息。此外,吕梁山脉仰韶时期的工作有了突破,晋东南地区的史前考古工作也处于摸底阶段。”薛新明说,“通过在各地开展的卓有成效的考古工作,仰韶时期的发展线索逐渐清晰起来。大小规模不等的聚落、建立大型公共建筑、墓葬缺少随葬品构成了山西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过程的显著特点,与同一时期其他主要史前文化相比,具有朴素务实的特色,这一理念对后世的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国家的产生、发展有重要影响。”
  在演讲的最后,薛新明希望年轻一代的考古工作者能够继承优秀传统,勇于开拓创新,全面提升山西仰韶时期的研究水平,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重建有血有肉的中国史前史贡献山西力量。

  来源:科学导报

【“大美新特优”描绘大花果山建设蓝图】初冬时节,连云港大地透着别样的韵味。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花果山风景区为核心的连云港云台山景区景色宜人,巍峨的山峦与色彩斑斓的植物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眼下虽已进入旅游淡季,但在蜿蜒盘旋的景区公路上,观光游客依然络绎不绝。

连云港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开发新业态产品,构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的目标,作为连云港市文旅产业的一张“王牌”,大花果山景区如何进一步打造?连云港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加刚说:“‘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一以贯之、持之以恒,高水平开发利用独特资源禀赋,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发展,在促进新经济、新业态发展上成为标杆,开启‘大美新特优’大花果山景区建设新征程。”

旧貌换新颜 创成5A级旅游景区

“以前的花果山可不是眼前这样子,哪有这么美。”71岁的孙锡华说。1984年,30多岁的孙锡华从部队转业后回到连云港,被任命为花果山风景区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

“一定要有所作为、改变景区面貌,为家乡精制一张代表连云港形象的闪亮名片。”站在花果山玉女峰上,孙锡华下定决心。“勒紧裤带三五年,定叫景区换新颜!”景区开始了综合大治理行动,禁止乱砍乱伐、清理乱堆乱放、制止乱屙乱尿、拆除乱搭乱建……随着整治步步深入,花果山面貌渐渐发生改变。

1985年底,花果山风景区荣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奖牌,这是景区获得的第一块奖牌。之后,通过有力的整治和长期引导教育,花果山人素质提高了、文明意识增强了,服务质量有了明显变化,前来观光的游客数量直线上升。

据连云港市档案馆记载,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云台山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花果山风景区成为其核心区域。此后,为加快旅游业发展,连云港市政府对过去战乱中毁坏及年久失修的寺庙古道、风景名胜进行修葺保护,开辟了一批新的景点,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2016年8月,花果山景区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连云港市5A级旅游景区“零的突破”。这是花果山的荣耀,更是连云港这座城市的荣光。

连云港市云台山景区管委会下辖的花果山、渔湾、东磊、孔雀沟四大景区,虽在同一个山系,但由于交通不便,景区间彼此相互独立,常年“各自为战”,旅游线路和内容单一、割裂,制约了景区发展。景区散、脏、乱、穷的痼疾尚未从根本上“治愈”,花果山亟待进一步提升。

做好“西游文章” 打造大花果山景区

作为云台山风景名胜区主景区,原花果山景区可游览区域面积只有12.8平方公里,仅有玉女峰、水帘洞、七十二洞、九龙桥等几个景点,游客容量小,服务设施匮乏。每当旅游高峰到来,山路上到处拥挤不堪、游客缺吃少喝。“那时候来花果山旅游的游客,基本是‘上下一条路、进出一个门’。”连云港市某旅行社一位从业20多年的导游说。

如何让以花果山为核心资源的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成为与《西游记》名著相匹配的旅游胜地,推动域内文旅产业乃至经济社会的开创性发展、切实提升民生福祉?面对这个重大课题,“大花果山景区”战略应时而生。

“十三五”期间,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提出建设“大花果山景区”的发展战略,实施“678三年行动计划”, 整合花果山景区与渔湾、东磊、孔雀沟等旅游资源,打造“一核三轴”游览格局,实现山上山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相得益彰的局面。

2017年5月,大花果山景区战略提出并得到高度认可,大花果山景区总体规划随之展开。几年内,大花果山景区总体策划组织编制并完善了15项景区总规、详规、土地利用规划、镇村布局规划、新型社区规划,采取一系列举措,将原本分散的花果山景区、渔湾、东磊、孔雀沟等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全山游览范围拓展了6倍,达到76平方公里。

“规划要落实为项目、项目要实实在在落地,我们工作的要求就是聚力攻坚突破,坚持‘项目为王’,‘咬’住项目不放松。”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建设局局长朱栋梁说。

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大花果山景区规划内,徐新公路景区段、环云台山大道景区段、山上“一环五线”共54公里车行道全线通车,133公里步游道建成投用。2020年12月22日,玉女峰至渔湾景区公交车开通,解决了以往游客从花果山到达渔湾景区需从山下绕行的问题,为游客节省一半时间。“路网的迅速贯通,打开了大花果山旅游事业发展的全新局面。”朱加刚说。

近期,5000平方米的花果山西入口新游客中心建成,8万平方米的渔湾游客中心基本建成……经过多方努力,大花果山景区框架基本形成。

“大美新特优” 描绘大花果山新图景

进入“高铁时代”,把山海相拥的连云港建成江苏和周边地区的“后花园”,云台山景区有着自己的担当。

“十四五”期间,连云港市4条高铁均将建成,花果山国际机场首飞在即,交通“瓶颈”被打通将大大催动文旅业蓬勃发展。面对新局面和新形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开启“大美新特优”大花果山景区建设新征程,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大花果山景区游客量超过5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10亿元,构建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核心目标,打造令人向往的新时代“西游胜境”。

首先是构建“大格局”,畅通游览“大循环”。加强高质量的规划引导,建立景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实施、监督体系。建成环云台山大道与高速连接线工程,打通高老庄—竹节岭—九龙桥游步道工程。

其次是培育“美生态”,维护自然“山水人美”。悉心保护,严查严打各类资源盗采行为,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好景区生态环境。推进花果山居民下迁项目,改善九龙桥和南天门片区品质与生态环境。

第三是聚焦“新业态”,组团发展“新兴产业”。建设数字新景区,完成大花果山智慧景区升级改造,拓展5G与智慧旅游应用,满足游客个性化和深度体验需求。

第四是挖掘“特内涵”,弘扬特色“西游文化”。举办西游文化嘉年华、音乐节、美食节等活动,拓展“寻梦西游·大圣之旅”“来花果山·做孙大圣”等旅游线路,推出研学旅游线路、红色旅游线路、康养旅游线路。

第五是提供“优服务”,全力打造“优质景区”。为游客提供安心、省心、贴心、称心、开心的“五心”级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

“景区必须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实现发展路径模式的创新,跳出惯性区,提高满意度,走出一条发展新路。”朱加刚说,要真正做到“不来花果山、枉读《西游记》”,真正展现“江苏最高峰、西游发祥地”的独特魅力。

来源:新华日报
发布:王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首批拟科创板IPO名单今日“揭盅”;恒大首款电动汽车6月投产;“吴晓波频道”或上A股,两年前估值20亿 | 邦早报
  • 张国伟回应被开除是怎么回事 张国伟犯了什么错?
  • 西贝莜面村致歉:需要深刻反省和改善
  • 今日凌晨,香港两列地铁相撞!
  • 大妈将鲜榨果汁输入静脉,以为是养生险些丧命
  • 京东白条回应漏洞怎么回事?出现了什么漏洞?
  • 张国伟回应被开除:已获得领导的理解和宽容 依然战斗在一线
  • 山西临汾楼房垮塌已致2人死亡 山体滑坡如何逃生
  • 张紫妍案证人发声:正因现实污垢不堪,故事才能如此让人哀恸不已
  • 315晚会点名电子烟 危害不小!
  • 【安全热点】纽约曼哈顿发生枪击案 已致1死2伤 提醒在美华人
  • “这个地盘就是我的!”网友凭吊烈士,竟要买门票…官方回应来了
  • 埃航数据成功提取
  • 张紫妍案延长调查具体什么情况?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 李咏女儿晒泳装照与妈妈国外度假,素颜五官精致与爸爸颇为相似
  • 【热搜榜】老鼠爬上后厨案板,外婆家再曝卫生乱象
  • 13岁男孩砍死母亲
  • 特朗普很生气,睡觉前甩出一张10万美元支票!
  • 短短10天,赵宇见义勇为案写入最高检报告
  • 花生日记是不是传销?